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貌似E-sata,USB 3.0才是重頭戲吧……什麽i link4500啦,IEEE1394 啦~都是亂叫的~就跟當年HD DVD和藍光的大對決,最後還不是HD DVD輸了……投影的keyboard是有啦……而且啊,最近幾年需要進步的不再是CPU,南北橋,內存……而且硬盤……誰都知道電腦的瓶頸都出在硬碟,如果硬碟的速度能跟得上CPU或者RAM的速度,那就算P4的電腦也能飛快運行吧……我估計以後肯定是整合南北橋,這樣子南北橋的傳輸速度會增快,而RAM和CPU之間的傳輸 也會快很多出來……然後把硬碟傳輸協議改良,從現在的16Gbps 變到 上億才行……兩年后的網路的速度都到1Gbps了~而一些教育機構的內部網路,則有10Gbps~所以硬碟的速度一定要跟上,SSD的傳輸速率,晶片組,還有傳輸協議也一定要改進,最起碼要達到統一……然後Sata Controller就可以和CPU,RAM,GPU有更好的傳輸速率……當然啦,我是很不支持CPU和GPU整合的,因為兩種的功能差太大了……如果要增加兩者之間的傳輸效率,就靠南橋的高速傳輸就可以了啊~不過最終,電腦還是要把所有的功能集合在一個芯片上面的,這是趨勢啦~不過未來Sony應該會推出ION平臺的小筆電啦,四核的筆電之類的東西吧……不過我最期待的是Sony的UMPC和MID……它的UX系列很多人大愛!我倒是很喜歡它能出一個好的MID啦~
是喔 大家好像都不看好IEEE1394b,好歹人家也是推出來好幾年了....到現在還沒辦法普及.....不懂也不知道為什麼sony硬是要搞一個幾乎被淘汰的界面IEEE1394a(i-LINK)在NB上而且一用就是好幾年...每次看到我的USB都被佔用了 只留下它空在那邊感覺就滿奇怪的不知道除了連接DV(小弟我是沒有)外....那個i-LINK還能做什麼啊????
因為我的vaio僅有兩個USB一個接滑鼠.....(我的B55t沒內建藍牙)所以我常在想那個firewire400感覺上應該要有個用途才是....相信大多數的人一定是給他晾在那邊吧畢竟以firewire400的傳輸速度 輸USB2.0 , 所以應該不會有人拿來接硬碟吧 況且還要外接電源拿來接DV DC之類的 畢竟是少數 而且大部分也都採USB2.0了 像我就是直接拿出記憶卡插到MS卡槽內可以請大家集思廣益...為$ONY萬年不變一直留用的firewire400找個出路吧我記得在vaio c1 就有 firewire400 那好像是距今八年前(或更久)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