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謝幫我訂購的Takahama桑,以及他遠從日本帶到美國的雙親,和提供寶貴意見的版友。
跟賣到缺貨的TT,剛出的Z117比起來,討論G文章的數量跟它外型一樣低調。
會注意到的原因是在班上的T桑推薦下才知道有type G的存在,加上他本身也是使用者。
當他說可防水200 c.c.,承受70幾公分落下,忍受重壓,外加他經產省負責電子商品政策官員的身分推薦下,
果然讓我暈了頭。

siny.jp的介紹頁面
http://www.vaio.sony.co.jp/vaio/products/G6/feature_1.html
而它的特色也符合我的需求: 輕,堅固,長效。
我沒有要用它玩遊戲、頂多就是看看youtube跟聽音樂而已。使用的也是統計與文書軟體。
主要的配備如下:
Operation system: 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日本語)
CPU: SU9600(1.60 GHz)
記憶體: 4G
硬碟: SSD 128G(64*2 RAID0 )
鍵盤: 英字配列
無光碟機
從外觀跟logo可以看到是方方正正的,與一般S社很流線的風格不同。整個外殼是磨砂質感,所以不會留指紋,
不小心刮到也不明顯。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c484bf129a22c95d4b5d094ac0ad696a.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8a65237c62c90b063821c4abcadd742.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3fabf70bc4647f1fcf1266e2ef7e66aa.jpg)
4:3的霧面螢幕,解析度是1024*768。對有些人來說也許畫面不夠漂亮,但對我來說,跑跑文書,夠了。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cb9cd97e5a28a59840cc1ac02fde5105.jpg)
側邊看起來螢幕真的很薄,沒有鏡頭也沒有mic。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5c782915df6d2cb09935174e41de13e.jpg)
產地與搭載內容,兩張貼紙,不像我的SR15密密麻麻的。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2ca943337e64659477b1ed7da083b1b7.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dbedf4a2502d93f05c8b29a911bb18a3.jpg)
機身與螢幕連結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與type X相似。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a47322bf1d0e43dcb0b4c154a64afbfd.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bcdd6f6afd928423fdf587ebc02c5718.jpg)
機身電源、網路孔與SD卡配置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cfecea71c4100b8511285c818e8bcb7a.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76e0ae0d21b715f1b717b124044904d3.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161937800b84392382a36efea9b03a10.jpg)
鍵盤不是巧克力鍵,回饋感是比較脆的。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da938974a1c99a9994af940a2bfdc3c2.jpg)
電池部分,我選擇是長效電池,大小與標準電池相同但時間多將近一倍。左邊是SR15的電池。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ac2dab72349cabdb8f54318d6b935dcf.jpg)
這邊可以看出追求輕量化的設計。不含光碟機跟搭載標準電池是驚人的九百克左右。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c02f249b705c8cf1b0519bd5974da5a1.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8a9c801396c81ed6e62dfe61141506b2.jpg)
系統是日文的Win7 64bit,開機時沒有S社的圓燈,但還是有保留綠色燈號。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aca197ae6ed30309e1fc050a2adc16e1.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1f0053f46522c43b0ee281375678b9e2.jpg)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dad0291fdf4259b28bbd2e0ba93cde10.jpg)
充電器是小巧的VGP-AC16V11型,很輕,但因為有長效電池,基本上不需要帶著它移動。照片左邊是SR15的變壓器。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d8740ca571a2ad117e9d6ed43d36ec58.jpg)
與SR15的比較圖。我第一台筆電是SR15,它仍然好用,只是每天背讓覺得有點重,加上它的電池只能撐兩個多小時。(一整個雞蛋挑骨頭,它仍然是很耐操的)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3b7cc219e942851e90dfe46a9d1f3b0d.jpg)
事實上它是比SR還要薄的,但外型讓人第一眼看不太出來。
![[開箱] 低調的商務本格派 VAIO-G3](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3/mobile01-a9d4be216be13ebef248edc909e5c681.jpg)
Type G是S社挑戰P社的野心之作,輕、堅固、長時間操作。但G1的效能實在讓人詬病,現在有了雙核心的CPU加上SSD,應付一般的使用是可以的。追求輕量極致化的精神在type X上也能看見,不同的是G在輕量與堅固上的平衡是讓我購買的原因。至於要用影音娛樂去苛求它,對type G 而言是不公平的。
要不要把type G與IBM的Thinkpad相比,我覺得見仁見智,而事實上從G3變成日本國內限定可以知道這一系列賣得並不是很好,當然它主推是企業,不是一般的個人。高成本的機殼加上太低調的外型也許是不受注目的原因。
另外,售價上與Z相去不遠,一台12吋的筆電是否因為堅固跟輕量值這麼多錢也是個疑問。
也許這就是反S社的人不解為何老是有人要花高於一倍的價格去買S社的商品,可能是因為在購買者心裡認為S社在商品設計上的執著代表他們生活態度的某一面吧。如我同學T桑說的,SONY不只是筆電製造商,它是SONY。
至於made in Japan與made in China品質上的問題,我也問過了他。我一如版上的版友認為made in Japan 品質比made in China 高,但他對我說,如果你去過這些工廠,你會發現重要的裝配都是由機器完成,而不是人。整間廠幾乎都是機器。對日本廠商而言,往大陸投資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勞工,而是廉價的土地與距離。所以對他而言,兩地品質是一樣的,關鍵是在S社的品管有沒有辦法在每個地方都能落實。這是一個負責IT政策的日本官員的觀點,我沒去過工廠,我也不是IT出身,所以我就聽聽而已。大家可以討論

後記
這不是一篇專業的開箱文,但當自己發表時才知道閱讀別人的文章時,作者是多麼的熱心把資訊盡可能介紹給大家。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果對type G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一起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