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Vaio的設計概念其實還滿大膽的, 例如幾代名機中的505, C1, ...
就我個人用的C1來說, 雖然那時候CPU還是Crusoe, 跑程式並不是很夠力, 但是他卻敢打著影音功能機 (可以看電視)
的招牌, 原因無他, 因為他裝了個MPEG2解碼晶片進去, 甚至可以在六七年前就直接做到Real Time 640x480 mpeg2 capture...
當然這些晶片的成本是不低的, 卻吸引到了一些狂熱者族群, 願意為了SONY的這種設計掏錢出來, 甚至也有人因為SONY的這種概念, 到最後直接投身該公司變成研發人員
簡單說, 賣給Mania, 專做Mania的產品, 這是Vaio的早期定位
因此VAIO初期不便宜就是這緣故, 不過這期間內的機器只要適度的保養, 使用習慣不太差的話都有五年以上的壽命
不過後來隨著公司的策略轉型, 開發團隊的改變等等, 都使得Vaio開始"往下發展", 不論是Type C(被戲稱為Type Cheap), 或者是後來設計概念被MacBook Air打臉的 Type TX ...
這個時段的Vaio, 就真的是在吃之前品牌的價值了...
啊對了, 那個Bravia很了不起啦, 但是有一半以上的股權是在三星手上, 這到底該說是SONY品牌還是SAMSUNG品牌呢?... 以前註明的Trinitron螢幕技術可是完全都本家研發的哪...
現在新的Vaio我不是很想買也是這原因(繼續抱著S72), 我買的真的是SONY產品嗎? 還是只是貼個標籤個Vaio...
搜尋了自己以前的發文,看到真是非常想挖個地洞躲起來,這就是所謂黑歷史放著曬吧
但以「質感」和「軟體調校」來說,個人認為同樣得規格,它有貴上5000左右的資格
就好比同樣的奇美面板,三星看起來就是比較優
只可惜最近SONY好像又開始大頭症了,定價又開始亂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