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感想]數位攝影和後製的弔詭

會有這篇感想,主要是看到大師的影像處理偏好這篇文

首先我的想法是,這張照片照的好爛,是某大師照的嗎?
(後來看到這位筆者其他文,發現應該是筆者自己的照片)

再來就想到,這是不是連作中的一部分?
(所以單獨來看就遜了一點)

然後又想到,此篇文章講的是裁切的必要與否,所以是故意放一張猛一看是構圖失敗的照片嗎?

還是這張照片有想表達的主題,只是凡人如我看不出來?

以上胡思亂想都沒有答案,最後只能把它當成圖不對題的一張照片了



文中提到[照片裁切]是否必要,這也是我想過的一個議題,

後來得到結論是~要是看照這張照片和發表這張照片時的心態和用途而定

第一種狀況-自己照好玩的
那就沒得談,管你是大師還是小弟,想裁就裁,管別人想什麼~爽就好

第二種狀況-想研究"攝影技術"
這當然是不要裁切為上策,掌握按下快門那一剎那的狀況,絕對是"攝影技術"重要的一環.
照相時不考慮構圖而仰賴裁切,那豈不是倒果為因?
橫幅照片裁成直幅照片和一開始就照直幅,哪種"攝影技術"比較好呢?答案應該不言而喻吧.
用繪畫來比喻,畫布有大有小,但是有看過畫在小畫布上之後,再貼在大畫布上嗎?
裁切蒙娜麗莎的微笑,這應該是破壞,而稱不上是藝術創作吧?

第三種狀況-避無可避的必要之惡
以展場攝影來說,當showgirl旁都是人頭,又想照半身或是全身時,而且又不是要帶現場氣氣氛時,
裁切就相當必要了,而且這是在照的當下就知道非裁切不可,也算是"攝影技術"的一種計算

第四種狀況-配合文案或是版面設計集合成
這種狀況就是非戰之罪了,等於是後製再來考慮構圖
其實這比較屬於設計的分野,裁切或是去背等等的處理都很合理

不知道各位還有想到別的狀況嗎?

-----------------------------------------------更新-----------------------------------------------
感謝各位網兄的指教
其實我的標題下的不對,應該是"攝影和裁切的弔詭"
因為在我的觀念中,這和數位於否無關,也和影像後製扯不上邊

"裁切"應該是屬於設計的分野,是一種素材的再利用
就像aero1tw網兄所說的,重複排列瑪麗蓮夢露是一種"普普風"藝術,但是他是屬於攝影技術或是攝影藝術的分野嗎?
小弟認為不是,而是一種裝置藝術(如有誤請不吝賜教)

又 如果"蒙娜麗莎的微笑"裁切或是重組後,得到的效果是達文西要的嗎?這算是"繪畫"藝術嗎?
一樣的,小弟認為這算是設計上的藝術

所以結論上來說
如果一張照片經過裁切,我會認為這張照片和其它加文案及排版過後的照片一樣,
已經是屬於"版面設計"的領域,而"攝影"的部份可能已經變為"版面設計"的元素

換句話說:這類成功作品的作者,我會認為他是"版面設計"的高手大於"攝影"的達人

所以裁切對我來說,是不屬於"攝影"或是"後製"的分野,
反而是其他改色調,模糊,銳利...等~是可以列入"攝影"或是"後製"的技術

同步發表在彩虹頻道道觀
2008-08-22 1:05 發佈
我想...攝影也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手法...
的確如大大所言,必須依照作者的心態和用途而定...
然而,當我們在討論攝影是否該侷限些規則之下的時候,卻可能只是拿其他的規則來套用...說不定是另一種侷限...

我的意思是:當我們思考某張照片構圖是否達到協調,是否允許格放或裁切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引入了很多所謂的構圖規則、後製技巧還有很多我們認為的攝影精神...
就構圖來說,我們會引用所謂的"正確"構圖,來評判一張照片的好壞,就後製技巧,我們會評量他後製的程度多寡以及自不自然,對攝影精神來說,就會探討所謂能不能格放,允不允許裁切...。上述這些不都是另一種人為定義的限制嗎?

裁切蒙娜麗莎的微笑算不算一種藝術創作?視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而定,否則為什麼重複排列瑪麗蓮夢露的單色圖片,也被稱為"普普風"藝術?更甚而有之的,達達主義的代表人物杜象先生,直接拿了一個現成的小便斗簽上名就成了藝術品!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讓藝術品不朽的,不是那些畫布顏料,不是那些構圖取景,不是那些顏色光線也不是那些材料質感,而是作者利用所有的元素重組排列,加入創新,融入自己對事物的感觸所呈現出來的效果!這些效果深深撼動觀賞者,才讓他們的作品永遠不朽!

也許跳出所有的規則才是藝術創作唯一的規則吧!
個人小小的意見
有點老掉牙的論題

但是看一下近一兩年在紐約幾間知名的藝術學校

那些新銳作品有哪個不是進去PhotoShop改到爆的

主要是看作品想要傳達的是什麼

是紀實攝影就不要想去沽名釣譽

是藝術作品想要創作就好好學PhotoShop

就這樣而已


每個攝影者都想要把心中所追求的那份美給表現出來...


只是表現之方法有所不同而已,有人追求用相機拍攝瞬間之美,


有人用後製的方式表現那份美,卻同樣都在追求心中那份美感,


只是它們的作法有所不同而已,並沒有所謂是誰優誰劣之問題,


況且現今都已邁入數位時代了,不需再區分誰是傳統誰是後製,


既然有幸得到好的工具來創作,那就好好的利用工具來創作吧 ?


好的相機並不會讓初學者變成一位攝影家, 但好的相機卻可以將其心所願者化為實現! ~~~ 因為我是永遠的菜鳥 !

布列松的名作是有靠裁切與後製
別把他當神.他也是個人

最近這種文章好火熱@@~
最近這種文章好火熱@@~
最近這種文章好火熱@@~
數位像機出現之前就有後製問題
電腦發明之前就有合成照片的問題
這些都是早在銀鹽時代就有的老問題
只是在銀鹽時代搞這些東西既麻煩又花時間所以大多數的人沒有特殊目的是不會這樣玩,只是現在靠電腦軟體的幫助將這些手續變的容易罷了
麻煩手續才算真?簡單達成就算偷吃步???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吧
TaiwanPhoto wrote:
布列松的名作是有靠裁...(恕刪)


請問此說法有相關資訊可以看看嗎?
我有找到布列松名作剪裁的照片,

貼上來給沒看過的參考吧,

不過文中也說到只有發現兩張作品是剪裁過的,

當然,這大概不是數量問題,是理念問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