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拍攝人物從室外移動到室內時相機設定

旨述情境如新人迎娶從禮車下車後入新家
或被攝者(高階主管、表演者、新人等重要人物)走一小段路從室外進室內活動場所(如教堂、會議室、飯店大廳)
在室外可能是正午烈陽,進到了室內亮度又驟減較暗,總之環境差異大,以粗淺認知似乎需兩種拍攝參數(如iso、白平衡、光圈快門)
若僅以一人一機一鏡(Sony a99+28-70/2.8)在兩種地點拍攝,在時間短暫的室內外移動過程,是否建議先擬兩套參數於機身客訂鍵,以便快速更換?或有更簡便的方式嗎?
因上述情況屬記錄攝影,新手操作拍攝模式應以快門優先嗎?
謝謝抽空賜教
2022-12-26 6:23 發佈
m模式,先到戶外測光記憶在m1再到室內測光記憶m2 透過轉盤變換室內室外參數
閃燈不要用原廠以免抬頭跳燈時閃燈鎖快門1/160,室內跑到戶外爆白



我個人拍婚攝、活動、拍妹阿都是M模式

如果不習慣M模式自己條,最保險就是P模式,在透過增減EV

測光點模式改用中間權重,只要中間有對到主體(人)比較不會因為背景太亮人太黑
當然被拍的人穿黑、白也會影響測光系統,所以我拍朋友結婚 新人一定是一黑一白居多,相機測光系統容易錯亂一下過亮一下過暗乾脆M模式透過預先空檔時間,先跑室內室外測好光線數據記憶在M1、M2轉盤檔位上


不用A模式,是因為SONY A模式沒有底限快門速度限制可以設定,如果遇到低光就可能降到安全快門以下,會很慘,=沒拍,都糊的
cloony
cloony 樓主

謝謝您用心找圖說明回覆賜教

2022-12-26 8:26
先不提全自動模式
原文也沒有提到閃燈補光所以先忽略
以自然光拍攝而言
只有m模式才發生你想像中的問題
其他的不管光圈優先快門優先
因為曝光原理都是18度灰作為標準
所以室內室外都會得到一樣的明亮程度
不會有戶外亮戶內暗的現象
除非是你設定超過器材物理機械限制
例如:光圈開太大造成室外過曝
快門設太快造成室內曝光不足
不然理論上半自動模式相機都會幫你自動調整到一樣的曝光結果
不需要分開設定

白平衡就可能會比較需要不同的設定
若僅以一人一機一鏡(Sony a99+28-70/2.8)在兩種地點拍攝


加一机一镜
拍婚礼一机一镜碰到意外没有备机直接完蛋
cloony
cloony 樓主

謝謝提醒,我們目前備機可能就是手機了^_^

2022-12-26 13:54
auto就好。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cloony
cloony 樓主

謝謝,我再試試看。白平衡auto,操作模式auto

2022-12-26 18:11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設兩組參數預存,現場再依實際微調。
沒有閃燈,全交給相機auto是可以,就得信賴看你的相機是不是夠聰明了。
cloony
cloony 樓主

謝謝,我再試試看

2022-12-26 18:10
婚禮 / 活動記錄閃光燈是必備. 就是戶外也有遇上光路被阻, 光線突然改變的時機.

但電光火石間, 是來不及同時改變相機與閃光燈設定輸出. 只可選擇其一.

我的習慣是閃光燈交 TTL 但 EV -1, 就是閃光燈 TTL 輸出錯誤也只是 under 可在後制救回. 另外新郎新娘進場步行與閃燈距離不斷改變, M mode 閃燈是來不及不斷更改.

而注意力是集中在相機測光錶變化, 然後 M mode 改 ISO 或 光圈適應現場光度

快門必然是固定在 1/250 (正常閃光燈同步上限), 高於 1/250 會使閃光燈變為 High speed mode 影響火力 與 TTL 成效 及 連閃回電能力, 慢於 1/250 會影響主體動作凝定成功率, 如新郎新娘進場步行動作產生的 motion blur.
我的習慣是M模式常拍活動也是搶時間,
所以室內跑室外時都是直覺先光圈直接縮小幾格,
快門不一定增減....,
若ISO高於100我會邊走邊調回100.....
室內我使用m模式,加上閃燈ttl。

快門設定1/125 或1/160,用 1/200或1/250怕需要更多閃燈的電力。

光圈使用F4,主要是避免拍主角虛掉。往上f2.8 拉到最遠可以凸顯虛化, 往下f5.6跟最廣可以拍團體照。

ISO看環境設定通常固定在800或1600。


室外使用a模式
快門與iso使用auto,不過快門最少1/125。
閃燈看狀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