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VAIO價格難降的原因?

30歲以前買東西看外觀
現在只考慮合用性和產地(台灣優先)
gerogexpg wrote:
VAIO 給我的感覺...(恕刪)


我說說我的經驗好了,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必須身上背台筆電。當時在市面上比較之下同樣的"價格"之下,ASUS是"硬體規格"最高檔的,所以我就買了ASUS,也開啟了我一連串的惡夢。買回家才第三天,我的ASUS就開始莫名的熱當,才開兩三個IE外加outlook express就CPU跳到100%,拿回去經銷商處理,經銷商把我的電腦事件檢查器錯誤日誌砍掉,當場跑個系統重整就叫我回家再試試看(? 這我也會,要你做幹嘛)。回家筆電乖沒幾天,又開始出現同樣的問題,這次想說經銷商這麼兩光,我直接拿到皇家去好了。結果皇家說機器沒壞通知我拿機。問題是一樣過沒多久又出現莫名熱當的狀況。我就一再重複拿去皇家維修且抱怨 > 皇家回覆沒問題,把我的OS還原通知我領機 > 拿到機器又要開始重裝工作需要的應用程式 > 過沒多就又開始莫名熱當cpu跳到100%。這樣的循環過一年半我終於受不了了,經由同事的建議改買SONY SZ。

目前使用這台SZ一年多,到現在為止還沒發生任何機器的熱當等問題。不過在去年年底我的SZ不小心從椅子上摔下來(筆電放在電腦包裡)造成側邊邊條爆開,邊條腳斷掉。拿去SONY維修站報價除了兩條塑膠邊條外,拆裝費1800,這點讓人淌血。

以我使用ASUS以及SONY這兩台筆電的經驗比較
硬體規格上ASUS便宜又大碗,SONY明顯輸人家一節。

品質上來講,我跟我周遭曾使用ASUS的同事一致認為以卵擊石,而問過幾位也是用SONY的同仁,也是一個字"穩"。

維修服務上來講,皇家只要你東西拿來就是幫你修,也沒跟你要拆裝費。而SONY這拆裝費讓人不敢苟同,機身還在保固期內,零件是我自己人為損失要我付費這我同意(但零件也是貴的要死,塑膠條成本哪有這麼高,貴也沒比較好這麼容易掉漆),但是要付拆裝費1800很難讓人苟同。我要付零件費回去自己裝,就嚇我說這樣以後就沒保固,這根本是吃定人。

整體來說,SONY價錢硬、維修態度也沒多好,東西又死要錢。但是人家的東西就一個字"穩",對於靠電腦吃飯的我來說,用便宜的華碩沒事就莫名的熱當,他的維修在怎麼修也沒修好過,為了工作使用穩定,還是只能乖乖用$ONY吧 囧

wandltchen wrote:
體來說,SONY價錢硬、維修態度也沒多好,東西又死要錢。但是人家的東西就一個字"穩",


您確定"穩"嗎???

怎常常看到Sony電池問題 (板上還有聯署統計), 其他大小問題也不少, Driver/軟體 更新慢.

roc18 wrote:
您確定"穩"嗎???...(恕刪)


我不是SONY員工,僅就"個人"使用經驗以及週遭同使用SONY的情況作分享。我使用的SZ75,以及週

遭同樣使用SONY的同仁,對於穩定度大家讚不絕口。我們公司同仁大家交換意見,的確華碩品質以卵擊石,目前

為止沒有同仁的SONY出過問題,你可以說我們的母體數不夠大,但是在我們公司,華碩表現的比SONY差是不爭

的事實。 然後我分享的是筆電執行的穩定度,你舉的電池、driver我是認為跟前面說筆電執行的穩定度比起來,

這些都是小問題。等你哪天買到一台三天兩頭cpu跳到100%整台沒事就熱當,你就會覺的筆電執行的穩定度才是

重點。
我是買一台二手的sz 94
入手價雖然可能買到一台效能比我這台更高的筆電了..
但如果妳問我為何要買vaio
我想了一下

有了他 我變的會愛惜東西
有了他 我變的會整理桌面
有了他 我工作心情會快樂許多

在現今的硬体效能其實大部份user都感覺不出來
因為己經夠快了!
每天上班或回家時 看到清爽的桌子配上一台帥氣好看的vaio
心情就好舒服..

幸福不在得到的多,而在計較的少
CUTERED wrote:
有了他 我變的會愛惜東西
有了他 我變的會整理桌面
有了他 我工作心情會快樂許多


這倒是真的
每次看到我的CR13烈焰紅
整個就好陶醉

買東西本來就是要買開心的~
效能我能接受 價錢我能接受 當然挑看得順眼的...
我記得以前聽過一個名詞叫"SONY溢價"
就是他故意把規格弄好一點,然後賣貴一點,就是為了讓人覺得他是精品,建立一種地位
所以,降價,只有新機種出來的時候舊機種身上才會看到吧...

小弟最近也在survey輕薄機型
規格與價錢的差距,真難抉擇...
本人有一台買一年多的SZ,
幾乎沒再用,放在拍賣網,
開出的價錢不到一半,都乏人問津,
想當初花那麼多錢,結果~~
下一台啊~~~還是VAIO
因為我已經將TT買回來了
天啊~~SZ還沒賣去又敗了這台,
我到底在幹嘛啦,都是VAIO光環惹的禍啦
~~只有自己想不想做,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事~~
我不覺得vaio只有外表。

市面上有哪台13.1吋螢幕,內建燒錄機,雙顯卡,

要玩遊戲有基本性能,要長效可以撐將近四個鐘頭。

bravia等級螢幕,重點是只有1.48公斤含電池,

價錢還壓在六萬塊(z15)?

當初我的需求就是我要一台13吋螢幕,電池上網使用時間要三個小時以上。

1.5公斤左右,偶爾想打電動(最常玩css)要很順暢,內建燒錄機。

請問和我需求最便宜的機種是哪一牌?

身為vaio零件共應商之一的我.我跟vaio NB專案以經有快6年的時間了.雖過去有很多經典機種我沒有參予過.但是
自從我接觸vaio團隊後.我對vaio NB的觀念就完全改變了.vaio的好~講求的是一種初始理念.還有一種開發堅持.
這是很抽象的東西~我到現在我也還不太會行容.只能說sony有他們的精神...我認為若不是一個sony人一個sony員工.一般人永遠也不能理解他們想法.
VAIO有近八成的東西都不是自己設計的.都是委外OEM/ODM.而剩下約兩成的東西.又有其中一成是日本設計.委外製造.而真正MIJ的產品就現在的VAIO來說.早已不多.但是這些年來.我還是可以告訴各位.VAIO實質的好是.
設計比人好.用料比人好.檢討比人多.生產要求的更是嚴謹....VAIO在NB市場中絕對不是第一.也永遠不會是第一.
因為能完全貼近.完全理解SONY的人也永遠不會最多.所以VAIO始終在於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尋求他的堅持.這是它的功力.也是我所欣賞的地方.....參予每個專案對我來說都是興奮的.但也都是矛盾的.甚至痛苦的...因為VAIO的要求有的時候真的很不合理.他們提出一點我們做不到的概念.我們則需要提出10點以上去反說服排版的工程主管
最後VAIO團隊才有可能對我說."好吧.那我們在研議"...而不是說"那我們再試試看別的廠商的反應"....
參加VAIO的零件共應鏈.令人興奮的是.我又可以看到很多大家會流口水的新品.我可以看到這個產品.從概念變成實品的一切過程.可以看到從醜醜的原型模型.變成原型機.變成測試機.變成驗證機.變成最後的量產機.....中間每天晚上都是痛苦的.常常要賠代工廠還有日本團隊開會到很晚...有時候想說髒話~也要忍住...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就這樣一點一滴的克服了所以問題...最後上市.同常專案中~要是我參予的料件多的話.我在量產第一批時.我大概都會買一台回家做紀念...當然啦~這種心情~也許大家比較不能體會.因為VAIO對我來說有別的意義和價值.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就是偏袒VAIO(其實這樣講我也沒話好反駁...)不過VAIO.絕對不是屬於爛產品的那個層次.不過我也承認.九個人說好.而起中只要有一個人說不好.那這產品就還有改進的空間.我也絕對可以體會.購買沒多久.就出包的VAIO是讓人多麼的無奈...VAIO在台灣最爛的~不是價格~而是客服體系.還有維修體系...我絕對相信.今天只要可以改善這兩個單位.那VAIO在台灣.一定可以賣得更好....

P.S.回應一下標題....VAIO難降價的原因.....VAIO的生產成本的確高出同級產品約12~17%甚至以上....
不過他們比甚麼雙A牌好的地方是.他們不會隨便DOWN !!!...DOWN料...DOWN價...而去提升競爭力.
對VAIO來說.VAIO的競爭力是來自於.原生...而不適用價格去吸引買家.
順帶一提VAIO團隊有一點很有水準.也很公平.就是它對我們這些供應商而言.他的銭雖難賺.但是只要你達的到他的要求.供應商反而可以反過來向他們議價...這意思就是說有本事.你就賺.但是你的配合度和品質穩定一定要達到VAIO要求...只要做到.VAIO團隊就允許提升對採購的成本.這點是很公平的.也是很讓我佩服的氣度...
不然雙A牌...只會越來越偷料而以...
VAIO對整個SONY來說只是一小部分.SONY並不會指望可以幫集團賺大銭.但是VAIO是SONY在產業上的另一個精神的延伸...所以VAIO創新和存在的意義就在於......SONY.爽就好...賣多賣少~賺多賺少....SONY本部的人曾說....."沒差啦"....不然大家換個角度想.這種所謂的進口品牌.算是過了洋水來台灣的....所以貴些~好像就有點道理...而雙A的故鄉本來就是台灣.要想在台灣賣貴.反而會變的很沒水準....而雙A在國外其實也沒沒比較便宜...VAIO在國外一點也不貴.....而今天如果你更了解VAIO的一切的話...那VAIO的價格其實很普通一點也不貴.
以上~只是淺見啦~淺見..淺見.真的是淺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