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是跟價格有絕對的關係,而價格很多更是取決於產地. 我相信沒有人可以要求日本的工資低到跟中國一樣, 所以產地不同, 價格也不同, 相信大家可以同意吧?
每個產品在設計之前, 應該大家都要了解產品的定位.如果世界上有一種產品品質很好, 價格又很便宜, 那公司就不需要 sales, 只要把廣告打出去, 等著接單就好了.
z 系列的定位是如何, 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花了 9萬多買了一台這樣的機器, 我相信應該是覺得值得. 這是個人的認知, 不需要別人認同. 也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toshiba 第一台附 dvd 的 notebook, 當時的 cpu 才 133mhz, ram 256m, 13.3" 3.5公斤重. 當時的價格是台幣20多萬. 你沒看錯, 就是 20多萬, 照樣有人買. bill gates 就是其中之一, 你說他笨蛋嗎?
再者是維修的問題, 版上有很多人是從事電腦 rd 相關的產業, 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電腦的設計過程. 現在的工程師素質如何, 大家都很了解. rd工程師的素質都已經是這樣了, 大家還能要求維修的人員的素質嗎? 現在的筆電根本沒有模組化, 每一台的組裝方式都不一樣, 我強烈的懷疑這些維修人員在從客戶那拿到第一台新機種筆電要維修之前, 有真正試拆過嗎? 公司會讓維修人員拿一台新機器拆拆看嗎?
以這台 z 系列又有 raid 的機器, 搞不好維修人員是第一次看到, 說不定連 raid 是什麼他們都搞不清楚. 你還敢送修, 我都很佩服你的勇氣.
我覺得這是大環境使然, 而不在於哪一家. 我也曾因為硬碟的排線斷了, 送修一台 fujxxxx 的筆電. 我告訴接待人員說排線斷了, 我只要買排線. 他說公司規定不行, 一定要工程師更換. 結果更換好之後, 當場開機一看, 硬碟 bios 抓不到, 我當場傻眼. 接待人員還硬說我硬碟本來就壞了. 吵了半天, 只有自認倒楣, 回家拆開一看, 排線根本就插錯了, 會動才怪. 版上也是有很多人在罵其他廠牌的服務,不是嗎? 所以我認為這是大環境的問題, 不是 sony 或是哪一家的問題.
我建議大家儘量自己修, 反正最多就是換主機板. 現在很少有人真的會修主機板了. 既然都是換主機板, 網路上多的是拆機文, 你看著拆機文更換主機板, 會比那些維修工程師差嗎? 至少不會把不應該壞的東西弄壞吧? 也不會花那麼多錢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