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看到網友在詢問,或是分享某某APS鏡頭在哪個焦段之後沒有成像圈是FF可以用的,不禁讓我好奇,何不出個APS與FF兩用鏡頭,比如說出一支16-70mm f4,全焦段APS適用,24-70mm則是"官方認可"FF適用(而不是好像密技一般),而16-24mm這段有成像圈所以只能給APS用,讓消費者一魚兩吃,一鏡兩用,畢竟APS-FF雙修的玩家應該也不少。
另外的考量是,其實沒有成像圈不等於沒有嚴重的暗角,更不保證有足夠的畫質,所以如果鏡頭廠一開始就設計成APS與FF兩用,或許能在FF上有更好的表現也說不定。
如沒限制, 一直都有人用 APS-C 定焦/變焦鏡 FF 拍. 多了暗角 / 黑角當特效
carl3104 wrote:...鏡頭廠一開始就設計成APS與FF兩用...


本來就一直都是"兩用"的啊,即使以前單反時代,也只有老佳硬是不讓"APS-C"鏡上FF,但現在無反也都不再限制了;
carl3104 wrote:...讓消費者一魚兩吃,一鏡兩用...


FF鏡本來就是了啊!較小片幅系統就是靠成像圈小,才可以吃體積重量與焦段的豆腐,若把成像圈搞大就自相矛盾,"設計"不出來了,也不大有存在的必要;況且最最最關鍵的重點是...廠商為什麼要這麼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少賺一大筆高毛利的鏡頭肥油,這不傻的嗎!?

若成像圈完整涵蓋FF Sensor...啊不就是全幅鏡,不然是什麼?

較小片幅系統若不藉由較小的成像圈,偷點等效視角的便宜,幹嘛要做?



成像圈大小幾乎就是鏡頭設計的先決條件(變焦鏡尤為明顯...),差不多的體積重量,中片幅.全片幅.APS-C.M43等等等不同系統的鏡頭,焦段光圈能一樣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