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看了很多Macbook Pro光碟改硬碟的文章,心裡很想如法泡製。但網路上VAIO SA系列的拆機資料太少,SONY VAIO系列拆機一向是出名的難搞,暗藏的螺絲、機關太多。沒有充分的資訊卻要對尚未過保的筆電下手,應該沒幾個人有勇氣吧?

拜請GOOGLE開示,搜尋"VAIO SA SB 拆機"資料中發現這張圖片很有意思,在機殼尚未拆解的情況下,光碟機卻已被取下,這意味著VAIO SA系列的碟機應該只由外部固定。

仔細比對照片位置後,拆下箭頭指的兩顆小螺絲...

果然光碟機輕鬆抽取下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這台是美規客製版,搭配的是雙讀取頭的藍光光碟機+DVD燒錄器,是Panasonic菲律賓製造,屬於9.5mm的薄型光碟機。很幸運這台光碟機是採用標準Slim SATA接頭,這代表改裝的機會又大增了不少。
轉去光華買了這些改裝部品...

WD 2.5吋1Tb藍標硬碟,這顆硬碟現貨不好找。容量750GB以上硬碟大多厚度為12.5mm,這一顆是標準的9.5mm。這顆轉速只有5400rpm,非效能行的7200rpm,反正我也不希望硬碟太"熱"情,若是搭配原廠7200rpm硬碟的VAIO SA使用者,應該右手都體驗過硬碟的熱度吧。

光碟轉硬碟盒,這網拍都找得到,光華有現貨賣的店家卻很少。在5樓以NT750元購入。

轉硬碟盒拆光光,電路板只是很單純的接頭轉版,應該沒麼相容性的問題。

安裝硬碟不難,硬碟插入SATA座有點緊,但不打緊。硬碟前端再插入一條塑膠棒擋住多餘間隙便完成了。但這卻衍伸兩個問題:1.硬碟底部會直接與轉接盒底部鐵片碰觸,有短路的顧慮。於是我另外裁了一片投影片墊在下方絕緣。另一個問題比較糟糕,轉接盒雖然有附固定螺絲,但盒子本身沒有開螺絲孔呀?而且那些螺絲的位置想自己鑽開也不成。最後是用鉗子凹了內側的鐵片,用鐵片來"夾住"硬碟。

再把原廠光碟機側邊與底部的螺絲固定座轉移到新硬碟盒便可以了,兩片固定座造型一樣沒有分別,只要位置別裝反行了。新硬碟盒因為螺絲孔內沒有螺紋,上鎖時要稍稍費力一點。接著把新硬碟插回VAIO體內了。因為機件的配合空間相當的窄,插入時要有點巧手,多試幾次應該會順利插入。

開機進入BIOS看看,Hard Disk Driver只有抓到M4 SSD,新硬碟抓不到?這是正常的!光碟機被定位成外部SATA裝置,這裡顯示的四組Hard Disk Driver,是原廠暴力版64GBx4 SSD專用。

進入系統後可以在"Intel快速儲存技術"軟體中看到新增的1TB硬碟,跑的是SATA 3Gb/s。用磁碟管理工具分割磁區後,並格式化硬碟,"我的電腦"裡就多了1TB的新空間可用了。

HD Tune小測一下,最大值112.0MB/s,效能不差。測試時環境約30度左右,硬碟最高飆到36度,這溫度可以接受。

FDBENCH測起來的速度也相近,作為資料碟這樣的速度相當足夠。最重要的是有了1TB的容量,個人資料總算可以全數移植過來了。
要說缺點,就是光碟機面板的殼無法直接移植過來,外觀上不完美就是了。除非另外買個面板修剪後黏上,基本上這問題~無解。

卸下面板的原廠光碟機,原來還是有退片鈕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