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轉檔來說,SVS15就有純軟體轉檔、CUDA轉檔、Quick Sync Video 2.0轉檔等三種方式可以玩,而其實Kepler架構的640M LE,也有內建Nvidia新加入的NVEnc硬體轉檔功能,只是個人慣用的MediaCoder轉檔程式,目前尚未支援NVEnc的硬體轉檔模式,否則就可以四種轉檔方式比較比較。
六月推出的夏日VAIO全系列,配合Ivy Bridge處理器跟7系列晶片組,還提供了個Rapid Wake功能,啟動的地方位於VAIO Control Center內:

在摸索這個Rapid Wake功能的過程中,從Youtube上挖到了這一段來自Sony製作的影片介紹:
相較於Windows 7標準的睡眠跟休眠,Rapid Wake有幾點不同:
(1) 進入Rapid Wake模式時,電源鍵與Power LED,會完全熄滅,跟關機/休眠狀態相同,而不同於睡眠時的電源鍵與Power LED仍會閃爍。
(2) 進入Rapid Wake模式時,並不像進入休眠模式前,會有好一段時間是在將記憶體的內容全部寫入硬碟/SSD,也不像休眠模式喚醒時,得花上好些時間從硬碟/SSD將記憶體內容載入復原。透過在SVS15上實際測試,在將記憶體擴充到12GB且更換256GB SSD後,如果使用Windows的休眠功能,寫入時間已經比直接關機時間還久;而休眠喚醒時,也得花上跟冷開機不相上下的時間。但是啟動Rapid Wake後,確實是可以做到在幾秒內就讓系統進入待機狀態,喚醒的時間,也可用瞬間形容。
(3) 目前已經用Win7的"powercfg -h off"命令,將休眠功能關掉,把休眠檔hiberfil.sys在SSD上佔掉的偌大空間省回來,這並不會影響Rapid Wake功能使用。而原本VAIO SVS15的Fn+F12的功能熱鍵,可讓系統直接進入休眠狀態,在休眠功能關閉後,則變成進入Rapid Wake待機。SVS15的使用說明書,是建議若要使用休眠功能,最好是將Rapid Wake功能關掉,因此兩者擇一吧!
Sony原廠關於Rapid Wake的中文線上說明
Sony原廠關於Rapid Wake的英文線上說明
(4) 從上面那段Youtube影片約45秒處開始,可以看到進入傳統睡眠模式待機狀態後,過了2~3天,仍然會將電池耗光;而進入Rapid Wake模式,電池可以撐上30天!!一方面這說明了Rapid Wake技術跟休眠技術不同、仍然是要耗電的,但應該是借助了Ivy Bridge配上7系列晶片組的功能,將系統供電減到最低的程度。但30天畢竟可能是行銷上用的數字,以我個人的SVS15已擴充到12GB記憶體來說,相信不容易撐到30天,不過目前來說也無法只為測試這個極限,而連續好多天不用電腦.....

此外,順帶一提在關機/休眠狀態下可以透過右邊那個USB 2.0埠為USB裝置充電的功能,與Rapid Wake之間的關係:如果啟用了該USB 2.0埠的充電功能,那麼插在這個USB 2.0埠的滑鼠,便無法透過點擊滑鼠鍵將電腦從Rapid Wake待機狀態下喚醒,只能將滑鼠插在另外兩個USB 3.0埠之一才能喚醒系統,但USB3插滑鼠有些大材小用。其實在Rapid Wake的待機模式下,本來三個USB埠就都可以對USB裝置充電,而滑鼠也可以喚醒系統,因此如果有常在用Rapid Wake、不常關機,那個USB 2.0埠的關機充電功能,其實可以關掉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