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House London 2018 倫敦建築開放日

Open House London 2018 倫敦建築開放日
18' 倫敦建築開放日
▪ About Open House
Open House London is the world’s largest architecture festival, giving free public access to 800+ buildings, walks, talks and tours over one weekend in September each year
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週末是 Open House London的檔期,
25年前創始人Victoria Thornton開始了一個讓大眾認識、瞭解偉大建築的公眾計畫。
在這個開放的時段打開了倫敦周圍數百座建築和空間的大門,
除了可以探索一般不向公眾開放的標誌性建築、機關單位,
還有機會一睹並進入富人和名人的私人住宅。
Each year over a quarter of a million people take part in the Open House weekend, visiting over 800 buildings, walks, talks and tours across London.
The Open House concept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with over 35 cities across 5 continents in our ever-growing Open House Worldwide family.
開放日這個公眾計畫相當成功,在五大洲和全球35個城市都有相關活動,
導覽、講座、課程等等,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帶有#openhouse+城市名的標籤,瞭解各地參與的盛況。

18年在22、23號舉行,2019年則是9月21、22號
也就是明天開始啦
 
我在去年的23號參觀了四個的地方,分別是:
• Sir John Soane’s Museum No.14
  14 Lincoln’s Inn Fields, WC2A 3LI
Garden Court Chambers
  57–60 Lincoln’s Inn Fields, WC2A 3LI
Saw Swee Hock Student Centre (LSE)
  1 Sheffield Street, WC2A 2AP
The Layered Gallery (Gianni Botsford Architects Ltd)
  29 Percy Street, W1T 2DA
由於有些場地無法拍攝和參觀上的時間調配,會著重介紹第四個點
器材主要是x-t20 和 iPhoneSE
 
----------

#01 Saw Swee Hock Student Centre (LSE)

第一站來到了小英總統的母校倫敦政經學院

學生中心外觀的幾何設計

Untitled by Chang Tai Jyun, 於 Flickr



交誼廳用餐區

雖然只是在倫敦政經學院的其中一棟建築 — 學生中心參觀,
但有個傑出校友捐出來的大樓設施就是跟一般學校統籌建物不一樣。
可以這麼說是個自在的休閒空間,該有的設施一應俱全,
舉凡運動中心、食堂、咖啡館、信仰禮拜堂、講座空間等等。


可以隨時進入講悄悄話的討論密室

在不破壞水泥、石板建材的前提下,
以替代材質讓學生可以盡情的張貼甚至塗鴉等等,動與靜之間的平衡



#02 Garden Court Chambers

蠻特別的一個地方,有點類似聯合法律事務所,
沒有老闆及上司、但每個人卻有各自的客戶和接案對象,
共同在一個工作環境下每個人可能有多重角色,
同事、朋友、甚至同業競爭對手


親民好客的法官大人

由於事務所本身是在一棟具有歷史的建築之內,
建築法規大小之分下通常都會明訂不可破壞歷史建築的架構甚至外觀,
有時候小小的整修都可能要經過一番冗長的行政手續跟檢查才得以過關。





相當優雅的挑高梯間


#03 The Layered Gallery



在這個私宅藝廊
若非是因為這次開放日的參觀活動
恐怕平時也很難有機會一睹風采



其實藝廊本身相當新,施工完至今不過一年多的日子
有一個可以作為陽台的房間
一個作為畫廊空間的房間
一個隱藏的廁所、戶外廚房和花園

L型的動線設計和玻璃門窗使得採光充沛又通風
主體為鋼構和玻璃建造
其中鋼構的空間被設計為花園景觀的一部分
為花園的使用提供額外的層次

花園裡的一棵樹、自然層次的篩選、隱私和展示
打造出一個看藝術,坐下,思考的維度
生鏽的鋼,磚,玻璃和光的元素所製成
一股剛中帶柔的調性


仔細融入現有和花園植被的增長已經很難說出延伸的時間有多長



作為一個藝廊,收藏品自然不嫌多
玄關、樓梯轉角、書房檯面都有著獨特的品味組合



隔了一扇門,是當代雕塑和人像攝影在呼應及對話





雖然說是個藝廊,但到底還是個居住空間,可以瞥見一點生活的影子
在客廳區的沙發和單椅可以略見一二





書房一隅

書房的藏書量之多令人咋舌
分門別類外和一些手稿筆記讓人浸淫在這空間一整天都沒問題


一個似乎對於書房有著滿腹疑問和好奇的老兄
不斷地來回端詳空間配置、不放過每一角落
如果是我,倒也願意好好的坐下來配一杯咖啡細細品味


灑落進窗的暖色跟灰冷色調的空間形成對比色,很是匹配

高緯度地區的日照是不嫌多的,
善用玻璃迎接光照和樂而不為呢!




負責解說頂樓收納空間的導覽員








外觀看起來是櫃子,實際上感應式廁所藏在裡面



她對於洗手間的配置感到滿意跟讚賞

若對於稍微狹長的空間有些疲乏
望出去窗外便可以一覽底下花園全景





室內的暖黃、窗外的翠綠、以及上方的湛藍
一個空間,多彩世界
 

若是下雨,這片窗必有不同情調吧
 


 

從花園仰望
 

他很仔細翻閱桌上每一本型錄
 



我的山東室友
 

擺飾及傢設兼具幾何跟復古典雅,舒服啊
 

經典單椅的黑白配
 

離開前的最後一幕。她們看來都很享受其中呢!
 

2019建築開放日,明天見!
 
 
 
 
2019-09-20 20: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2018
taijyun wrote:
18' 倫敦建築開放...(恕刪)


強者我朋友,什麼時候帶我一起去🥺

現在街拍都用什麼相機?
原來OPEN HOUSE CITY的源頭是從這兒出來的, 我工作的芝加哥也差不多有這個活動十個年頭了... 連續參加了三四年, 還完全逛不完所有的建築物, 這真是個很好的活動, 我也拍了一些OPEN HOUSE CHICAGO, 歡迎大家去看看.

謝謝分享這麼多的建築物, 應該還有其他吧? 等待哦!
BILLNUTS wrote:
強者我朋友,什麼時候...(恕刪)


就以fuji為主啦
ching43202 wrote:
原來OPEN HOUSE...(恕刪)


全世界有幾個城市都有開放日的活動呢
每一年的名單也會不太一樣
所以一直都有新的地方可以參觀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