• 23

鋁圈輕量化的迷思

說真的~這問題對我來說~還真的是不勝其擾~
曾有很熟的朋友~很愛跟我抬槓想改國產輕量化鋁圈的事!
說真的~我只能給給淺薄意見~不代表絕對!
真的很喜歡~覺得一咖鋁圈從12~13公斤~減重到一咖9公斤~
自己感覺比較會跑~
不論好或不好~自爽最重要!丟麥勾問阿啦!



避免再PO文被冠文字獄~轉貼聯結如下!


下面~是我整理的-
http://tw.myblog.yahoo.com/alf-online/article?mid=3611


我本文的主旨~

真品和偽品~
成本價差差異就非常大~

東西便宜過頭~總不會是沒原因!
好的鍛造圈~成本只會比我列舉的更高!

不過寫文發表就像報章雜誌~
有時得刻意魚目混珠!
"鋁圈輕量化的迷思"~國產便宜大尺碼輕量化鋁圈的迷思!
為啥我寫前者不寫後者~
呵~自是有八點檔報章寫文落標題的考量!


個人修為負面觀~著眼小處就會看到壞的!
正面觀~就會看文整體!
便知我標題寫的雖聳動~但並未說輕量化是不好的!
觀全文~該知我只是在說明~國產車友們~
荷包深度有限!
採買大尺碼/價又廉的輕量化鋁圈~才是我說不安全的地方!

2011-06-09 6: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迷思
感謝分享
破除一直以來想換輕量化鋁圈的想法
也省了荷包!!
又有人在不懂裝懂了!
阿福的網宅 wrote:
說真的~這問題對我來...(恕刪)
看來版大不知道輪下一公斤等於輪上幾公斤
鋁圈輕,跟他的結構強度沒有絕對關係
阿福的網宅 wrote:
說真的~我只能給給淺薄意見~不代表絕對!
真的很喜歡~覺得一咖鋁圈從12~13公斤~減重到一咖9公斤~
自己感覺比較會跑~...(恕刪)

說了老半天都在說製造成本!!
也沒解釋跟傳動系統有啥關係!!
迷思<=這積非成是的用法還在用.......

阿福的網宅 wrote:
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去尬車。
搞輪鋁圈輕量化,一咖省個2~4公斤。
一台份,能偷掉幾公斤。
還不如駕駛自己去瘦身來得健康又實際。
況且~這是國內改裝狂人迷思。

挺無知的........
製造成本反推檢測驗證~
拍勢,這邊汽車零配件產業業者多。
有擂到,擋人發財~~小弟得先說聲sorry~

輪下幾公斤,荷重多少,是另一件事。
國內有能力做正向工程的沒幾多少。
資訊當以國內車廠有正向工程能力的專業人員的資訊為主。
比較重視,檢測安全。
大多便宜,就進一咖拿去做掃描逆向工程跑一跑,省下很多成本吶!

接受與否就看自己嚕!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文中並沒有書寫任何抵侮輕量化的競技性能價值。
但我只意指,這都是需要靠錢累積起來,有錢好辦事!
碳纖維鋁圈都有-
貴參參的輕量話,那自是錢財疊起來,高檔滴~
問題是,那不是一般人消費得起滴。

3~4千元的輕量化.......
就擋財~擋財~見笑哩!!
阿福兄~

感謝你有這資訊可參考~

我輕量化也有用過,起步就有差別,之後就根本感覺不出來。
但我認為較輕的鋁圈帶動較省力、對車有幫助一些油耗。
日系車改輕量化就比較好,但歐系我認為車重、結構重換輕量化就要閃「洞」不然一定會變形。
尺寸較大鋁圈,我認為就沒差別了,因為配車馬力夠,也不須節省在鋁圈,但是就是最好不要用輕量化。

如果是國產車這樣節省的重量剛好可以提升煞車性能改為活塞,這樣重量就可以維持一樣。
只是輕量化就真的是=省成本=偷料?但是我用的輪圈有貼合格章(那個箭頭)...那是不是也是花錢買的也是假的?

不曉得樓上那幾樓在看什麼重點,看不了重點還在那OOXX....算了不理~

哈哈
這東西跟機油一樣,大家寧願聽廠商說、改裝廠說、業務說……
「輕量化」並沒有這麼簡單,拿單車上的例子,隨便一組「輕量化輪組」、「輕量化碟盤」要價都可以翻了好幾倍,同時強度還不減(有些甚至反增)。為什麼這麼貴?因為除了減輕材料以外,為了銷售到世界各國,強度、安全性必需要送各種機構去認證,而且認證的結果是極具公信力,廠商日後再生產也必需保證跟認證有相同的品質。所以從設計開始,用料、強度不能夠馬虎,哪邊厚度可以縮減到多少?哪邊R角要多少?哪邊可以挖空、哪邊必需加厚?用何種合金成分?這些都是需要高深的軟體以及資深的工程師才有辦法做出逼真的模擬,另外還要有實驗室驗證,我相信這種能力大概國內只有國立大學或工研院、車測才有辦法完全做到。
而國產輕量化鋁圈呢?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輕量化輪圈跟輕量化體重差很多,
輪圈四輪各少了1㎏,你可能要減重40㎏才能達到相同效果。
不過小弟對輕量化輪圈的看法比較中性,
輕量化是讓輪下的慣性降低,在起步時當然是可以增加起步速度,
但是在高速、拼尾速時,可能帶來的效果就會跟輕量化pully一樣,尾速降低,
所以其實它的效果是兩面的。
為什麼保時捷的改裝圈並不是輕量化?
也許是它的動力在起步時要驅動這四輪(或是二輪)己經綽綽有餘,
再減輕重量只是增加起步空轉的狀況,所以不用輕量化反而可以在高速有更好的表現(純粹猜的)
因此小弟認為:市區行車、拼起步,輕量化比較好;高速行駛,正常重量比較好。

baga456 wrote:
如果是國產車這樣節省的重量剛好可以提升煞車性能改為活塞,這樣重量就可以維持一樣。...(恕刪)

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
因為卡鉗並不會轉,所以沒有轉動慣量的問題,
也因此卡鉗重並不影響起步加速,
它會影響的只有懸吊反應罷了。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