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01的網路上看到了很多文章"因為保密協定,所以......,....刪除..."。
如果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廠商與消費者能善了,為何不能將結果公佈出來,如果是好消息公佈在網路上,大家瞭解了,消費者對於採購這間廠商的產品自然也會有信心,評價也會提高。但是最近老是有所謂的保密協定,要消費者封口...,是廠商對自家產品的品質沒信心,還是擔心往後的消費者會用同樣的方式予取予求,造成公司龐大的虧損。
我長年來一直在看FORD的成長,每每有新車也都是讓我心動不已,無奈口袋不夠深就是無法在台灣FORD進步的今天給FORD一點實值的鼓勵;最近的"保密協定"四個字在我心中發酵,企業的經營是要著重利潤還是著重商譽,如果無法兩這兼顧,那經營者該如何思考;消費者不是製作商品廠商的敵人,應該是廠商的"合夥人",有消費者願意讓小朋友離家出走,叛逃到廠商的口袋中,這才是廠商永續經營的原動力不是;發現商品瑕疵盡力改善是製造廠商的天職,不偏頗且客觀的陳述事實是消費者的義務,兩者如果能夠良性互動對於廠商與消費者是雙贏的局面。
消費者的期望確實是無底洞,但是也因為這些慾望造就成長的動力之一,促使廠商推陳出新向前邁步;FORD或許應該轉換一種態度去面對吧,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奧客。
發文樓主及附和也有簽署的網友...
隨後也都"銷聲匿跡"了...
本人也動用關係查過了...
完全是"空穴來風"...來亂的...
那篇文章...也炒不起來...自己沉下去了...
如果真有此事...
我想那篇文章...
肯定蓋大樓了...
別再被那四個字給影響了...別當真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