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ONY SZ18的 LCD 破了:

假如不是人為因素的話,我覺得樓主就直接去sony維修站維修,真的要付費的話,就直接要求見主管.記得帶各朋友去助陣.
因為事實是真的非人為.是品質有問題還要自己出錢,修LCD自費這價格不低押.
據理力爭就對了,相信會有好結果.
若真的真的不能免費換,就看樓主自己的意思了.(最怕這種情況,因為sony可能會一直說是人為)
最好看看還有沒有人發生相同狀況,一起去會比較好或是有事証.
真是怵目驚心的照片,樓主節哀啊!!!
想不到繼TX系列之後,SZ系列也出現類似的問題,
看來買超薄上蓋Sony Vaio的網友都得要特別小心使用了!
超薄上蓋固然很吸引人,但就像前面幾位網友說的,
NB本來就是要外出使用,如果很容易受損(不管是否人為),
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當然,前提是其他消費者也發生類似的問題。

自費修很貴,不修又賣不了好價錢,為免荷包大失血,
建議樓主還是拿去Sony維修中心試試,看能否免費更換,
更換後如果還是不放心再賣了去換機吧!
面版破裂這種東西, 看上去實在很難判定是不是人為. 因為LCD自爆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大部份面版破裂的情況必然是受到了外力撞擊.

所以重點不是有沒有外力撞擊. 因為理論上是一定有. 重點是在這個外力衝擊是不是在合理使用的範圍內. 這樣子 那就很難說. 因為事發當時沒有人看到嘛. 樓主也是打開使用者時才發現破了. 並不知道是何時發生及如何發生. 這樣子也沒法子找人作證. 因為根本沒有人可以說明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情況造成的損壞. 那就成了羅生門.

這時的處理, 其實取決於客服的態度, 而不是事實上是如何損壞的.

好的客戶服務態度. 是會採信客人的說法. 如果打開檢修沒有明顯的證據可以證明是刻意的人為破壞或傷痕, 客人也說了沒有不當使用的情況. 那麼就該換新一塊. 也就是說, 在沒有反證的情況下站在客戶的利益上作決定. 給客人方便. 就算真的虧了一塊面版. 也是賺了人家對服務的評價.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把這種服務的成本反映在價錢上就好.

壞的客服就剛好相反, 事事要站在他自己的利益上. 反正是外力造成的損壞, 就一律打成人為因素不當使用. 要換就是給錢. 決不吃虧. 也就是, 如果客戶沒有法子證明不是他自已弄壞的, 就一定不免費換修就對了. 這就是他們節省成本的商業模式之一, 能不要支出的, 就不要支出. 能省一塊面版, 為什麼要幫客人換新?

台灣VAIO的維修, 不敢說人人都有壞經驗. 但是似乎以第二種情況的比例為高. 所以才有前輩說過, 買水貨是因為對台灣維修不滿意. 記得在上次那個TX的案例中, 那位運氣不好的朋友也是說最不滿的地方就是維修人員的服務對他不夠尊重. 台灣會有很多這種負面的維修態度, 主要也是受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 真的也只好據理力爭. 看看結果了. 其實有時是在於遇到誰來處理. 去找SONY處理的必然的. 在這裏祝樓主好運, 希望這件事情能在好的客服處理下獲到圓滿的結果.

提外話: 其實有時看到一些朋友分享維修經驗的例子. 我發現台灣的消費者有時也是很精啦. 所以有些東西可能不是單方面的因素. 大家各自有立場. 好比在很多國家, 手機電話是可以保險的, 不過在台灣, 就沒什麼保險公司敢作這種生意. 國情不同囉. 總之, 好人雖是多數, 但有時好人也會被少數連累. 希望廠商們能著眼於服務大部份的善良消費者, 而不要只著眼於防範少數.....這樣子才會有進步.

Good Luck!!!
我是百分之百認同上面說的!!!
一切都得看SONY的臉色囉!!!祝版主好運了!!!
這邊真的,臥虎藏龍。隨便拍一張圖片,Cooltown也能看出是那個版本。
謝謝大家的建議。來這邊分享一下,真的穫益良多。
個人覺得,Sony RD.花了那麼多時間及技術去研發如何在Laptop 上做到輕薄。
為了輕1-2佰克,用Carbon Firber。跟賽車一樣使用大量的新科技去作輕量化。
如果沒有考慮到強度的話。還要用大量的周邊產品去保護的話。會失去原有設計的意義。

如果要買一個3kg case去保護他的話。我寧願買一台2.5kg 可以比較隨性使用的Laptop.
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對我來說,穩定性>重量>性能>.....>價格etc.

我會覺得SZ的變壓器,太重了。跟S serial比較,這變壓器實在是太隨便。
電磁也是用S系列的。未有新開發全新的模具。
密合度方面,....,有待加強。

老實說,我買SZ不是因為他是SONY。我是很客觀的分析性能/重量/穩定性/電磁壽命/內建配備等。不考量強度的話,真的是最優的產品。如果如廣告說,電磁可以7個小時。很多時候跟本不用帶變壓器。內建Cam/Card Reader/內建 Bluetooth. 很多東西都不用帶。實在是減輕不少重量。因為平常出外還要帶S9500 DC/HP6365/CAM/及一堆Document..

沒有一種設計是能合符每一個人的需要。雖然我用SZ,但我對SONY 並沒有任何偏見(偏好/偏壞也算),這是我使用SZ後的意見。跟大家分享分享!



SONY SZ18 HP 6365/ EOS 350D ASUS 530g JARBO Bluetooh RIMOWA Case VICTORINOX Laptop Bag
MILESLAU wrote:
這邊真的,臥虎藏龍。...(恕刪)


...........................carbon fiber == stronger than steel lighter than aluminun
but they shatter at breaking point absorb energy.

so if you think carbon fiber is some weak piece of crap, you are Wrong with a capital W.

to MILESLAU:

SZ和S系列的變壓器真的很爛,太大太重,功率雖高但似乎欠缺實用性。
用了VAIO那麼久,覺得一些小細節的設計性及質感,SONY其實是退步的,也許是cost down及市場策略的不得不然。

建議大家可以考慮日本副廠的變壓器,個人是購買Diatec Powerlink的產品,才220g,體積和重量都省上很多,目前用起來非常開心。我買S系列的時候SZ也即將要出,一直很掙扎,比較喜歡SZ,更輕薄又兼顧電力,不過買了這變壓器之後,自我安慰整體重量差距縮小了,每天仍然快樂地帶出門使用中。

另外,SONY的碳纖上蓋雖然比較容易彎折,但那是材質特性,液晶面板不見得會因為這樣而破裂。
(看看網路上先前那張TX面板被彎成S型,怵目驚心但面板也沒破)。

如果沒有外傷,自己真的已小心保護,建議找客服的時候,直接就咬定是品管/設計不良,如果客服說你是人為因素,請他證明,傷在哪裡?(建議送修之前自己先拍照存證,以免對方搞鬼);另外請他證明,如何確定這台非因品管/設計不良而破裂?有什麼理由一旦破裂就是消費者的問題?
就算這台當初經過測試有一定品質以上的強度,如何證明破裂的這台也有這樣的強度?

個人是覺得,LCD破裂這東西,除非外觀有傷痕或有明顯碰撞痕跡可推斷是人為因素,其他情況都應該由廠商擔負風險。『通常LCD破裂都是人為因素』也只是『通常』,客服除非能夠證明『這台破裂確實也是人為因素』,否則就不能夠據以推定這台電腦也是人為因素。
建議樓主態度硬一些(本來就該如此,維修期間沒電腦用的損失又該誰來承擔?),必要時祭出蘋果日報/壹週刊(他們應該會怕商譽損失吧)

BTW,買了外觀精緻、輕薄省電的SZ,多注意呵護一下也是必要的。
否則去買他牌就好了,強度絕對沒問題,只是輕薄、好看、兼顧效能/省電跟精緻度就有犧牲了。
sony 外觀設計的不錯

但是買來之後 一發生問題就會很不爽

因為花了大錢 得不到應該有的品質

就如我之前買的s系列 電池鬆動的問題實在讓我很不能接受

首先,

必須確定 LCD 破裂不是人為的.

再來,

才有立場跟SONY談

祝樓主能順利討回應有的權利

消費者沒必要為有設計瑕疵的產品付出代價

正義必勝
追求科技是自虐的一種行為
請教focus大大,

您的POWERLINK變壓器是如何購買的?? 台灣買的到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