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新機中最高貴的筆電AR系列,一直都很希望有機會接觸,
AR系列是繼承VAIO筆記型電腦旗艦機種A系列的位置,
所有硬體規格都是系列機種中最高階的,當然也是最大最重的…囧rz
採用黑色鏡面鋼琴烤漆上蓋,就連邊框都還設有防塵蓋,以極盡奢華的方式講究視覺效果。
類比電視是標準配備,最高階的AR90S甚至可以選購無線數位電視功能(可惜在台灣不能用)。
而高階AR特有的藍光燒錄器跟FULL HD面板,以及影音合一的HDMI介面更可謂業界首創,
但售價想當然爾也是親切不到哪兒去。
比起台灣賣15萬找200元的AR18TP,日本AR不論規格價格都佔盡優勢,
尤其日前在日本售價漸趨合理化,入手日規機相信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不廢話,馬上來看圖說故事吧。圖片放在HiNet空間,存取HiNet會有問題的人看不到圖本貓也沒法度。
(聲明︰由於機主捨不得撕掉外膜,所以照起來的效果差了點,
本貓在101看到的實機是很美的,至於材質觸感就是另一回事了。)
先來一張俯視圖,沒拿UX來對比還真看不出AR的穩重。
再來一張正面,優美的邊角圓弧線條以及黑銀黑配色,看起來就是很高級。
打開上蓋跟遙控器合照一張,搖控器是沒有子母畫面的一般版本RM-VC10。
因為是市售版所以腕托上貼滿了貼紙,從Felica標誌跟觸控板的比例,
可以想像得出AR到底有多巨大。
尊貴身份的識別標誌-Full HD 1080P等級的鏡面螢幕。
另一個傲視群雄的圖騰,只要有這個標誌就代表售價要比同級機種貴上一截。
理所當然的MemoryStick插槽、以及故意藏在下面的SD插槽,還有WLAN+BT機種一定要有的無線切換開關。
上蓋如此巨大當然要好好給他固定免得亂跑,這個設計FE系列也有採用,
不會很難扳,也不怕弄斷卡榫,蓋上上蓋後更安心。
看看右側有哪些東西。除了經常用到的USB埠,其他都用金屬質感的蓋板藏起來了。
USB插槽旁的PCMCIA底下還躲個ExpressCard 34/54,可惜為了節省空間用了DUMMYCARD來防塵。
這個什麼都沒標示的蓋板下面有什麼呢?
謎底揭曉!幾乎大部分的影音介面都集中在這裡,有1394、AV端子的輸入、S端子的輸出入,
還有重點中的重點~支援HDCP的HDMI輸出,至於那個VGA輸出就不用管它了。
看到這兩個標誌就應該知道裡面是什麼吧。
這個蓋子的設計有點差,要押著不然會縮回去,有線上網的狀態下可能心裡會有疙瘩吧。
再來看左邊有什麼。
最左邊那三個小洞,裡面可是包含了VAIO筆電中現階段唯一的光纖音效輸出喔。
推出光碟機給大家瞧瞧,若不說是藍光燒錄,恐怕大家都當它是普通光碟機吧。
接著看看背面,電源孔的旁邊還有一個USB插槽。
背面的另一邊,巨大散熱氣柵的旁邊就是日規VAIO不一樣的地方,
一個標準的TV接頭,不用接任何的轉接線,家裡第四台的天線直接插上就可以看電視。
再來看看有哪些功能鍵。日規跟台規的AV功能鍵有些出入,公司貨只有右邊算起5個按鍵。
日規機看電視的時候,可以直接按鍵切換頻道或錄影。
只有兩個可程式按鍵是嫌少了點,至於音量調整跟獨立的退片鍵當然是一定要的啦,
AR的光碟機的手動退片鈕還真是不太容易按呢。
再來說說軟體方面有什麼特色。
除了VAIO筆電一定會內建的那些雜七雜八VAIO多媒體應用軟體之外,
針對內建藍光燒錄器的機種,也會另外搭配特殊軟體。
InterVideo的WinDVD BD for VAIO 就是其中之一。
友立的BD DiscRecorder for VAIO也是內建藍光燒錄器的VAIO一定要搭配的軟體。
另外,AR還有內建LifeFLOW喔,至於LifeFLOW是什麼應該不需要多說了。
再來是INFO TV!有大尺寸Full HD面板的AR怎麼可以沒有這個呢,效能強大到一邊做其他工作一邊看電視都沒問題。
你也可以這樣看,INFO TV的好處就是你想怎麼看就怎麼看,要全螢幕收看也行,但INFO TV不能用遙控器操作。
想要專心看電視的時候,當然還是要用Do VAIO才爽快啊,
全機能可用遙控器操作,又可以錄影/預約錄影,切換顯示模式等,其功能之強大,相信用過Do VAIO看電視的人都領教過。
這張照片可能看不出來VAIO的SCALE功力有多高強,貓窩附近的訊源這麼爛,全螢幕播放的畫面看起來都沒有失真呢。
有一個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沒有內建INSTANT MODE,本來以為像AR這樣定位的產品,
應該會把免開機功能整合進去的,無奈原廠系統下就是沒有,翻遍說明書也找不到,
最後在官方網站上發現小小的一行『不對應INSTANT MODE』的附註,只好死心了。
AR跟A系列一樣是委外設計的產品,而且是轉單之後的第一款旗艦機,本來或多或少會擔心這家公司會把這個系列做差了,
加上之前聽到的惡評不少。看到實機實際測試後,心裡踏實多了。
以目前不到台規2/3的售價,加上如此超值的規格與多媒體軟體的整合度,如果預算充足的話,不失為家中影音設備的另一選擇。
以上,謝謝看完。
UNIGO wrote:
比起台灣賣15萬找200元的AR18TP,日本AR不論規格價格都佔盡優勢,
尤其日前在日本售價漸趨合理化,入手日規機相信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看到SONY展示中心的AR18TP就已經流了一堆的口水
沒想到看了UNIGO兄的日規AR分享文........只有想哭的份啊~~當然要加分啊!!!
想請教一下UNIGO兄.........
你買的是日規的機種.......鍵盤也還是日文的......為什麼軟體是中文化的啊??
不知日規AR的細部規格(CPU、HD、顯示卡等等)是否也是叫台灣AR18TP來的強呢??
唉~~日本廠商總是把最好的都留給自己.....台灣廠商總是把最好的先賣到國外~~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sonyytjp wrote:
看不到图~~~~
这么值得期待的机器,却看不到,别人可以看到吗
聽說中國大陸沒辦法存取HiNet。
阿永 wrote:
想請教一下UNIGO兄.........
你買的是日規的機種.......鍵盤也還是日文的......為什麼軟體是中文化的啊??
不知日規AR的細部規格(CPU、HD、顯示卡等等)是否也是叫台灣AR18TP來的強呢??
~~
我這台已經中文化了,所以軟體是中文。
AR70B比起AR18TP,兩者顯卡都是7600GT;
AR18TP的CPU是T2600,HDD 160GB;
AR70B的CPU是T2500,HDD 200GB。
alfalfa wrote:
哇...AR日規機耶
本來對日規機也是很有興趣
可是一想到中文化等等的瑣碎問題就不禁卻步了
AR中文化其實不難,要不然也可以請水貨商代買,他們會幫你搞定中文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