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好像有人提到美國7天鑑賞期? 似乎搞錯了喔...
美國雖然有退貨這個方案, 可是並不是"我不爽買了就退"...
如果你在機器內做了甚麼設定怎麼辦?
後來有人說到美國對於電腦方面才是正確的. 當你開箱後, 就沒有所謂的"鑑賞期"...
鑑賞期是說包裝還好好的... 除非內容有瑕疵或是有問題不符合你購買的所說的才能夠退/換新一台.
就像電腦軟體也是, 你開封就不能退了... 除非內容有問題. 不然他們是不準你退的...
至於在台灣講實話!! 如果有所謂的鑑賞期... 我可以說很多商家準備倒閉了.
你知道在美國有多少人利用這種所謂的1禮拜~1個月期間不滿意退貨的"手法"去鑽洞.
就算沒問題也是照樣拿去退... 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表哥... 老是搞這一套.
單純就只是買爽的... 然後都在最後一天拿去退東西.
損失最慘重的是製做廠商, 畢竟廠商還要拿回去確認是否有問題種種程序. 最後發現沒問題...
他們沒辦法說這是"第一手"而必須要用"二手"貨來賣...
在廠商是很討厭這種鑽漏洞的人...
台灣不成立這種方式就是因為肯定很多人會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來回應給開板的...
你在哪買這台就應該是要先跟你買的人反應... 而不是去找廠商...
雖然我有聽聞台灣的新力服務很差勁... (茶)
不過在這例子, 這似乎是你剛好在買的時候沒驗機外加你太慢發現...
你應該要跟購買商反映才對... 再來才是Sony.
現在最高興得應該是那家賣給你的商店吧?
買電器用品最好是多細心一點, 畢竟很多黑心店專門騙不懂的人...
總之... 算是學到新資訊吧...
另外Sony牌的我都會去原廠買. 畢竟Sony牌原廠跟外投商賣的價錢其實沒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給樓上讀法律的:
我覺得你的例子跟說法跟開板的有點... 不能比較...
拉肚子這問題, 要看怎麼回事吧? = =
難道要打官司? 搞不好花的錢都比買一瓶牛奶貴 = ="
講實話, 在這社會上要生存就是要自己要小心...
而在這個例子, 開板確實自己沒驗機器是否有問題...
再說, 也有可能是開板自己用的? 當然我只是說可能而已...
並不是懷疑開板這樣做... (汗)
不過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3C用品我想跟食物是不能完全搭上邊的...
Bazooke wrote:
你在哪買這台就應該是要先跟你買的人反應... 而不是去找廠商...
雖然我有聽聞台灣的新力服務很差勁... (茶)恕刪)
都反映了,都沒效,他們就是等著你告就對了。而且他們是統一連線。SONY我以前以為是大牌子就買了,不知道大牌子才會這樣,態度就是我賭你沒時間不敢告我反正法務閒閒在那裡沒差。現在我覺悟了買SONY就是要當場拆封到處照相才算驗貨。
Bazooke wrote:
不過在這例子, 這似乎是你剛好在買的時候沒驗機外加你太慢發現...
你應該要跟購買商反映才對... 再來才是Sony.恕刪)
有驗機,當場拆封,但是沒仔細到日光燈下看看有沒有被撕貼紙。拜託那是撕掉刻意擦過的。不是看到別人有貼紙我回來也不知道,就當冤大頭啊。所以勸各位要先調查NB有幾張貼紙。發現的時間約2星期左右。我貼的時間這2個月都在跟這些法務講道理。但是他們就是一個樣。有閒有錢來告老子。我等你告…。
Bazooke wrote:
現在最高興得應該是那家賣給你的商店吧?
買電器用品最好是多細心一點, 畢竟很多黑心店專門騙不懂的人...恕刪)
對啊!法雅客真的很高興,SONY也是。反正養的法務都生效了。100個消費者99個都沒時間跟他們耗。黑店一堆...事實。總之跟這兩家做生意都要蒐證。
Bazooke wrote:
另外Sony牌的我都會去原廠買. 畢竟Sony牌原廠跟外投商賣的價錢其實沒差...)
分享經驗給各位,買SONY一定要到原廠買而且拍好照。像跟小偷做生意一樣的心情。衷心建議!
Bazooke wrote:
拉肚子這問題, 要看怎麼回事吧? = =
難道要打官司? 搞不好花的錢都比買一瓶牛奶貴 = ="
你講對了,廠商就是看準這點!賭你沒時間跟廠商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