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661007 wrote:2004 買 ACE...(恕刪) 2001年買TwinHead 14" 沒亮點..2004年買TwinHead 12" 一個亮點..2004年幫朋友買過兩台TwinHead 12" 沒亮點..2005年買捷元 12" 沒亮點..2007年買Lemel S290 (MSI P200貼牌) 沒亮點..恩, 我從來都沒想過買大廠牌的, 第一台電腦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電腦對我而言沒甚麼品牌迷思. 有沒有亮點真的得靠運氣了
呵呵~舉個例子不要生氣喔!話說小弟我某年某月賣了台nb客戶於某年某+1月打電話來說~他昨天在哪邊看到同一台才xxxxx怎麼這麼便宜~~沒關係我不要退差價,你再補償我一點.....這跟主題沒有關係~我只是衝點發表數。
其實 NB 我也用好多年了,亮點保固這問題我也知道,但是每次看到網友的回答都是這幾類...(1) 為何不先做功課再上來問(2) 買之前就應該知(3) 有亮點就換廠商會倒(4) 換作您是廠商的話呢?老實說不是每個人都對 3C 產品很熟悉,要做功課也是要有老師領入門(常見的問題是連問題都不知在哪,買之前壓根沒想到要搜尋哪些關鍵字),不知道的事情怎麼先有準備呢?知道也就不用上來問大家了。這樣的說法真的是很體貼沒有錯,但是卻是體貼到廠商。一個想法與大家分享看看,雖然買賣雙方各有所得,買方拿到商品,但是賣方不只賺取商品成本,攤掉廣告、人事、行銷等成本後,還有超額利潤 (沒賺錢的做白工生意誰要做)。從以前買Compaq 筆電是在現場要試到沒亮點才要買回去,到現在慢慢地店家會把責任推給廠商說亮點換貨是有規則的 (區域、點數),是否在降價的過程中廠商也把這些本來應該要把商品作好的責任轉嫁給消費者了呢? (真的降價很多嗎?其實我覺得還好,四年前買一台入門 Compaq All-in-One NB 大約三萬多一點點,現在要買台市場上產品線差不多等級的其實也沒便宜到哪去)廠商對消費者的教育很成功,慢慢地越來越多人能接受廠商的亮點保固原則,但是瑕疵終究是瑕疵,誰願意花錢又買到有瑕疵的產品,然後廠商說:喔!這不符合規定喔!對我們來說那還是正常品消費者要是能夠堅持立場,有一天或許能撼動主導生產的廠商也說不定,畢竟很多權利都是爭取來的。或是就像 jimsony 說的,有亮點就依比例折價,就沒今天這麼多問題了。但是應該很難,因為誰都不想吃虧,廠商不想,消費者則是弱勢只是一個想法,不敢說一定是真理,大家思考看看吧!P.S. 順便想請教大家,有好幾年沒買 NB 了(手上以前買的 NB 最少都撐了四年,只是單純運氣好?) 現在實體店面不給客人看了沒亮點才買嗎?以前我遇到的店家都可以耶!
jasonlin1976 wrote:其實 NB 我也用好...(恕刪) 我覺得在這個世代如果消費者在買東西之前都不先作一些功課然後東西買了才抱怨不應該是個能被諒解的現象~在歐美或日本之類為什麼東西有一定的品質是因為不止廠商消費者對東西也有一定的認知至少也尊重法規畢竟不管哪一方官司輸了賠的金額會很可觀今天簡單講妳買的沒有亮點保固的機種憑什麼要求有亮點保固機種的服務?如果今天你買來才發現買的不是有保固的機種那在去想是否是銷售人員沒有告知?DM上沒打?還是自己沒看到?再來考慮法律上的問題在美國什麼狗屁倒灶的事都能被告這樣大家做事才會兢兢業業~
ptmika wrote:在這個世代如果消費者在買東西之前不應該是個能被諒解的現象~ 關於這點看來的確是想法人人不同還是希望消費者不要被廠商教育成功,有瑕疵的產品,不管是生產上的技術問題或是成本,有瑕疵就是有瑕疵,畢竟真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這個套,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而已 (折價就是個我很能接受的方式)在這個各家 NB 都傳出災情的戰國時代,如果有一家願意提高服務品質,即使因為轉嫁而提高售價,品牌形象仍然會勝出。(不過看來日系高單價品牌也在這個大時代同樣地改變策略,降價,然後降品質)這樣下去,說不定哪一天,像機的感光元件出現壞點,也開始會有保固條款了...
可以體諒版主的心情。 但畢竟亮點是無法100%避免的,希望大家能夠看開LCD螢幕會出現一顆亮點的不幸,就像結婚娶老婆後,發現老婆不孕無法生小孩,難道就這樣不愛老婆了嗎,還是說結婚前大家都要先去檢查身體,如果身體有先天疾病的話,那愛情就到此為止了嗎。既然選擇VAIO就好好疼惜他吧,VAIO的價值性不會因為一顆亮點就降低的,我很想買卻買不起呢...唉.....目前使用Compaq三年了...滿意中
曾經賣過一陣子的NB有亮暗點的機子看過不計其數了只能說每個人重視的地方不同某些品牌並沒有無亮點保固...但他們的機子就是比別人穩定相對的有些標榜螢幕無亮點的品牌...其穩定性就不見的好到哪去啦這個問題見人見智看你怎麼去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