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0331 wrote:
所以 請問Gre...(恕刪)
其實所謂的檢驗規範不只是出貨前的檢驗,還有設計驗證部分的規範.
手上是有這些資料,不過詳細的不方便提供@_@
舉幾個例子來說好了...
1.Apple NB最終出貨檢驗是需要拆機檢查內部的.
只要內部任何一條線有壓到的痕跡(沒有破),整批就沒辦法出貨.(Q公司的應該很清楚)
SONY檢驗只針對外觀間隙段差還有功能,細膩度就差一點簍.
2.DELL的代工廠從量測實驗室到產線都需要經過稽核,然後給有效期限的證書.
SONY應該是比較相信代工夥伴吧XD, 稽核是有.會提出要修正的地方.不過僅限第一次

當然這對代工廠是比較有利,但是對產品品質就不一定了.
跟SONY合作的經驗,日本人很多地方真的很細心. 如果是日本設計+日本製造 品質真的沒話說.
現在連設計很多都包出去了, 說真的就算自己設計的東西, 檢查再詳細都會有疏忽.
何況是檢察別人設計的東西呢?
畢竟SONY都賠錢了,這是cost down必然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