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前言



這篇從頭到尾探討的就是生活實拍時..手機的表現已經可以到什麼程度。

對單眼有專業需求者..看到這句話直接離開不用看這篇.
這篇對專業需求沒有任何幫助,在此節省你的時間.也節省我的時間

愛追焦.愛高感凍結、愛打一堆閃燈補光.愛用長焦打鳥.愛用微距鏡拍昆蟲.
要拍商業攝影目錄.無聊還要拍拍馬豆等等專業用戶者...
這篇..不是寫給你們看的..可以省下看文章的時間.

手機原本就是很簡單的生活用途而已,
這篇主要是看生活用途,手機可以追到什麼程度。


我比較文寫很多,都是有特定的控因下做的測試。
這個比較雖然不是我比的,但控因也很明確。
希望討論時別用歸類跟指責的方式嘲弄手機用戶。
這不是我寫此篇的目的。

規格說明: iPhone13 pro max 主鏡頭感光元件大小為 1/1.65" 而已

因為手機的主鏡頭光圈為固定F1.5
如果單眼的光圈設定為同數值.對單眼而言無法有最佳成像.
所以比較中單眼並未設定同樣光圈比較

以手機主鏡頭而言
二台都是差不多1200萬像素
一個全片福.一個 1/1.65" 感光元件

下面是iPhone三顆鏡頭對照表
都是1200萬像素
主鏡頭:26mm F1.5 1/1.68” IBIS感光元件位移式防手震 IMX703
望遠鏡頭:77mm F2.8 1/3.4” OIS光學防手震 IMX713
超廣角鏡頭:13mm F1.8 1/3.6” Macro IMX772

望遠鏡頭跟超廣角鏡頭素質很差..其中望遠鏡頭是最差的(光圈小)
所以光線微弱的時候...77mm甚至是主鏡頭做數位變焦3倍來的...畫質更慘
iPhone拍照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如果注重畫質的.以主鏡的26mm拍攝為主
但一近拍會自動轉換成畫質比較差的超廣角鏡頭.這點也需要注意
(未來軟體會提供小花模式供判斷.但目前還沒上新軟體)

舉例YT他也犯了這個錯誤..他在夜拍人像時用了手機望遠鏡頭.
但其實這時候只是主鏡頭做數位變焦三倍放大..所以導致該張畫質奇爛無比..
各位有用手機拍攝時也需注意這個重點

======================================
以片幅差距.
是非常巨大的差異比較。

但切記.這算一個有趣的測試而已...雖然內容很認真.但如果討論認真的吵架就不好了..
要吵架前,先想一句這句話

"這是有趣的測試而已"
重點是別吵起來爭輸贏就是了

照片來源為YT提供之RAW檔..可自由下載
======================================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此圖為iPhone 12 pro max. 之前拍得當封面照一下)

可能很多人不曉得ProRAW
首先在看之前先了解一下ProRAW....(可以只看前言就好)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下) - ProRAW 篇

不想看文章的我簡單說明一下
ProRAW就是將手機的計算攝影的演算結果結合進RAW檔..
同時有二邊的優勢...高寬容度跟增加畫質..還有RAW檔調整的自由度..
其中也包含了人像的語意分割..

而ProRAW為目前手機系統上最優秀結合計算攝影的RAW檔格式.
可以參考下面測試
RAW檔格式大比拼 (iPhone 13 pro max / 三星 S21ultra / 華為 P50 pro / Vivo X70 pro+)
ProRAW相較其他手機,穩定性高,易用.而且演算數度快跟可以做即時成像

這裡採用的實拍比較是以下影片作者提供.....
這是SONY A7S III 影片的比較分享
先附上影片

雖然原分享者分享時說這是有趣的實驗
但以實驗之認真的態度,看不出來是在做有趣的實驗...
而是想證實手機目前ProRAW到了什麼程度

只是為了怕被批判,預先做出聲明而已
影片直接拿來跟全片幅索尼 A7s III做RAW比較。

P.S.此篇文章都用影片截圖比較說明..
部分比較心得有下載RAW來自己分析

另外該影片分享者有提供原始RAW下載..
可以自行下載RAW比對 (自己比對應該沒什麼問題了.有興趣可以自己載RAW檔比較)

""""可以自己下載RAW檔比較.不想看就自己下載來比""""
RAW檔下載點

另外一點.既然是RAW檔.索尼他有做無損的後製過.
照片會有標明RAW Edited都是拉亮跟拉暗的簡單修正...不然二者明暗相差過大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個影片完全是評測式的比較方法..
而我自己也先要說明,
單眼有單眼的優勢,可以換鏡頭,跟極致的手調系統都是手機比不上的.
另外自然的淺景深也是手機模擬景深比不上的...

此篇測試的模擬人像模式會跟相機拍攝去做對比.這不是RAW檔..
而是看看模擬淺景深的效果如何...
當然模擬人像淺景深的畫質自然是不好的,這邊是看看模擬程度而非看畫質..

另外非人像模式比的就是畫質..
採用ProRAW對單眼RAW的比較
影片作者都採用架腳架方式做比較...

但因為片幅的差距已經到達令人髮指的地步.這不是一個公平的比較..
不僅光學鏡頭上吃虧.連片幅也吃了大虧...
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對單眼不那麼公平的設定...

就是單眼的鏡頭光圈會縮.但不可能縮到該顆鏡頭最佳MTF光圈.
畢竟手機不可能調光圈.都是最大光圈在比較...
但手機是塑膠鏡片.跟單眼大顆的光學鏡頭來比,也已經吃虧到天邊海角去了....

另外一個是手機的夜景長曝並非曝光那麼長.而是多張曝光後演算後結果.
這點仍需注意手機上的EXIF僅供參考.因為他是不同曝光值驗算後的結果.



但平常我們幾乎都是生活隨拍.不管是國外旅遊還是國內旅遊~
為了避免影響行程.通常相機拿了拍了就走
我不會帶腳架長曝光.也不會帶厚重閃燈.
更甚者我只帶方便的變焦鏡.出國出遊我不打算換鏡頭

這個影片作者的跨等級比較~
他弄了腳架長曝光.他甚至換了很多鏡頭.其中還有蔡司定焦
而且RAW檔他還順手修了圖後再來比

生活隨拍的比較應該是隨手拿起相機就拍.鏡頭就是變焦
夜景照樣靠著單眼的高感光直接手持拍攝

所以這影片的比較會比較專業性.而非隨便的生活隨拍...
基本上可以說是欺負手機來著
加上400%的裁切比較.根本不給手機活路...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iPhone計算攝影簡介


其實我從iPhone 11 pro max開始就已經從一吋機開始比較,
後來X-T30也拿來跟iPhone HDR比較。
後來DeepFusion總算提供,
但因為NPU計算能力不足,
夜景/DeepFusion/HDR 只能擇一演算,
當時iPhone 11 pro max的邏輯就是按照照度去做處理。
但蘋果不會告訴使用者目前在用什麼演算法。

有興趣可以看我11 pro max的文章
iPhone 11 Pro Max 相機對比 三星S10E / SONY RX100M7開箱評測

很蘋果。
在亮度充足時HDR,
照度在一定範圍時DeepFusion,最後照度不足時自動跳夜景。
這三種模式不能同時使用

最令我驚豔的是DeepFusion,這也是很久才推出的功能。
這時候我就拿來跟一吋機比較了。

從iPhone 12 pro max開始,
NPU變強,所以三大演算可以同時進行,所以此時我是已經不拿一吋機比較
而是以M43跟APS-C比較。

並且增加讓攝影者更手癢的ProRAW,
原始RAW檔對於手機而言,早就等於廢物等級,因為原始RAW檔根本畫質極差。
可是想要計算攝影的成果又是想要RAW檔近無損調整怎麼做呢?

蘋果的方案是ProRAW,
裡面已經幫忙語意分割好,不用特別框出人像,
基本上動到色溫等調整也是最低畫質影響。

12 pro max算是進步最猛的一代。
有興趣可以看我12 pro max的三大篇說明文章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上) - 比較&說明篇(1)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中) - 比較&說明篇(2)

[評測] iPhone 12 pro max 值得擁有的隨身好相機 (下) - ProRAW 篇

到了13 pro max後,
對我而言蘋果只是小改版影像演算,並且修正12 pro max的部分不足。
如微距等

縱使畫質不是手機最優,這很多人都會比較。
這裡不多談。
但使用體驗一樣是最舒服的,一個模式一個快門,按下去搞定。
喜歡自己調控的,可以固定EV,可以攝影風格(直接介入計算攝影管線)
基本上拍好我是不進行任何後製了

該放出來讓攝影者手癢可以調整的,就讓攝影者調整

13 pro max讓我印象最深刻就是自動微距跟
電影模式
電影模式很多人在提了,就不多談。
自動微距好用但也有缺點。
這在我簡易優缺點有提到了。可以直接看我討論區的心得文章
iPhone 13 pro Max & 12 pro Max 拍照詳細對比及優缺點分析心得

也有13 pro max相簿 (直出.套用攝影風格)
[簡評] iPhone 13 pro max 直出實拍照片心得

之前自己實測評測很累人,今年這種跨界比較就拿別人分享的RAW檔比較了
這是我難得找到詳盡而且仔細的YT評測。
他也跟我一樣,DSLR拿來比了。

另外,這次比較的是我很有興趣的ProRAW對上全片幅RAW檔比較。

裡面三顆鏡頭都有比較,但我對主鏡頭比較有興趣,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手機夜景模式有無開啟之比較


首先來看夜景模式有無的差異,他文章有放索尼各級ISO的表現
當然在看之前要說明的是,
計算攝影下是十幾張疊圖,
EXIF呈現的數據僅是單張數據,並非其他搭配組合沒有用上。
例如ISO / 快門速度 等都是這樣
多張疊圖會用上不同組合下去演算,EXIF僅能表示其中一張演算中照片的曝光組合。
並非表示這個照片就是用這組數據拍出,
這點要先做說明。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這是沒夜景模式下,跟索尼12800的ISO值對比。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接著是夜景模式開啟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可以看出亮部更清晰,暗部已經沒有提亮。
整體畫質表現也更好。

夜景模式下的修正還是有幫助的,
此時iPhone EXIF的對比ISO是6400 vs 1600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白天風景照


接著是白天風景照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看得出索尼的畫質是比較好一點的,但iPhone在DeepFusion的演算下,
該有的細節並沒有在如此放大的細節下少掉,甚至可以說平分秋色。
(DeepFusion簡介跟評測在我iPhone11 pro max評測文中.
簡單而言是增加細節的一個演算法.但有過度銳化的問題)

上面是影片截圖..接下來是我下載RAW檔200%裁切比較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可以看出iPhone很努力的演算畫質的痕跡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這邊也是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雖然iPhone可以看出很深的演算痕跡~
但索尼邊角畫質對於這顆鏡頭而言不算太好...
(這該算iPhone鏡頭優秀嗎? 不過跟單眼完全是不同等級)

這些細節應該都是用DeepFusion的方法去加強出來的..
所以在細節的連續上.單眼會比較自然~
但如果單論細節呈現.iPhone已經不輸了...
更遑論邊角畫質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人像模式


人像時就非ProRAW檔了,在人像模式都是以模擬方式..
以黑麵大測試看來是模擬中片幅為主….

人像模式的模擬比對單眼主要是看還差距多少…
在手機模擬淺景深這部分..蘋果是做得最細節的….不管是景深的呈現或者點光源的虛化…
都很講求模擬到跟真實光學接近….

但可惜的是在人像模式裡面..畫質就普通..在描邊部分縱使有光達介入
但本身光達的描繪點不夠多..而且光達有效距離也短
所以人像模式並無法像真實光學一樣可以將髮絲等細節都描繪得很清楚.
多半都還是有其瑕疵…

但如果是比較簡單的場景.人像模式只要描繪時沒有缺失.
模擬的情形會很接近真實光學景深

以每年人像模式的進步.相信再過幾年人像模式會趨近於更少錯誤…

這裡人像模式主要是看如果不是中片幅僅僅只是全片幅時.
究竟人像模式可以模擬到幾分像呢

這裡額外需要提醒的是…
手機人像模式有內建模擬打光…這裡對比的都是自然光也就是沒有打光狀態….
但數位模擬可以模擬攝影棚燈光
我蠻建議手上有新iPhone手機的人,人像模式常駐在攝影棚燈光即可

模擬光圈也不用太大,畢竟這是模擬中片幅,模擬光圈可以再縮小一點點

接著人像照(非人像模式)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可以看出在自然的光學景深下,索尼是更有層次感的,
而且藍天表現上索尼更好。

但這是太陽斜射光,
可以看出iPhone有斜射光打在草地上的感覺,
十分溫暖。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iPhone的臉部提亮不少,髮絲光也更有太陽灑落感。
髮絲等細節還是索尼多了不少,但差距也不算太大。
五官而言,可以看出iPhone演算過的痕跡。

接著人像模式照片(3X望遠鏡)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3倍望遠鏡是比主鏡頭差的,
在髮絲部分有部分被演算掉,
但背景虛化的處理是跟索尼蠻像的。

手跟膝蓋的部分有一小塊沒處理好虛化,
其他並沒有太大問題。
更誇張的是彎曲的手臂那邊,比較靠後的上臂是有做一點小虛化的。
這種模擬已經到位到極致了
所以整張看起來的感覺,虛化不算假,甚至可以說是很接近了。

髮絲光、背景的光點,
以及人物本身也有立體的虛化
加上膚色的色調過渡比起旁邊索尼更好。

是張可以不用多做處理就可以分享的好照片了。
非常非常接近單眼的淺景深,而膚色的色調過渡更自然。

下面這張跟索尼85mm人像焦段做人像比較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不愧是全片幅85mm F1.8,
背景真奶
iPhone的是用長焦鏡頭做人像模式拍攝
可以看出髮絲部分一樣是個比較可以看出破綻的地方
這是模擬F3.5

而iPhone膚色色調過渡的呈現上一樣柔和。
很適合人像呈現。


接著是主鏡頭做人像模式拍攝,
跟索尼35mm F1.8比較。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感覺是比三倍鏡表現更好,
髮絲有多了一點,而身體的漸進景深也有出現。
(如側著左胸跟右胸的景深程度不一樣)
有漸進感。
這是模擬F1.8,
但對比真實F1.8背景更虛化上不少。

來看三倍鏡跟一倍鏡人像模式的裁切比較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基本上,應該不用特意用三倍鏡去拍人像模式。
髮絲光的裁切部分,一倍鏡呈現較好

但蘋果倒是有針對不同焦段做不同虛化表現。
(這組應該模擬光圈一樣)
可以看出三倍鏡是依照光學特性模擬更奶的虛化。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夜景測試 - 超廣角

接著來看夜景呈現~

先來看超廣角
索尼也是用超廣角鏡長曝20秒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可以看出超廣鏡的畫質也已經極限了。

接下來看我自己下載RAW來裁切的狀況
2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嗯..iPhone不太行 (iPhone 13 pro max的確超廣角不太行.本身硬體素質就差)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多裁二處也差不多結果....

超廣角夜景大概就是堪用.但夜景還是少用為妙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夜景測試 - 主鏡頭


接著看主鏡頭夜景表現
索尼為15秒夜景長曝 ISO100 F6.3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4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可以看出主鏡頭表現已經沒太大差異了。

上面是影片原po截圖...
我自己有下載RAW檔做200%裁切比較....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這裡可以看出索尼更加純淨一點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這裡白色磚牆可以看出索尼的畫質更好一點~
因為比較超廣跟長焦沒太大意義..
所以自己只下載主鏡的RAW比較


隨著看長焦夜景表現,
索尼是用蔡司鏡頭85mm ISO100 F7.1
長曝25秒的對比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400%裁切對比。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索尼的細節比較多,但差距不會太遠

我也下載RAW檔來做200%裁切...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咦...感覺起來好像iPhone也不錯
所以我就繼續裁切邊角了...
[心得] iPhone 13 pro max ProRAW 之實作(對比 全片幅SONY A7S III RAW檔)
.......
這結果真出乎我意料

SONY A7S III 拍照RAW檔 對比 iPhone 13 pro max 拍照心得 - 簡易結論


一路看下來,手機的照片無法放大來看,
或者手機的照片無法跟單眼比較,很有可能已經是過去式的觀念了

不管是我自己的親自比較,或者YT攝影師的比較
結果都是還蠻蠻明確的

我自己比較還比較客氣,都用APS-C跟m43比較,
但這位YT直接拿全片幅低ISO長曝光比較夜景,
甚至不是100%裁切,而是400%裁切。
出來的成果我相信是很準確了。
部分照片我都下載RAW檔自己200%裁切比較...結果也都分享上去了

不管日景跟夜景,手機的畫質都可以經得起100%放大來看。

甚至在人像模式下的模擬,除了髮絲等細微部分外,已經模擬的不錯了。
其他更多比較,可以自己下載該影片作者提供的RAW檔自己比較.

這邊分享只是想知道手機的計算攝影跟ProRAW的進步幅度到哪裡了....
自己了解順便讓其他人看一下...

反正這只是一個有趣的測試.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2021-11-18 0:50 發佈
yuxian wrote:
SONY A7S III...(恕刪)


經過處理過的ProRAW本質上已經不是RAW了

另外使用RAW的目的是寬容度, 例如說欠曝了2EV~3EV還能拉回來
而Apple的RAW疊圖後還是死黑一片.... 另外這個ProRAW看起來怎麼有銳化過度的Halo?

不要說A7SIII

以古早時代的Dynax 5D 600萬像素的RAW套上目前Capture One的演算法, 最終的效果在有上腳架的前提下還是會比Apple iPhone13 Pro好
--
如果你能夠抓到感光元件原始數據的話你就會知道, 疊圖是疊不出Noise Level以下的資訊
實際上測試中的幾個夜景範例也是這樣的

而傳統數位單眼的RAW檔案, 本身就有足夠的QE, Noise level也夠低, 機身發熱源也少
同樣是12bit有效資訊輸出, 但是noise level也同時降低了, 剩下的只是熱雜點的問題(這十年來, 熱雜訊相關的演算法有長足的進步)
比起來, iPhone Pro RAW一般生活用應該是可以, 如果要比到夜景, 大光比差異的環境, 應該都是拉不回來的

附帶一提的是A7II的RAW也只有14bit有效資訊
lifaung wrote:
經過處理過的ProRAW本質上已經不是RAW了


照你這麼說目前沒一台相機的RAW檔是RAW了

現在鏡頭靠一堆數位修正...以往在RAW檔可以還原未數位修正的樣子
從RAW可以看到未修正的影像扭曲變形,RAW都可以看到這顆鏡頭最原本的素質

但目前的RAW檔早就都是相機廠商處理過後的RAW檔...早就非過往非修正過的RAW檔了
你在目前相機的RAW檔早就看不到最原本感光元件訊息了

如你要說未處理過的RAW才叫RAW
很抱歉目前沒有

lifaung wrote:
另外這個ProRAW看起來怎麼有銳化過度的Halo?


RAW的好處就是你降銳化也影響不太多什麼畫質
ProRAW就是存著感光元件在這次拍照裡面所有的原始訊息

因為手機按下一張快門,其實感光元件就是收集了十幾張不同曝光值的訊息在裡面
ProRAW包含所有這些感光元件的訊息資訊
所以寬容度當然超高

如果你單眼可以一按快門收集十幾張不同曝光值的訊息在一張RAW上
那也是可以得到不錯的原始影像資訊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照你這麼說目前沒一台(恕刪)


數位修正和RAW根本兩碼子事情
如果你真的用過RAW檔案就會知道, RAW還真的沒有包含數位修正
數位修正資訊是以參數的方式內嵌的, 要不要apply是使用者的問題
ProRAW的討論可以參考這篇https://forum.luminous-landscape.com/index.php?topic=138360.0
本質上, 就是讓你可以拉拉曝光度, 又可避開JPG只有8bit有效資訊的問題而已

附帶一提的是, 我用的鏡頭, 基本上都還不支援數位修正
--
剛好最近做的專案就是和撈取sensor RAW資料有關......
lifaung wrote:
數位修正和RAW根本兩碼子事情
如果你真的用過RAW檔案就會知道, RAW還真的沒有包含數位修正
數位修正資訊是以參數的方式內嵌的, 要不要apply是使用者的問題
ProRAW的討論可以參考這篇https://forum.luminous-landscape.com/index.php?topic=138360.0
本質上, 就是讓你可以拉拉曝光度, 又可避開JPG只有8bit有效資訊的問題而已


RAW的定義就是感光元件原始數值
數位修正就不是RAW了

很多餅乾鏡的變形都很嚴重,沒有數位修正真的不能看
之前過去就有人接不同機身.發現拍出的RAW原本可以看到球型變形..
但是後來的RAW同顆鏡頭就看不到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但是後來的RAW同顆鏡頭就看不到了


舉個你的例子來看看吧....

如果用了Capture One這類的軟體通常可以直接disable 數位修正的部分

一個正常有良心的鏡頭, 不會把數位修正當作常態使用.... (至少我知道SONY G Master系列就不算是甚麼正常有良心的產品XD, 變形量沒有在管的)
而手機鏡頭, 以現在的設計要求要輕薄來說, 與其說是廣角不如說是魚眼鏡頭....
yuxian wrote:
因為手機按下一張快門,其實感光元件就是收集了十幾張不同曝光值的訊息在裡面
ProRAW包含所有這些感光元件的訊息資訊
所以寬容度當然超高

如果你單眼可以一按快門收集十幾張不同曝光值的訊息在一張RAW上
那也是可以得到不錯的原始影像資訊


這樣你也信, 我只能顆顆

這些曝光值資訊不包含熱雜訊以下信息....
沒有的東西也不能憑空變出來

光電子就是要長時間累積才能超過noise level, 這是物理學的基本
至於單眼能否按快門收集十來張的RAW? 十來張可能不行, 五張應該是可以, 而且五張可以都是長曝光的
只是單一次就能做到的, 為什麼你要用十幾張影像疊, 徒增偽像產生的風險?
個人覺得就是一個機器跟機器間的比較,
手機的相機影像進步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從這篇的比較手機在人像虛化上,
還是跟真實光學有差。
至少在縮圖瀏覽,iphone的感覺有點PS明顯的感覺。
也許過幾代演算法差距或更少。
至於Raw跟Proraw,無論是那一種,
只要是他是呈現影像的形式,
他都不會是所謂sensor直出的數據,
真實的直出應該是只剩0101的編碼,
各家的Raw差異就在sensor直出後處理器以及內建的處理程式轉換後的影像數據。
raw與proraw之間,只要是他跟jpg相比有更大空間再製,我想意義上差別不大,最多就是包含的位元數不同。

結論,手機相比,大部分的日常生活,風景拍攝應該是綽綽有餘,人像以上焦段,我想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
ken902 wrote:
個人覺得就是一個機器(恕刪)


https://support.d-imaging.sony.co.jp/www/disoft/int/idc/intro/raw.html

如果沒有使用compressed RAW, 資訊內應該會包含原始的sensor電壓bit 資訊

如果你把RAW檔案拆包, 應該會看到pixel對應只有單一顏色而已
不同的sensor可能會有不同的"資料"排列方式

RAW data也不會包含digital gain資訊, 但是如果拍攝當下就指定了analog gain的話則是會反映到資料上(這是因為analog gain來源是放大器)

手機攝影, 其實比起十年前新手使用DSLR要方便上許多, 非特定情況下畫質也足夠好
但是要比到"進階"的使用上, 手機還是無法跨過物理學之壁...(舉例, 大逆光的大光比環境, 亮暗差異大的, 夜景, 星空攝影, 如果使用者習慣用光圈先決, 且知道如何調整光圈和補償亮度, 那就更不用說....)

焦段實際上也不需要甚麼人象焦段就能看到差異, 35-50mm之間就足夠了....

現在帶小孩出門, 如果真的有想要拍照才會拿出相機來, 不然都是手機解決...
但是會想拿手機拍RAW嗎? 以前拿Lumia 950或是Nokia 1020的時候會
現在...老實說是不需要
因為拍攝RAW可以獲得的優勢太少了...
A12Bionic

拍proraw有個好處,iphone拍藍天或夕陽直出很容易斷階,proraw再轉jpg比較不會。

2021-11-19 9:20
感覺對大多數攝影愛好者來說(尤其是直出的)若不是有特殊攝影需求(如星空攝影動物攝影運動攝影等)倒不如用手機方便多了,不過興趣嘛!?喜歡就好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