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色相環.

一般我們所謂的十二色相環.又稱為:[伊登十二色相環].

其由來是:瑞士表現主義畫家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於1919年至1922年間.
在包浩斯學校教[形態課程].指導學生素材的特性.組成與色彩等美學觀念的基礎.

後來他出版[色彩的藝術].提出12色的[色環]色環中的三色為紅、黃、藍三色.
在圓還中形成一個等三角形.以三原色作為基礎色.在環中每個色相都是獨立的.

以六個補色分別位於直徑對立的兩端.發展出12色相環.在包浩斯的色彩理論裡.
最廣受使用與理解的.即是我們現代所稱之為色調和[暖]色調的色彩之區別.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報導.如有誤.將作更正].

網圖資料參考如下:
十二色相環.
2021-11-14 14: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色相環 十二
關於包浩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資料如下:[節錄]



國立包浩斯學校(德語:Staatliches Bauhaus),通常簡稱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組成(「Bau」為「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

學校經歷了三個時期:1919年至1925年威瑪時期、1925年至1932年德紹時期和1932年至1933年柏林時期,以及三任校長:1919年至1925年的沃爾特·格羅佩斯、1925年至1930年的漢那士·梅耶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司·凡·得羅,1933年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包浩斯宣佈關閉,同年也是威瑪共和的結束.

由於包浩斯學校對於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今日的包浩斯早已不單是指學校,而是其倡導的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而除了建築領域之外,包浩斯在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上的發展都具有顯著的影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