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曾經花了大筆經費
大費周章地從美國弄了一台二手的 Essco 穿透式(透射式)密度儀回來
很可惜到手之後沒多久居然就壞了!!!!!
隔了很久之後 在偶然的情況下 得到一台透射/反射兩用的密度儀
滿心歡喜地插電一試............ 一樣是壞的.......
話說雖然沒了密度儀世界一樣可以運轉 地球一樣在轉動
但是對於要求 "正確 精準" 的暗房來說 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工具
從簡單的 標準沖洗 到複雜一點的品質管制 跟感度測試
一直到高階的階調控制 甚至是自行製作一些簡單的感光片 密度儀都是不可或缺的
奈何找了很久 多數僅存的密度儀都是設計給密度試條所用的簡便型密度儀
要能測試 4x5 以上的透射密度儀 往往是殘破不堪 堪用程度 或是天價~
雖然原本的用意是使用在彩色作品上 但是因為市場的萎縮造成的彩色藥水難以取得
加上 現在還有做彩色模式的密度儀只剩下美國一兩間廠商 只好放棄
找了很久 找到左岸還有生產平台穿透式密度儀 然而它只有 黑白模式 並沒有 RGB 模式
只好還是咬牙買下去了
總算 趁著家弟去大陸時 拜託弟妹代購搬了一台回來
正常說來 一個高階的沖印店通常只需要一台密度儀
即便是以前就學時 全科系將近 180 位同學
學校一共只備置了兩台密度儀也已足夠使用
而這已經是我的第三台密度儀........
剛收到的樣子~ 共有一個塑膠文件封 跟一個鋁質手提箱

文件封打開後的文件 裡面有 說明書 標準密度片 校準證書等等

噹啷~~~~ 開箱了~~~~~

密度儀拿出來 還有裡面所有的配件 包括有主機本體 電源線(220V) 訊號線 鑰匙

還好準備有電源轉接頭 家裡也被有 110v 轉 220v 的變電器
不然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整理乾淨 來一張完整的

防震海綿取掉後的樣子 檢測孔上還貼著防塵膠帶

先來開機歸零~~~ 記得先將防塵膠帶撕下 暫時先放旁邊不要丟掉
開機之後會顯示 ---

壓下檢測頭之後 會出現 E1

壓住檢測頭 同時按下右側紅色鈕 螢幕會顯示 0.00 就表示歸零完成

底部照明燈打開~ 底部照明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在某些極端的狀態下 偶而會出現密度極高底片
這時候就必須有一個全面的底部照明 這樣才可以知道確實的檢測點
但是這台設計怪怪的~~~~
以 X-Rite, Essco, Macbeth 等等的設計 它們都是做整個平台的底部照明
而不是像這台一樣做半邊的照明 是稍微美中不足的地方

標準密度檢測片取出來 大概測量一下~
正常來說 其實應該還要經過一個設定曲線的步驟
但是因為手上沒有夠精密的標準檢測片 所以只好用原廠檢附的檢測片來試一試




檢測完的結果 跟原廠所附的證明書稍有誤差 每一格都是相差 0.01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誤差值的範圍
如果像現在的狀況 每一格的誤差都是 0.01 這樣通常代表有落塵等等
是可以接受的誤差範圍
但若是每一格的誤差都不一樣 則有可能是底片曲線設定不同
"或是" 機器有問題 務必先找出誤差值不同的原因

然後取出我的鎮山法寶~~~~~ Kodak 3號 灰階片




經過檢測 我的灰階片 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 已經開始發黃變色
每一格灰階 跟原廠檢測數值都相差了 0.06 - 0.07 左右
而在灰階定義上 密度變化範圍的最大容忍度是 0.03
很顯然鎮山法寶已經偏掉 雖然是仍在可以使用的程度
但若要更精密的數據 那麼我的灰階片則必須經過更精密的多台儀器重新檢定
最後~ 取出 8x10 負片來檢測一下
這是無意間在書房角落找出來的一盒 不知道何時遺忘的 Tri-X 320 底片
連續拍了幾張之後始終不能得到正確的反差
再次檢視底片盒才發現是在 1998 前後得到的底片
印象是在二手市場買到的已經過期底片 換言之 可能已經過期超過 25 年.......
隨便拍了一張 急件沖洗完來測一下

LD 的部位

HD 的部位


B+F (D-min) 約略落在 0.30 左右
LD 落在 0.50
畫面中拍攝範圍內的 HD 勉強超過 0.90
(雖然不是 D-max, 但是已經刻意的過曝 及 過顯)
意思是 整個底片曲線已經被壓到 1.0 以下
換個方式來說..... 過期太久了................
最後~ 使用完後 記得要將防塵膠帶貼回去

避震海棉塊也給它塞好~

最後來一張背面的電源孔 訊號線插座

裝箱 完成~~~~~

手上有了密度儀 終於可以開始做更精密的暗房工作
甚至是簡單的沖片 只要夾一小段 沒曝光的 35mm 黑白片
沖洗後 將空白的黑白片上密度儀測量 這樣就可以知道沖片過程是否合乎標準
對整體暗房工作來說 可以很快地建立自己的暗房標準程序
相較於隨意猜測 某張作品 沖洗反差不對 甚至是 拍攝的鏡頭的反差調性
都可以得到公正 客觀的數據 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畢竟 要訓練到肉眼可以辨識 0.05以下的密度誤差
除了長時間的訓練 跟 有正確的密度對照
否則是不可能說得出正確的密度誤差的
小弟曾在 E-6 專門沖洗店打工
最好的狀況時也只能在有對照的情況下看出來 0.03 的誤差
而那沖洗店的老闆在長時間的訓練 可以看出來 0.01 的誤差 真的是有夠恐怖~~~~
手上有了密度儀 下一個目標是把黑白正片的沖洗標準化 要來進貨了~~~~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