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是怎樣,
看到很多人拍的鳥實在是美輪美奐,
可是從EXIF看到使用的鏡頭焦段,不太可能拍出這麼大的鳥,或是構圖及光線是抓的如此的美,
有時候猜想可能是取原圖一部份(1/3或1/4)裁切而來,再加上高超的修圖技巧,
我真的很想問原作者,但又覺得這樣子不禮貌,
在DCVIEW及01這樣的圖應該不少吧,
很多人都說數位時代後製是絕對必要的,
這我知道,但我今天不談這個已經爭了很多年的話題,
今天你隨便拍一些”鳥”照片,只要對焦清楚,什麼白平衡、曝光、構圖通通不需要,
反正藉由高超的修圖技巧及裁切成640X480,任誰也不知你的原圖爛的跟什麼一樣,
在你獲得眾多掌聲的同時你不會心虛嗎?
我貼的照片有大幅後製(銳化及原圖縮小不算)或是裁切我一定告知,我覺得這樣才心安,
我們學習攝影不是要掌控光線、光圈、快門及盡量完美的構圖嗎?
數位化之後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了,
是我太老了跟不上時代或是那些人太投機?
PS:我再強調一次,我不反對後製,但是大幅後製及裁切部分的照片(鳥圖及微距最多)貼上來,別人羨慕你的控光技巧或是構圖完美的同時,你真的不會感到噁心嗎?
數位剛盛行的時候也有底片才是王道之爭,現在片幅大小、後製等又是一堆可以討論的話題。
一開始也覺得什麼白平衡、彩度、清晰度、對比可以後製,
現在相機裡都有這些設定,好像只差在調整幅度大小、多寡和先後順序而已?
就像你說的『我們學習攝影不是要掌控光線、光圈、快門及盡量完美的構圖嗎?』
其他朋友如何表現他們的作品,其實並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攝影的熱愛。

sgconduty wrote:
但是大幅後製及裁切部分的照片(鳥圖及微距最多)貼上來...(恕刪)
後製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大家各有所好,喜不喜歡,我覺得是看個人吧...

但是,「裁切」這件事,在鳥圖和微距來說,我覺得卻是「必要之惡」...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