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主体M8距离地球在4,000〜6,000光年,1654年被发现的礁湖星云 Lagoon ,也称为梅西耶8,位于人马座,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以肉眼隐约可以看见。
左上角的 M20,三叶星云Trifid 在1764年被发现,它距离地球5000光年,三叶星云是三种类型星云的罕见组合,揭示了新形成恒星的爆发,并指出未来还有更多的恒星会诞生。
在 M20 左下方还有 M21星团,用最小的双筒望远镜,很容易在夜空中发现它。

天文相机:QHY268C
赤道仪:信达 HEQ5 PRO
望远镜:锐星 ASKAR FRA300 PRO
导星相机:ASI 120mc
导星镜: 50mm Guide
电动调焦:ZWO EAF
控制盒:Stellar mate OS + 红盒子
窄带滤镜:Optolong L- Extreme 2英寸
累计天体曝光时间:25x600秒
环境温度15度
拍摄温度 -10度
Gain 26 Offset 30
Pixlnsight 1.8.8-12处理 , Photoshop 最终调整
拍摄心得:随着夏令时的结束,原来一些凌晨才能拍摄的天体目标可以提前设定拍摄了,顺便测试了 Kstars 的高级序列,发现2个很有用的功能。
第一:设定高度角作为开始拍摄的标准,开始序列后,系统会等待天体到达你说设定的高度,才开始旋转,对焦和导星拍摄。
我在十点的时候把所有设置都确定好,那时候的高度角只有5度左右,然后设置高度角为15度,然后星图计算在11点46分的时候会到达目标,我到时间去查看,果然准时开工,我设置拍摄30张,设置晨光自动结束,所以拍到26张就自动中止了,如果我有圆顶天文台,其实不关闭系统,到第二天的相同时候,它可以自动继续这个序列开始拍摄,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
第二:kstars 的分析模块不仅仅可以分析当前状态,还可以调之前所有的拍摄日志,很直观的展现出来,并且双击图形,就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什么红盒子 什么 Nina 这一刻都是浮云了,Kstars yyds。
BTW,今天使用一个新的拍摄参数 Gain26 Offset30 ,我感觉比红盒子的2600 的 gain 100是干净很多,盒子真的是入门专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