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公拍婚禮經驗談


在01爬許多碗公拍婚禮的經驗談,但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全程採用碗公拍攝完成的!

另一方面碗公架在機身上面,閃光打的高度顯的很高,如果用閃光燈L固定架放在機身旁邊
不知道效果如何,碗公柔光罩也要克服直拍打光的問題。

先謝各位先進的分享囉。
2009-03-10 17:19 發佈
还是放弃这个东西吧~~~首先,撇开效果而言,如果你要打跳灯,功率损失得很大,而且碗灯重量大,一般的灯,例如sb600根本承受不起这个重量,固定不了角度,相机一动,灯头就跌回0°;如果直打,碗灯的面积完全阻挡了闪光灯辅助对焦模块,少了这个功能,有时恶劣环境根本就应付不来。从效果上看,碗灯效果和普通肥皂盒没啥大区别,所以还是老实用回肥皂盒吧

ricky.l wrote:
还是放弃这个东西吧~...(恕刪)



謝謝分享囉~那如果直打,用柔光盒面對沒有可跳燈的外景,請問大大是如何打閃光燈的!
這是一直困擾的地方。

先謝過經驗分享 ^_^
jennhamig wrote:
謝謝分享囉~那如果直...(恕刪)


拿手電筒囉....

哈哈哈,我是來亂的~@@
碗公的用法,如果買的是美國原廠的話,他們有附一片DVD影片,看完大概就會用了,
碗公畢竟不是萬能的,不過用對地方,效果還是不錯。
大概說一下用法,有錯請指正:
1.主要適用於室內跳燈,原始設計理念有點類似某牌閃燈的子母燈,
首先燈頭朝上不加上蓋,在閃的同時,碗公的本體也會亮,
原本跳燈的效果也還在,這樣拍攝的效果就是被攝物正面有補到光,
又有跳燈的效果,加上碗公本身是360度的,
向兩側及後面的光藉由,四周的牆面也會反射回來,
進而達到非常均勻的補光效果,影子也不明顯。
2.加蓋不加蓋,會影響正面光與跳燈的光比還有色溫,
小弟的用法是看天花板的高度及顏色,
高度太高或是顏色太深就會加白色上蓋,
這時正面補光會較強,被攝物的色溫也較白,
反正數位相機,試拍個幾張就能判斷加上蓋效果。
3.如果是美國原廠的話,還有兩個選購配件,黃色上蓋和銀色電鍍上蓋,
黃色上蓋是用來打出黃色光跳燈用的,直打會太黃,
當場景是鎢絲燈這種暖色調時,用黃色上蓋的效果會讓閃燈的光不會太突兀,
比較不會破壞現場暖色調的感覺。
使用銀色電鍍上蓋會讓正面光最強,因為多了一片反射面,
我大多是用在戶外,這樣比較不會耗損太多光和出力,
尤其可以配合直拍旋轉,又比直打柔和許多。
4.至於加蓋直打就很少用了,有時候需要壓光時,直接拔掉碗公還比較好。
5.其他就是調整閃燈曝光補償或是手動調整的功夫了。

套句林美秀的廣告詞”不會用不要嫌器材爛”,碗公不少攝影師在用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弟是用430ex
拍攝婚禮時把擴散板稍微拉起約0.5~1cm
這樣就可以補到正面光
跳燈時也幾乎感覺不出功率的減損

嘻嘻~正在考慮買個好一點的碗公(之前都沒用過)
看了block大的分享
感覺有被勸敗到喔~

chuleei wrote:
碗公的用法,如果買的是美國原廠的話,他們有附一片DVD影片,看完大概就會用了,
碗公畢竟不是萬能的,不過用對地方,效果還是不錯。
大概說一下用法,有錯請指正:
1.主要適用於室內跳燈,原始設計理念有點類似某牌閃燈的子母燈,
首先燈頭朝上不加上蓋,在閃的同時,碗公的本體也會亮,
原本跳燈的效果也還在,這樣拍攝的效果就是被攝物正面有補到光,
又有跳燈的效果,加上碗公本身是360度的,
向兩側及後面的光藉由,四周的牆面也會反射回來,
進而達到非常均勻的補光效果,影子也不明顯。
2.加蓋不加蓋,會影響正面光與跳燈的光比還有色溫,
小弟的用法是看天花板的高度及顏色,
高度太高或是顏色太深就會加白色上蓋,
這時正面補光會較強,被攝物的色溫也較白,
反正數位相機,試拍個幾張就能判斷加上蓋效果。
3.如果是美國原廠的話,還有兩個選購配件,黃色上蓋和銀色電鍍上蓋,
黃色上蓋是用來打出黃色光跳燈用的,直打會太黃,
當場景是鎢絲燈這種暖色調時,用黃色上蓋的效果會讓閃燈的光不會太突兀,
比較不會破壞現場暖色調的感覺。
使用銀色電鍍上蓋會讓正面光最強,因為多了一片反射面,
我大多是用在戶外,這樣比較不會耗損太多光和出力,
尤其可以配合直拍旋轉,又比直打柔和許多。
4.至於加蓋直打就很少用了,有時候需要壓光時,直接拔掉碗公還比較好。
5.其他就是調整閃燈曝光補償或是手動調整的功夫了。

套句林美秀的廣告詞”不會用不要嫌器材爛”,碗公不少攝影師在用不是沒有原因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