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B 面板薄型化設計, 小弟有幾點看法:
1. 0.5mm, 0.6mm, 0.63mm, 0.7mm 這些玻璃基板厚度基本上在母玻璃製作過程中
就已決定(例: Corning, Asahi,........), 這些專業的玻璃造廠在玻璃的拉伸及後續的
研磨過程皆有一定的品質水準, 故其基板厚度雖較厚(意味基板重量較重), 但仍能保有
一定之強度.
2. 0.3mm 厚度超薄型面板(0.3*2=0.6mm), 其面板通常是面板廠於偏光片貼付前, 以
自行購買的研磨機或採委外加工模式, 將半成品面板玻璃基板厚度由0.6mm or 0.5mm
研磨至 0.3mm, 其研磨精度及品質可能比不上上述之玻璃廠之品質, 代表玻璃表面的
weak point 容易產成且數量也多, 或許符合了出貨規範( Transmission %, Flateness,..)
但這些 weak point 實在很容易因輕微的外力造成 break point, 甚至產生裂痕.
做個比喻: 如過這些 issue 產品也使用類似 IBM 的小紅點(好像叫 track point )的設計,
可能蓋上蓋子沒幾次, 面板可能就破了 (純比喻).
3. 說來有些弔詭, 東西重量越輕, 其目的就是能讓人更容易攜帶, 其代表的也就是其必須得承受
較以往更頻繁(劇烈?)的使用方法與更嚴苛的使用環境, 不過現在的一些薄行化做法, 對於
整體強度的確保是更困難的, 如何能在兩者間找到平衡點, 我想是這些廠商需思考的課題.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淺見.
knight01242003 wrote:
先向樓主的NB禱告,...(恕刪)
對
您說的沒錯
(因為現在跟TX26相處都很毛緊張兮兮
所以動作都變的更規毛)
還有
拿TX的時候
最好是抓電池那一端
不要將手施力在和LCD對應之電腦上蓋
否則
感覺很容易
裡面的LCD又要流汁了..
kerorohey wrote:
對
您說的沒錯
(因為現在跟TX26相處都很毛緊張兮兮
所以動作都變的更規毛)
還有
拿TX的時候
最好是抓電池那一端
不要將手施力在和LCD對應之電腦上蓋
否則
感覺很容易
你一抓大力
裡面的LCD又要流汁了...
對阿,自從看了樓主您的慘案後,
對待tx-27真的是異常小心,
真搞不清楚,這樣高貴的產品的核心價值究竟定位在哪裡?
買了台輕薄機,卻換來緊張兮兮的心境,

希望這個事件可以讓sony重視消費者使用情境的需求有所改善,
也希望台灣的sony能爭氣阿,
畢竟要有好的客服,才有長久的市場阿,
多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大家不是澳客,
只是反應使用上遇到的問題(我的鍵盤也是像海波浪 起起伏伏),請參考,
隆起的tx鍵盤
,消費者不是花錢買氣受的...
樓主加油吧,讓台灣的客服品質更精進...

The best or nothing.
jwave wrote:
當你花了近200萬買一台賓士
前幾年你是不是要天天提心吊膽怕被偷、被刮、幫他找車位
是不是比買一台50萬的國產車來的麻煩?
道理就在此。
劇情一:
當您花了近200萬買一台賓士,第七天從外面回來,停在自家的車庫裏,下車時如常把車門關上。此時一切正常。
回房間上個大號,拿個東西,十五分鐘回到車庫,準備再出門,發現擋風玻璃居然有裂紋。
劇情二:
當您花了近200萬買一台賓士,第七天開在路上,肚子餓了,看到有家7-11。
靠邊、下車、關門、進店、買飯糰、出店、上車、開車,一氣呵成。
上路三秒鐘,奇怪,前面怎麼有一個車輪自己在跑?
速隨這麼沒有公德心...我速說這麼沒有愛心,怎麼可以這樣遺棄它?
然後您發現,奇怪偶的賓士車怎麼變成三輪車?
要拿賓士打比方,我想,這樣子說應該比較貼近樓主的遭遇吧。
樓主可沒有把電腦放在外頭任人摸、任貓跳、任狗踩完再撒泡尿啊。
電腦放在房間內,合起上蓋,十五分鐘後再開蓋就發現LCD破裂,這是在正常操作下出現的損壞,
講到被偷、被刮、找車位,扯遠了。
如果您的愛車發生上述情形,不用說是200萬的賓士車,
就算是50萬的國產車,相信您也不會善罷干休的。
樓主心情已經夠鬱卒了,您就別再火上加油、雪上加霜了。
=紫貓= 來自紫色城市的變態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