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0f88a0f93c3cd0a1df2c465dc3850a40.jpg)
單鍵切換顯卡的新思維
一年半來席捲歐美載譽歸國的VAIO type S,終於推出新的SZ系列。
SZ使用Intel的Napa新平台,也就是新訊馳的Centrino Duo。
Centrino Duo的核心為Intel新處理器Core Duo,
這顆雙核心的處理器除了效能強大外,省電能力也備受矚目。
除了強大的處理器,更多人關心的是顯示晶片。
這部份SZ搭載了Hybrid Graphic System雙顯示架構。
這個可用單鍵切換Intel 945GM顯示核心與NVIDIA GeForce Go 7400的架構,是相當獨特有趣的構想。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1a4b509bf36b5721e69e230320025d24.jpg)
945GM省電而GeForce Go 7400高效,
通常買一台行動筆電就是要長時間在外面跑,
長時間意味著只能屈就省電的內建顯示核心。
回到家如果想玩GAME跑程式,只能再買一台有獨力顯示核心的桌機。
但SZ一台抵兩台用,在外面跑的時候可以切內建的945GM,
回到家就可以開獨立的7400。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4d76e3ff371a3c1dc23e890acdae0c3c.jpg)
這個切換鍵除了切換顯示卡,也同時切換了省電設定。
在外面跑當然是延伸電池使用時間的VAIO省電最佳化,
選擇效能時就會自動切換為VAIO標準設定。
在家用的時候當然不用顧慮耗電,
在外面跑的時候當然要好好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c5782b8a67bf0e3aff34373e45b88a48.jpg)
有強大的效能就會有大量的廢熱,
有大量的廢熱就需要龐大的風扇…才怪。
VAIO的思維一向以安靜舒適為優先考量,
這次當然也有體貼的新創意。
二分流鼓式風扇往非操作面排熱只是基本而已,
五段控制風速才是它厲害的地方。
只要按下S2快捷鍵就會進入靜音模式,
再按一下S2就可回復原先狀態。
進入VAIO Control Center就可以作微調設定,
不過降低風扇轉速少掉的冷卻力,就要用CPU降速來換囉。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538d305708d31aed168dffc091cd5a89.jpg)
完整的安全性防護與連結介面
SZ是一台居家出遊兩相宜的產品,
既然要帶著到處跑,
就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
一個是資料的數位安全性,
另一個是資料的物理安全性。
SZ有TPM1.2晶片、指紋辨識裝置、Felica讀卡機的三重防護。
有TPM晶片,加密過的檔案無法在另一台電腦上開啟,
搭配指紋辨識功能,非本人就算知道管理密碼,
也無法在同一台電腦上開啟加密檔案。
當然指紋辨識也可以應用在登入電腦,
安全性網站等驗證介面上。
Felica讀卡機的瑩保解除跟登入驗證也是很好用的工具,
可惜Felica在台灣不好買到。
這季新機也多了可以跟有內建電子錢包的手機連動的工具,
當然在台灣也是無用武之地。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381e749066c4e65c29bd9e0752d87dd7.jpg)
資料數位安全性有了,就來看看物理上的防護性吧。
電腦掉在地上的慘痛經驗應該不少吧,
現在鋁鎂合金機身的電腦越來越普遍,
只要機構設計做的好,外殼是不會有損傷,
但開機摔下來內傷就很嚴重了,
硬碟搞不好會整各掛掉而無法讀取資料。
SZ內建的3維重力感測器,只要有劇烈震動就會自動偏移硬碟讀取頭,
感測器的靈敏度有三段可以調整,
避免機器無損卻碟盤全毀的遺憾。
怕外傷的使用者也不用太擔心,Premium版上蓋有CARBON加持,
以TX的經驗,防護性是鎂鋁合金的2.3倍,螢幕安全無虞。
怕主機板等內部元件損傷?
PALMREST整片用鋁板壓鑄,
底盤又有鋁鎂合金包覆,提供完整周密的保護。
帶著走安全了,在家用的時候需要的又是什麼呢?
除了效能之外,最需要的就是介面的完整性。
sz的效能強大無庸置疑,各種先進連接介面更是通通到齊。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ac1e839d968a62e5d25de4f6afb0fec4.jpg)
左側面有MS Duo插槽、PCMCIA、VGA輸出、iLink、耳機孔、麥克風輸入。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753923f440da29bf008bbbcbeaba86cc.jpg)
右側面有光碟機、ExpressCard/34插槽
(還附一張ExpressCard/34介面的MS/SD/xD轉卡)、
USB2.0×2、100BASE-TX LAN、數據機。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319ac55be6f56c6f99085d54dfe2382b.jpg)
接上選購的底座還有DVI-D輸出(SPEED模式)、1000BASE-TX LAN、USB2.0×3。
拜讀了PCWATCH 多和田新也先生的速報後,
繼續來看看佐藤店員的台場親身體驗記實。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86be2c1d1310af44bbdcf8f208c24e95.jpg)
25日起在台場的SHOWROOM就可以看到SZ的實機了,
但這時候展示的實機是有綁使用者ID的,
就跟FNAC擺的一樣不讓你登入把玩。
不過佐藤桑這樣的狠腳色,
怎麼會等到25號才去跟一般人擠破頭又玩不到呢。
24日發表後馬上就帶著音樂CD、同專輯經DSD錄製的備份,
還有SACD支援耳機殺去台場SHOWROOM串門子了。
趁著還在設定的時候好好給他把玩一下,真是狗年好狗運啊XD
那麼就萬事拜託了,用力的為讀者們測試這台SZ吧,佐藤桑。
本來打算買台賽揚TX藍色限定版+ONESEG套餐搭一台type R的他,
在經過SZ先行發表會的洗禮,
還有幾位店長前輩的強力洗腦後,只差試用實機就會下手了吧XD
先看一下佐藤桑的心路歷程,想必許多猶豫不決的使用者也會心有戚戚焉。
之前S比T系列糟的地方有兩個,比較大又重很多,使用時間還少一半。
但S的效能是它的賣點,現在SZ變薄變輕使用時間又延伸一倍,
19mm鍵寬+3mm鍵程對上原S的2mm鍵程,
Sound Reality讓他回想起先前試用X Living時的震撼,
SZ90限定的髮絲紋CARBON上蓋,
成功瓦解高攜帶族群的心防~
問題是,這樣SONY還要賣TX嗎XD
台場再會的一樣是三台SZ,
一般版的SZ80、霧面黑的SZ90、髮絲紋路的SZ90。
這次跟上次最主要的差別是可以進作業系統測試一下相關功能。
不過還是從外觀看起吧,畢竟這裏擺的就是會實際賣的量產機了。
SZ看起來就比之前的S薄,而SZ80跟SZ90擺在一起就是差在螢幕厚度,
機身本身的厚度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使用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就是實際的塗裝到底如何?
看起來跟官網美美的照片有何差別?
首先是SZ80,原本以為是跟S一樣的粗面,
想不到是類似舊T的皮革皺面…這樣一般版很難賣吧XD
SZ90的霧面黑摸起來滑滑的,就跟TX的黑色一樣。
但是~
碳纖維髮絲紋跟期待的多少有些出入,
本來以為是跟舊T限定碳纖上蓋一樣的純黑,
結果是接近TX限定碳纖上蓋的偏藍~~
會有很多人因此打退堂鼓嗎XD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c0a4ff3097cb0e8f1fceff2859567bd1.jpg)
外觀看完了就是這次的重點了,開機試用~
首先試用的,就是讓佐藤桑感動不已的Sound Reality。
能夠跟VAIO桌機一樣搭載這顆晶片就很有有誠意了,
可是效果到底有沒有差呢,真是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
馬上插上SACD耳機、插入光碟片吧。
自動開啟Do VAIO開始播放了,
原本在X Living上不用Windows Media Player就不能播放的說…
大概是因為SZ使用的是1.6版的關係。
(XL是去年發表延期到今年上市的機器,所以是1.5版)
為了公正起見請SHOWROOM的工作人員也試聽看看,
因為周圍人聲吵雜,把音量加大一下就聽出差別了。
人聲的音質完全不同,背景演奏清晰如臨現場,
比在家裡聽的效果還要好~
喂…這太誇張了吧,不過熱愛音樂的佐籐桑已經義無反顧的把TX遺忘了XD
另一個發表會上留下的疑問,就是鍵盤打起來到底如何?
壓鑄成型的鋁製PALMREST應該會提供手腕舒適的依托,
鍵盤下的鎂鋁合金底盤能更緊實的支撐鍵盤,
怎麼想這樣的鍵盤都應該好打才是,
何況還是19mm鍵寬、3mm鍵程的全尺寸鍵盤。
但佐藤桑的感想實在太簡潔了,就是好打、好打、太好打了~
這樣的感覺要如何傳達給讀者呢…唉。
可能是因為佐藤桑之前是用TX吧,昇級太多讓他語無倫次了XD
剛開機時會不斷出現要求登錄的視窗,
這個是Protector Suite,SZ的指紋辨識軟體。
雖然佐藤桑很想實際試用這個軟體,把所有的指紋登錄上去,
不過這樣做的話,下一個試用者就不用用了…要是因此被列入黑名單,
以後不能為各位讀者搶先試用新機,還是不要這樣幹比較好啊XD
登錄方式是那種有輔助說明的,
只要step by step一步步照做就可以完成設定了。
除了當作網頁密碼的保管庫,加密檔案的解密鑰匙,
也可以當作一般滑鼠的滾輪來用。
最後來看看記憶卡吧,SZ附的Express Card/34轉卡可不是便宜貨喔。
是有退片機構設計的貴重道具,
插進SZ後就跟一般的記憶卡插槽沒啥兩樣。
輕輕按下去就會彈出來,真的是太方便了。
來做各總結吧,整體看起來就是很有金屬感,
很高級、很堅固的樣子。真想就這樣抱回家啊~
發售前想先看看實機的人,有機會務必前往台場展示中心一遊。
想來大家會買第一波的,都會選擇日規最高規的碳纖紋路版SZ90吧。
在此就為大家附上VAIO OWNER MADE版速攻分析。
![[速報]SZ REVIEW+試用心得+VOM攻略](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1/mobile01-e70b4dbf4b6bdec1f6120d569ef35f93.jpg)
首先選擇碳纖紋路版的起價就是207,800。
作業系統部份,回來都是要重灌的,所以選免錢的就好。
基本上免加錢的T2300(1.66 GHz)就已經超越一般桌上型電腦了,
再加上去就跟爽度比較有關了吧~
無論如何都要加的話,T2400(1.83 GHz)+20,000日圓,
T2600(2.16 GHz)+60,000日圓。
RAM的部份最基本是512MB(256MB×2),就這樣就可以了。
回到台灣再加上自己買的記憶體,因為原廠的實在是太貴了XD
硬碟的價目如下
120GB(C:約30GB+D:約84GB) +31,000日圓
100GB(C:約20GB+D:約74GB) +16,000日圓
80GB (C:約20GB+D:約54GB) +6,000日圓
60GB (C:約20GB+D:約34GB) +0
這裡是選60~100GB都很划算的,如果要自己換上7K100,
當然是選60GB就好。
鍵盤的選擇也是很有趣的,只要選英文鍵盤就要加5000日圓。
要選日文還是英文原則上是看使用者的習慣,
這裡比較重要的是跟PALMREST顏色的搭配,
SZ的PALMREST顏色是金屬灰,介於銀色與黑色之間,
一般來說是選銀色比較好看,但這也是看個人喜好來決定的。
電池的選擇要看用途,加大容量要+10000日圓。
SZ90標準電池使用時間是STAMINA七小時SPPED五各半小時,
大容量電池使用時間是STAMINA十各半小時SPPED八各半小時。
指紋辨識(+TPM晶片)跟藍芽(+Felica)都是選購的,
這兩個套餐都要的話是各加5000日圓。
一般來說會猶豫的只有指紋辨識的吧,
基本上就算沒有藍芽周邊的人也都會加購,我也不例外,真是奇妙。
指紋辨識基本上是吃效能的東西,但TPM晶片有的話還是挺安心的。
以我的選擇來給各位參考看看,
【碳纖紋路+Motion Eye(選碳纖紋路會強迫加上)】
【Core Duo T2300】【512MB RAM】【100GB HDD】
【Bluetooth+Felica】【指紋辨識+TPM】【銀色英文鍵盤】
這樣是233800日圓,含日本消費稅不含日本當地運費。
運回台灣外加關稅又是另一回事了XD
接下來,就看30日下午的搶購大作戰了。
部分圖文引用自
http://www.watch.impress.co.jp/sonyfan/flash/060124_sz/
以及COLORTEC e-Sony Shop News的內容。
我的部落格
http://myblog.pchome.com.tw/muyo01/
RSS
http://myblog.pchome.com.tw/_/myblog/rss.php?blog_id=muyo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