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古人曾言:「人生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結婚」對於生活在這個世上的人而言,是一輩子的大事。從婚禮的籌備開始,選喜餅、選婚紗、拍婚紗、訂喜宴時間與地點、設計喜帖、統計參加的人數與桌數等、選擇菜色以及婚禮中的流程等,常常讓許多新人們忙得人仰馬翻。參加過許多次婚宴攝影的筆者,每每看到這些新人一大早就起床化妝準備東西。忙得連吃口飯喝口水的時間幾乎都沒有。喜宴時如同兩尊銅像在主桌上坐著。好不容易送完客之後。又要面臨結帳、整理用品,直到三更半夜才有機會摸到床好好睡上一覺。

而且別忘了,第二天可是新娘回門的日子,若是有請回門宴的家族,昨天婚禮的流程幾乎又要再跑一遍。因此婚禮當晚的「洞房花燭」應該除了天賦異稟的人以外,幾乎都是摸到枕頭就給他呼呼大睡吧?不過不管婚禮多麼累人,但人生的大事總是要好好的規劃與執行,不是嗎?

提到婚禮,在DSLR氾濫的年代,不免想到「婚禮攝影」, 婚攝這檔子事情,第一次接觸是筆者大哥結婚時。記得當時席開88桌,筆者當時是身兼前導禮車的駕駛兼攝影,不過攝影的任務是在喜宴之時。婚禮儀式舉行時,印象中倒是沒有人進行攝影,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是底片機的時代,整天拍攝下來,少說也要五六捲以上的底片。不過若問我為什麼婚禮儀式時沒有拍照,喜宴時才拍照,說真的,筆者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腦,實在是不知道為什麼。

但那次的喜宴攝影,著實讓筆者受了一次震撼教育。想一想,八十多桌的喜酒桌,在上第三道菜時就開始敬酒,等到八十多桌的桌次逐一敬完酒之後,也正好是送客的時候。筆者從頭到尾只吃到三道菜,就這樣滿場跟著新人跑。
還記得用的相機是Canon單眼相機(忘記型號了)加上一顆28-105mm的鏡頭、四捲底片就這樣從頭拍到尾。在那個時代,什麼光圈、快門、底片ASA值(ASA這個名詞很多人可能都沒聽過咧)都搞不清楚的時候,獻出了喜宴攝影的處女秀。想當然爾,拍出來的照片會好到哪邊去才有鬼,因為無外閃,也不懂得機身設定調整,更不用說流程的掌控、技巧的掌握以及角度的拿捏等「眉眉角角」。

該說是拜數位相機興盛的關係吧?越來越多人投入了喜宴攝影的行列中,不管是與婚秘配合的專業攝影,還是親戚朋友義氣相挺臨時抓公差的攝影,或者是參加朋友喜宴帶著相機臨時卡一腳的攝影。數位相機的便利性,讓婚禮攝影逐漸的普及。只不過,婚禮攝影要拍的好、拍的巧,其實有許多門道要學習的。這一篇攝影教室單元中,筆者就以親身經歷過的婚攝經驗與01上的鄉民們分享。

當然筆者更推薦Ln兄前陣子發表的以我的步調,走自己的攝影之路Part II 這一篇文章,寫的比筆者好太多太多了,筆者來個東施效顰,也透過此篇文章分享一下拍攝婚禮的心得,望各位01鄉民們勿嫌棄。

掌控流程、瞭解習俗
筆者的婚攝Case,大都是朋友之間的介紹。不若有許多人是透過Y拍或是婚禮分享網站上找Case,所以從開始攝影到現在,也不過累積了30多場的拍攝經驗。30多場當然無法與專業從事婚禮攝影的攝影師相比,不過也因為這30多場的經驗累積之下,甚至也曾將拍攝時新人們所遇到的問題提供給要結婚的朋友們參考。畢竟每對新人所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不是有一句話說嗎:「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族的事情」,這也就是說,就算新人再有想法,有時候也必須要考量兩家人(尤其是長輩)對於流程的意見(呵.....往往也是婚禮前吵架的原由之一)。

雖說台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信走路繞一圈看看),有時候隔著一條鄉界,對於婚禮的習慣就有所不同。例如有人習慣是女方請訂婚、男方請結婚。但確有人是請結婚,然後女方請回門。婚禮儀式的進行也不盡相同,有人簡單以對,只要拜過公婆跟祖先上了香之後就算完成,但有人卻堅持必須按照古禮一步一步來,不僅時辰要對,在場人的生辰八字要對,甚至有相衝的生肖還不允許觀禮,以免觸了新人的霉頭。提到觸霉頭,筆者就有深刻的體驗。還記得一次婚攝,千里迢迢跑到中部某村莊中,當一切迎娶流程都順利拍完之後,卻在新人拜見公婆與祭祖時,筆者的生肖正好與該時辰相抵觸,只能將相機交給看起來還蠻會拍的新人親友暫時掌鏡,自己窩在新人家外面的晒穀場樹下抽煙打發時間

總歸來講,一千對新人會有一千種流程。不過大致上流程都是相仿的,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只要拍過幾場之後,就可以掌握住拍攝的時機,比較不會有漏網鏡頭。要拍的好,首先就是要與新人保持密切的聯繫,並且提早拿到新人所擬定的婚禮流程表,透過流程表上的流程安排,除了可讓攝影師進行沙盤推演之外,也可以提供經驗與新人討論,務必讓整場的婚攝下來能有完美的照片呈現。
以筆者最近的經驗來說,一位部隊學弟要結婚,找到筆者擔任婚禮攝影。攝影的流程表大約如下:
■08:00新娘化妝
■10:00新人到達訂婚飯店會場
■10:30新人補妝以及服裝整理
■10:40訂婚儀式用物品清點
■11:00訂婚儀式開始
■11:30訂婚儀式結束
■12:00訂婚宴客
■14:00新郎搭乘禮車至飯店外繞行一週後,回飯店迎娶新娘
■15:00迎娶回新郎家
■15:10結婚儀式開始
■16:00結婚儀式結束,出發至婚宴飯店
■17:00到達婚宴飯店
■18:00婚宴入場
■21:00送客
這以上的流程還是在台北所舉辦的。筆者還曾遇到一早清晨四點半到新竹男方家standby,七點不到開車出發往雲林迎娶新娘,中午前回到新竹準備宴客。雖然只有半天的婚禮攝影,回到家之後已經累到不行,倒頭就睡,至於婚禮照片,等睡飽之後再處理吧!

也有一次是到菲律賓拍攝朋友的天主教婚禮,長達四個小時冗長的天主教婚禮儀式,儀式之後回筆者下榻的飯店(碧瑤)進行大約三個小時的婚宴,整場拍下來差點也讓筆者累到爆。在教堂時還好擔任攝影的筆者還可以抽空溜到教堂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不過話說回來,異國的婚禮攝影,也是一段十分難得的經驗(尤其是筆者是全程是被招待前往,所換的菲幣花沒多少)。

好像扯遠了,將話題拉回來。上面所列流程是筆者最近一次婚禮攝影所經歷的流程,當筆者拿到流程表時,馬上就與新人討論,包括時間點的確認、訂婚宴場地情況、結婚宴場地情況、禮車數量、攝影所搭乘的車輛為何、訂婚與結婚的儀式流程細節等。透過Mail、MSN以及電話不斷的討論之下,將所有要注意的細節全部牢記在心中,在拍攝當下才不會因為搞不清楚狀況導致所拍攝的照片重點都沒拍到,這可會愧對新人,更會愧對新人包的紅包啦!
所以當各位收到婚禮攝影邀請時,務必跟新人取得整個婚禮的流程,不管是全天的攝影,還是只限於婚宴的攝影,先有流程規劃之後,才能從容的應對。筆者在剛接的兩、三場婚禮攝影時,也曾因為對於流程不是很瞭解,錯失了許多精彩的照片。雖然新人們並未說什麼,但筆者心中依舊是耿耿於懷。慶幸筆者未拍到的照片,正好有新人親友拍到了,才沒有造成遺憾。

至於整天的婚禮攝影以及婚宴中會有哪些流程?筆者將此留在拍攝技巧中,透過照片來詳加解釋。

與攝影師協調
雖然新人找您當攝影師,不過部分新人還會找拍攝動態影像的攝影師一併進行婚禮紀錄。這些動態影像的攝影師大都是老手了,所用的器材不外乎DV CAM或是肩扛式的Bata CAM。為了避免卡位造成影像紀錄有所打折,在收到婚禮攝影邀約時,請記得與新人聯絡,詢問是否有找動態攝影的人來進行影像紀錄。若是有,可以取得聯絡方式,先以電話聯繫來討論婚禮當天該如何配合。或者是婚禮當天直接找動態攝影師協調也是可以的。切記!千萬不要自己拍自己的,互相尊重就可以讓雙方取得絕佳的角度,甚至還有可能對方有Case時,會記得當時與他互動良好的你,而介紹Case給你喔。

筆者約有一半的拍攝經驗是與動態攝影師配合進行的,所遇到的攝影師大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因此在拍攝時配合的很不錯,很少會有互相卡到位子的情形。但也不是沒有遇過比較「強」的攝影師,這時候筆者選擇的就是另尋角度了。說實在的,並竟是在婚禮,盡量不要因為卡位起衝突,這樣也可以避免造成尷尬的情形。

因此,當你所遇到的Case是要與動態攝影師一起進行時,別害羞也別不好意思,直接事前或是現場找動態攝影師聊一聊,除了溝通拍攝時的位子與建立基本的默契外,對於婚禮攝影初心者來講,還可以在聊天中學到不少的經驗。這可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咧。

準備器材
常在攝影相關論壇上發現到總會有一個話題是:「我要幫朋友拍婚禮,該用哪顆鏡頭」或者是「我用XX機身拍婚禮夠嗎?」、「要用大光圈鏡頭還是閃光燈呢」諸如此類的問題總在不定時出現,尤其是好日子比較多的時候,出現的頻率也增加起來。

那麼到底婚禮攝影,要用哪些機身與鏡頭呢?我們先撇開品牌來講,就筆者拍攝這些場次後所獲得的經驗來看,可區分幾個項目:
1.機身:機身部分,筆者其實並不挑,就是沒有非什麼等級以上的機身才能進行婚禮攝影。筆者所著重的在於「對焦是否快」、「是否支援連續對焦」、「快門遲滯時間短」、「拍攝模式支援度」這幾點為主,放眼望去,其實真的只有DSLR相機足以堪此大任。不過,筆者也看過有人用消費準專業相機拍的很棒的,但畢竟是少數。準專業消費相機雖然有著優異的操作性,不過快門遲滯時間比較長、對焦速度比較慢,加上非機械變焦的機種,在變焦速度上往往是急死人,所以筆者在機身的傾向上,還是以DSLR為主。

2.鏡頭:鏡頭是許多人討論最熱烈的,有人可以以定焦鏡來打全場,筆者這種依賴變焦鏡習慣的人,還是會選擇變焦鏡頭為主要拍攝用的鏡頭。至於焦段上,主打的鏡頭(婚禮進行、迎賓送客等),為標準到中望遠的變焦鏡,之前是用EF 24-70mm F2.8L USM,但後來因為購入了EF 24-105mm F4L IS USM,這一顆兼具防手震與中望遠與部分微距,焦段也比較長、重量比較輕的優點,改為目前的主力鏡頭。
至於需求廣角端時(敬酒、送客),EF 17-40mm F4L則是筆者習慣用的鏡頭,至於為什麼,在後文予以分曉。
當然在背包中還是會放一顆望遠變焦鏡頭(小小白),有時候需要以特寫來呈現意境時,就會請出小小白上陣。
因此可以說,筆者是以小三元的方式搭配1D來拍婚禮攝影的。當然筆者的配備不見得是所有人都適合,畢竟每個人對於婚禮攝影的取景角度不同,所需要的鏡頭也不相同。不過筆者用這三顆鏡頭下來,其實感覺十分夠用,也無須帶其他鏡頭以加重相機袋的重量。

3.閃光燈:閃光燈部分,筆者認為是絕對必要的。或許有人認為,可透過高ISO加上大光圈鏡頭來吃自然光,這樣當然是可以的,只是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採購高ISO畫質不錯的DSLR,更不用說大光圈的鏡頭大都是定焦鏡,在取景上總是有著這樣一點不方便。且,散景過頭,在拍攝婚禮上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所以閃燈是有必要的,在閃燈部分,筆者不太在意GN要多高,幾場下來的經驗,GN-40的420EX筆者都覺得夠用了,更不用說GN比較高的系列閃燈。唯一在意的是這支閃燈是否能夠仰角以及轉頭,因為許多時候閃燈以跳燈的方式來打光,會比直打效果還要來的好上許多,所以筆者建議閃燈部份盡量要選擇合用的。固定無法擺頭的閃燈也不是不能用,只是打光上會比較硬就是了。

4.電池:不論是相機還是閃燈電池,一定要多準備一套(甚至以上),筆者的習慣是先看當天拍攝的時間預計是整天還是只有請客?整天的話,含相機內已經裝上的電池為共三組,並且在前一天晚上全部充飽。至於單請客的則是兩顆電池,一樣是充飽備用。閃燈的電池則是準備12顆以上,包括閃燈內四顆,以及閃燈電池包內八顆,然後再外加八顆備用電池。用電池包的關係是為了讓閃燈回電速度縮短,能夠針對動態場景進行連續的拍攝。

5.其他配件:記憶卡就不用講了,有多少容量就帶多少,一整天下來五百張以上的張數是跑不了,就算單一請客破三百張也是常有的事情。解析度越高的相機,準備的記憶卡就盡量多。其他部分,閃燈架、熱靴延長線、閃燈柔光罩或是反射片、擦拭布、CCD清潔用品等,端看需求來攜帶。配件上一個原則是,寧願多帶也不要因為要用卻沒有帶到,畢竟婚禮是無法重來的,隨時保持絕佳拍攝狀態,是對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對朋友期待的尊重,不是嗎?

相機設定經驗分享
不論是婚禮進行,或是婚宴進行時,在相機設定上是沒有一定的準則,其實目標就是一個,拍出清楚、完整的照片就好了,尤其是沒有經驗的人,先不必考慮到如高手那樣拍出很有感覺的照片,嗯..........其實是很多接觸過很多新人,他們的經驗就是拍了結婚當日的照片,日後頂多拿出來看幾次,就束之高閣了,就如同所拍的婚紗照一樣。

話雖是這樣說,既然接受了這個任務,或許可以說挑戰,就盡力的完成他,最重要的是不要對不起新人所包的紅包啊,在此插個題外話,雖然婚禮攝影的高手都是收費的,不過筆者大都是收紅包,亦即新人能力許可,包多少算多少,筆者不會因為紅包薄而隨便拍,要知道這可是練習閃燈攝影、動態攝影、情境攝影的最佳場合。不過呢,「紅包」筆者是堅持要的,因為就筆者的傳統觀念,拍婚禮也是幫新人的工作人員,收紅包衝喜是必要的。

回過頭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在婚禮攝影上,相機機身與閃燈該如何設定。老習慣,用條例的方式來說明會比較清楚。
1.檔案格式:為了拯救照片,筆者習慣用RAW來拍,這也是筆者相機內單張記憶卡會4GB起跳的原因,記憶卡速度高與低,並不影響拍攝流暢度,畢竟婚禮攝影是很少會用到連拍的。而RAW的好處是,就算白平衡設錯,也可以透過後製轉檔時予以修正回來。

2.對焦模式:要記住,婚禮攝影有八成以上的時間是動態的,亦即不管是新娘奉茶、戴戒指、跪拜別雙親、迎娶、上下禮車、新人祭拜男方祖先(倘若以傳統習俗來講),甚至是送入洞房等,都是動態的。拍攝前,除了可以先跟新人與雙方家長溝通,請他們動作不要太快之外,開啟對焦模式為連續對焦,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除非如筆者另外一個習慣,快速的半按快門,以隨時更新對焦的準焦範圍,若手上的DSLR在對焦速度上感覺還挺快的,可以跟筆者一樣的方式進行也無妨。

3.對焦點選擇:開放對焦或者是選擇單一點對焦都可以,只不過開放對焦有時候對焦點並不是在新人臉上,對到比較前或比較後面都有可能,失焦的機率就大多了。筆者的習慣是看構圖方式,馬上調整對焦點。調整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對焦框永遠是在新人的雙眼。倘若對焦框怎麼選都沒辦法對到新人雙眼(或是離太遠)記得選到最靠近新人的對焦點,然後先對眼睛對焦,再重新構圖拍攝。這時間很短,甚至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要完成,必須多練習。

4.ISO選擇:ISO設定上比較沒標準,筆者會先看拍攝時的環境光強度,適當的提升或是降低快門,若是在戶外陽光普照時,ISO設定在100;室內時則有過ISO400的設定,主要是為了縮小光圈,讓景深加深(尤其是拍大合照時,景深若太淺,後方人物就不會清晰),但又不至於讓快門降低太多(通常是1/60s或者是焦段的倒數,有防手震機能者可以適當的予以降低無妨)。

5.拍攝模式選擇:戶外光線充足時,筆者習慣用A光圈優先模式,只要快門速度不要掉的很離譜就可以,光圈數值大都是F5.6~F11,看情況調整,當然也有用過F4或是F2.8的光圈來拍。室內用光圈模式也是有的,那就是拍攝喜宴會場時,用光圈優先輔以ISO提升,來提高快門速度,以便拍攝整個婚宴會場,千萬不要在拍攝大範圍的婚宴會場時,使用閃光燈,效果會讓你捶胸頓足。
相機裝上外閃,則將拍攝模式定在M模式,先以F5.6光圈配合1/60s快門,然後ISO設定在100或200,試拍之後調整光圈、快門與ISO,以求得明亮的照片呈現。接著在正式拍攝時,看狀況調整光圈與快門,甚至動到ISO都無妨。要記得,調整的手腳要快,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至最好的設定。別因為以為用RAW來拍,拍壞了還可以救,並不是所有拍壞的照片都可以透過RAW的比較大的寬容度特性就可以救回來的。

6.曝光補償:這個不必多說啦,A模式下看拍攝的主體光線反射度,來增減曝光補償。

7.測光:中央重點測光一直是筆者習慣用的測光法,筆者推薦使用。其他測光方式也不是不能用,以個人習慣以及是否可以順利駕馭為主。

8.閃燈設定:初次使用閃燈,很多人都是以TTL模式來拍,這也無妨,因為控燈畢竟是一門學問,就連筆者用外閃這麼久,本身也有棚閃的人,對於控燈還是二二六六的,不是拿捏得很精準。只是拍攝婚禮,很難不用閃燈來補光,越高階的閃燈,可調整的功能也相對較多。筆者的習慣是在戶外開啟TTL模式,並且視情況降閃燈補償補光,閃燈則是直打,室內跳燈時則會改為M模式,也就是手動調整閃燈出力,這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視情況調整閃燈出力,以達到最佳的補光效果。

拍攝技巧
講到拍攝技巧,還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寫,或者是說無法理出一個規則可循。主要是因為每一場的婚禮拍攝,新人不一樣,親戚不一樣,朋友也不一樣,當場地也不一樣,因此唯一可依循的就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並且瞭解新人所要舉行的儀式來臨機應變。或許筆者比較幸運吧?到過國外拍過西式的婚禮,因此也領略到與台灣傳統婚禮有所不一樣的新鮮感。以下,就用圖說的方式來稍微說明一下婚禮拍攝中,可以應用的技巧。

先由在國外所拍攝的西式婚禮說起吧。說到那一次的婚禮,可說是小型的聯合國。新郎是菲律賓人,因此當然就在菲律賓舉辦。至於新娘則是日本人,兩人在新加坡認識。新郎後來到台灣工作,新娘則是在新加坡的德商公司上班。所以到最後就是有台灣人、菲律賓人、日本人、新加坡人、德國人還有日本人。所以會場各種語言都有(包含菲律賓當地語言)。

婚禮的舉辦地點在菲律賓的避暑聖地「碧瑤」內的一座天主堂,因為新郎全家都是信奉天主教,所以以天主教的方式來舉辦婚禮,相對的時間就拉的很長,不過整場婚禮是隆重且神聖的,這點在台灣大都是以傳統禮俗來舉辦的婚禮,倒是有著很顯著的不同。

以前老認為,國外的基督教或是天主教婚禮,都比台灣傳統習俗還要來的簡單,不過實際經歷過一次才發現,自己想得太輕鬆了。由婚禮開始到婚宴結束,六個小時馬拉松式的儀式進行,要喘口氣還真的要找時間。

↓這就是筆者參加婚禮的天主教堂,當天天氣十分好,因此除了拍攝婚禮外,也不忘記記錄下當天的美麗天空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聖母瑪麗亞與聖子

↓在拍攝婚禮前,先拍攝大約的婚禮環境。尤其是天主堂大都有彩繪玻璃,透光之後色彩斑斕,有機會拍攝此種婚禮的人,別忘記也記錄下來吧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若是改單色攝影的話......
筆者有一次拍攝時,雖然當時記錄的色彩為彩色模式,回到家裡透過PS轉檔之後,突發奇想,將全部的照片以批次轉換的方式,全部抽離色彩,只留下黑白層次的單色照片,效果與同樣的彩色照片比起來,畫面的衝擊感與協調性反而更有一番風味。以下就是筆者選出幾張照片轉成單色之後的呈現。
↓看各家的習俗,部分習俗時迎娶時,新郎與媒婆到新娘家之後,新娘家要由新娘的姊妹捧湯圓與茶請新郎吃喝。這時候可以拍攝新郎那種等待又期盼的表情。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拍攝這張照片時,其實可取景的空間比較小,為了讓人物不變形,筆者拍攝時大都盡量以焦段的中間段為主。新郎牽著新娘的手,新郎的欣喜、新娘的羞澀以及老祖母略微落寞的表情,交織出一幅歡喜憂傷的景象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由於新郎是教友,但所請的觀禮來賓不多,因此在新郎的家裡舉行婚禮。為了掌握整體的氣氛,也為了不讓前方人員擋住鏡頭,筆者是站在一張椅子上進行取景拍攝。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辛苦的唱詩班當然也要入鏡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揭頭紗囉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在婚宴上,新娘與母親擁抱,看到這一幕,當然要趕緊按下快門。所以拍攝婚宴時,雖然也是有的吃喝,不過請發揮尖兵的精神,隨時將注意力放在新人身上,進行機動的拍攝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平角度是許多人比較常用的攝影角度,當然筆者也不例外,有時候俯角、仰角,甚至是將相機拿斜著拍照,也是會有另外一番風情呈現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有時候,新娘的捧花不是用丟的,而是指明送給自家好姊妹,通常也是即將結婚的準新人,這時候更不能漏掉鏡頭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盲拍
雖然DSLR已經逐漸加入了LiveView功能的機種越來越多。因此在拍攝角度上不在受限於觀景窗,可以以更多的角度來拍攝婚禮。但並非所有人手上的DSLR相機都有LiveView,在遇到需要抬高相機拍攝時,該怎麼拍?一般而言,筆者遇到要將相機舉高來拍,也就是所謂的盲拍,在婚攝上會遇到的情境有「敬酒」、「新娘下禮車」。尤其是敬酒遇到的機會最多。

主要是因為當新人開始到各桌敬酒時,基於對新人以及雙方家長的敬意,大家都會拿起酒杯站起來回禮。這時候最苦惱的莫過於婚攝的攝影師了。身高高的也就罷了,身高如筆者我只有170+4.99公分的身材,往往只能將相機舉高,然後調整到適當角度後開始拍攝。這種不透過觀景窗或是LiveView方式的拍照法,就稱為盲拍。

盲拍是需要很多經驗來累積才能拍的準又拍的穩。筆者在盲拍時,DSLR相機上的對焦點全部開放,不限於單一點對焦。對焦模式採連續對焦。至於閃燈看情況是否採取跳燈,且將閃燈速度開成HS的高速閃燈模式,已應付未知的拍攝狀況。拍攝時,將相機高舉過頭,然後鏡頭轉至最廣角端,向下先試拍一張後,接著修正角度,然後就可以持續拍攝了。

一天拍攝下來,筆者最不喜歡的其實是敬酒時的拍攝,盲拍也就算了,有時候因為日子好,常出現許多對新人擠在同一間飯店甚至同一層樓宴客。這時候桌與桌之間往往可以容身的空間就很小。所以在敬酒時,常會看到攝影師為了取得好角度,滿場跑的情況。若是下回各位看到這種情形,請稍微挪動一下身體,讓個小路讓攝影師走,他會很感激你的。此外,新人來敬酒時,也不要站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凸顯新人與雙方家長還有來賓的互動樣子,更可以讓攝影師拍到更好的照片喔。

↓這是筆者看到要敬酒了,搶先一步請飯店帶敬酒的人員在每桌敬酒前,請大家不要站起來,於是再用直拍或盲拍的方式,拍下了新人與賓客戶動的樣子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別畏懼拍攝
很多人受朋友請託拍攝婚禮,往往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因此所拍出來的照片只能當「紀錄」用,當然我們知道婚禮攝影就是一種記錄,只是這種記錄的性質之外,如何將整個畫面更豐富也更具有紀念性,實在是挑戰著每個婚攝手的創意。

只要在飯店或是大型餐廳拍攝時,很多時候都會遇到同時有兩三家婚宴一起舉辦。中間抽空休息時,常會跟其他場次的婚攝聊天。大家談起剛接觸這一行的心情時,大都有「不知道怎麼拍」與「畏懼拍攝」這兩大障礙。畏懼拍攝?這是什麼呢?以筆者的經驗來講,畏懼拍攝就是相機除了拍新人之外,對於其他人,往往會不知道該怎麼拍、該拍什麼。因此整場婚禮下來,新人的照片佔了多數(當然這是應該),只是同來道賀的親朋好友,卻是少之又少。這樣的紀錄就不見得是完整了。

其實我們不妨放寬心想,現在婚攝這麼常看到,只要參加過一兩次喜宴的人,一定都會注意到有這號人物,既然新人請了婚攝來拍照,很多人都會「就讓他拍吧」這樣的想法,自然也就不會排斥婚攝拍照。假設來賓都這樣大方了,我們就該更大方,正大光明對好焦,按下快門,別再想是否對方會不高興或者是不願面對鏡頭這樣的想法,拍!就對了。

另外,當你受委託擔任婚禮攝影,這時候可以說你就是導演。這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候,或是必要的時候,記得出個聲音提醒新人看鏡頭,或者是注意等一下如何互相配合。千萬別默默的就拍起來,新人往往是第一次,有時候婚禮攝影經驗多的人,甚至可以引導新人下一步的動作。

拍!就對了
其實這篇文章雖然是心得分享,不過筆者發現寫的好像是2266的,沒有很完整的把該有的細節一一寫出。筆者評估過,若真的要將婚禮攝影鉅細靡遺的都考慮到,恐怕文章會落落長到大家沒興致看了。所以在以下討論中,若有疑問提出,筆者會以最大的努力透過回應的方式,將這兩三年來的心得與各位分享。

最後,再附上幾張照片,請各位看看筆者拍攝的角度與抓取的瞬間,也謝謝各位的耐心看文啦,當然!更感謝照片中這些新人,在此祝福各位白頭偕老喔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小惡魔的攝影教室]紀錄幸福的瞬間(隨談分享)
2008-08-29 10:15 發佈
好用心的一篇教學文,謝謝您無私的分享!
很用心的文章
謝謝分享 ~~~~~~~~
寫的太好了,不奉上滿分怎麼可以!

看了這篇文,好想去拍婚攝呀!

去年參加了五場朋友的婚禮

今天敗了DSLR,一場都沒有

Hello~請多多指教!
詳細的好文章,

Regchen跟您致意~~~~~~~~~~~
eric wrote:
寫的太好了,不奉上滿...(恕刪)


其實,若不是新人邀請的攝影,也是可以拍的。
只要不擋住新人請的攝影,怎麼拍都OK。自己也可以練技術、練控燈以及練攝影的立即反應。
小弟常把婚攝當成戰爭,要如何獲得勝利,事前的準備十分的重要。
另外,在戰爭中狀況往往瞬息萬變,婚攝也是一樣。唯有不斷的拍累積經驗,才能有好照片喔
與您共勉
...畢竟婚禮攝影是很少會用到連拍的。
taiwan_digital wrote:
畢竟婚禮攝影是很少會用到連拍的。...(恕刪)


----------------------------------------------------

個人經驗.倒不一定.有些連續動作.沒有連拍.是捉不到表情的

搶拍總比叫新人動作暫停好...

我有遇過.我拍動態時.旁邊新娘的叔叔在拍照一直說暫停一下..暫停一下

結果我的畫面也都定格了...連表情也硬掉了

(動作慢一點倒還可以接受)0-0.看個人啦.........
攝影不是我的全部.而是我的靈魂
阿樂no1 wrote:
...畢竟婚禮攝影是...(恕刪)


嗯,大大說的其實也沒錯。
不過小弟的作法是盡量不開連拍。不過手指是一直壓按壓按快門鈕,隨時對焦好的狀態
遇到OK的畫面,馬上就給他拍下去。
這也是為何小弟的閃燈要用電池包的原因,回電快,可以捕捉更多的鏡頭
因為連拍過多,相機要處理照片,並儲存到記憶卡,這中間的空檔時間萬一有畫面可拍,就糗啦
感謝分享唷!
受益良多~~
進入DSLR後拍過兩到三場的婚禮!
有時候流程及現場人員的協調真的很重要!
有時候總會出現幾個人明知到你在拍攝還檔你在前面!
遇到這情況真的很困擾!
kuo0906 wrote:
感謝分享唷!受益良多...(恕刪)


我也常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小弟都會好言好臉色的請對方稍微讓讓
並且在婚禮前會先跟新人講,看鏡頭拍照時先看我這邊,等我手勢比OK後,再看別人的鏡頭
這樣一來就會比較好拍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