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ONY SZ18的 LCD 破了:

NB 買來就是要用的,用來工作,用來娛樂
這麼脆弱,除了使用要小心翼翼之外,還要另外花錢供養,本末倒置嘛!

inuse.tw網友說,是不是有可能施力不當?
請問在使用手冊或說明檔案上是否載明了「如何開闔螢幕」?
如果沒有載明,那麼任何正常的使用方式,不管是單手開還是雙手開都不應該造成螢幕破裂,
否則就是說明不完整或是設計不良,SONY 應該免費修復

還是 IBM 的設計好,雖然不好看,但是都是實用且堅固的設計,讓我這個粗手粗腳的人隨便用都 OK
如果 SONY 在我手上,可能不超過一個星期就掛了吧
LCD破了又不是每台都有同樣的情況. 發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不見得一定是因為某機的機體有問題或自爆. 為樓主提供建議及幫忙是好的. 但是若是看了發言就針對產品表示不能認同, 突顯自己選機的愛好或決定. 似乎沒有太大必要. 因為每個人選機器時的優先順序不同. A覺得無關的項目也許B覺得很重要. 所以市面上才有那麼多不同取向的產品共存.

還是回到樓主的情況要如何處理上比較好吧.
Cognitio, Sapientia, Hvmanitas
sryang wrote:
inuse.tw網友說,是不是有可能施力不當?
請問在使用手冊或說明檔案上是否載明了「如何開闔螢幕」?
如果沒有載明,那麼任何正常的使用方式,不管是單手開還是雙手開都不應該造成螢幕破裂,
否則就是說明不完整或是設計不良,SONY 應該免費修復....(恕刪)


我還蠻能同意你的看法的
我會這樣問
是因為近來在外面看VAIO展示機時
那螢幕總是讓我小心翼翼
總覺得好像很容易折斷它

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開的
我在展示現場就常看到有人單手從右上角直接掀開
從旁邊看總覺得螢幕似乎快彎曲變形了

SONY要不就教大家如何開
要不然就應該對這種不當施力的情形加以保固
這樣似乎比較近乎人情

當初也是看到她的螢幕做那麼薄....早猜到一定出會問題的!!
太薄了並不是一件好事!!......有些東西還是要適當.....


既然是保內還是先考慮送SONY修吧,只買了一個多月就出這種大問題也是可能會免費維修,只要外觀看不出是被壓到還是摔到通常都可以說是產品本身的問題。
把握那短短的保固期(18個月),盡量找出問題,修完回來後要賣要留也比較好處理

P.S. 我覺得應該是樓主不小心壓到了卻不知道.
要好好的爱护自己的本本才行啊
但是也要尽量争取到能换机子
真是慘不忍睹,看來$ONY這款NB真是中看不中用,大大變成$ONY的白老鼠真是委屈。
bobocat wrote:
LCD破了又不是每台都有同樣的情況. 發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不見得一定是因為某機的機體有問題或自爆. 為樓主提供建議及幫忙是好的. 但是若是看了發言就針對產品表示不能認同, 突顯自己選機的愛好或決定. 似乎沒有太大必要. 因為每個人選機器時的優先順序不同. A覺得無關的項目也許B覺得很重要. 所以市面上才有那麼多不同取向的產品共存.

還是回到樓主的情況要如何處理上比較好吧.


我也是這樣覺得,這個時候再來說那家NB好一點意義也沒有,
每個人需求不同,每個品牌都有其獨特性,可能他牌無法取代。
唉~~最近類似文章一出來就一堆無意義的批判,
有些還幸災樂禍,而且還可以扯的很遠。


樓主的狀況其實並不像掀蓋扳破的,比較像是有去壓到,
說實在碳纖維上蓋剛性在強還是太軟了些,自己沒事但是裡面的LCD卻掛點@@,
小弟在想如果SZ被卡車壓過可能什麼都破了就是上蓋沒破。

所以建議TX or SZ的使用者除了要用稍硬的內袋外,
最好還準備個硬殼背包@__@"
我個人認為東西買回來就是要用
如果太小心翼翼反而徒增自己精神負擔
不過$ONY還未反應解決問題各位還請多小心使用
端午節快樂
TX好像也有發生過液晶螢幕破裂的情況

以下是猜測....
同樣的力量加在碳纖版跟鋁鎂合金上,
似乎是碳纖版彎曲的程度較大
看看鋁鎂合金版的SZ上蓋,跟TX/碳纖版的SZ上蓋就知道我再說什麼...
也許三者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都一樣
但TX/碳纖SZ彎曲的程度比鋁鎂SZ大一些
(類比成彈簧的話,就是說鋁鎂合金的k值較大..唔...工程上叫啥?應力常數?)
而液晶面版對於彎曲的承受能力應該是很低吧
記得裡面有一層玻璃...
所以...受到外力時...上蓋的碳纖版沒破...不過受力彎曲...使得螢幕破裂...

照理來說,$ony的工程師在設計時應該已經考慮過碳纖板的形變問題...
認為沒問題才會上市吧

我自己在試用碳纖SZ時,
開關螢幕,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面板的彎曲,
開關螢幕時都讓我覺得毛毛的...
相較下鋁鎂看不出有彎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