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個業餘初心攝影玩家對相機消費與業界競爭的看法

我是一個攝影愛好者. 經驗與諸多年長的先進比起來實在不值一題.
但經由這幾年來自我學習, 在攝影的技術層面已經有初步的認識.

我選擇在此分享我的經驗與看法, 讓大家看到界於專業與傻瓜之間, 初心業餘者的觀察.
我相信, 我目前所在的層級與經驗, 很適合寫下這篇心得, 能大家感到不同程度和興趣的攝影人士之不同之處.
藉此進一步討論攝影與相機業界的觀察.

所提及的事都是很主觀的. 但實際上, "人類主觀的感覺才是這個世界的真實."
這句話希望您能在看我文章前放進心裡細細品味.

============

我開始接觸相機是在國三時, 用我做家教的錢買下我朋友全新的一台 SONY F505V.
在此之前, 都是用老爸的PENTAX底片相機. 大概只有出遊才拍一下團體照.



為何選擇F505V, 因為當初學生沒錢, 不可能買單反. 直覺那就是貴與專業.
尤其底片沖洗的費用又是一個負擔,
就選擇這台已有較完整自訂功能的數位相機來做入門.

回想起來, 選擇不外乎是他的
1. 好看的外型.
2. 類似單反的較完整自訂功能. 如可設定光圈,快門等等. 又能裝濾鏡來玩.
3. 一機一鏡. 攜帶方便. 與傳統小底片機一樣, 能輕易上手.
4. 能直接用LCD瀏覽照片.
5. 數位化, 就不用花這麼多錢沖底片.

這些年來, 拍了很多照片. 漸漸成了業餘攝影者. 也買了攝影包, CPL, UV鏡, 腳架.
由於進入門檻很低, 攜帶還算方便, 拍照機會就多, 藉此也讓我初步認識到攝影的技術層面.


3年前, 我妹也打算買台相機.
一樣是攝影新人, 也不打算成像我一樣業餘玩家.
當時回台灣, 發現PANASONIC的FX7, 廣告很大. 由濱崎步代言.
比較之後, 買了台粉紅色的回家. 我妹也就踏入生活攝影的行列.

http://prodb.matsushita.co.jp/product/info.do?pg=04&hb=DMC-FX7


我妹的考量
1. 要粉紅色的, 外型好看
2. 2.5吋的大螢幕
3. 經我提醒, LEICA鏡頭不錯.
4. 實質拍攝後成像很豐富. 看起來有點油, 有點透明感. 很舒服.
5. 輕巧的小DC, 方便帶出去.

她買了以後, 我們全家都有用這台.
變相成了家庭機. 誰有需要就拿去拍.
算是輕巧簡單的傻瓜機適合我媽與妹. 他們也學會用情境模式去拍夜景與晚宴.
也有些較進階的設定可讓我與爸爸調教.
她的簡便與畫質, 符合全家需求.

我女友在差不多同時買了CANON IXUS 50.
http://www.rainbowphoto.com.tw/ixus50/indx_ixus50.htm


她是因為周圍女性朋友都買這台,說介面很簡單好用, 就買了成為她的第一台相機.
她跟我妹一樣, 但考量更簡單:
1. 造型不錯, 聽說使用人性簡單.
2. Canon她聽過.

自從發現FX7和IXUS的照片比我F505V好看很多後,
我就有了升級的想法. 我這台F505V比他們大,畫質較差,沒有理由再拿出去.
如果只能跟FX7一樣的畫質與功能, 我也沒必要再買一個DC. 借我妹的就好.
如果要超越, 那可能就要買數位單反,
但就在考慮規格,價錢和外形這種問題時,
我才注意到SONY F717這台相機.
她的功能齊全, 也能錄影. 比起我F505V不知強了多少.
這時F808都出了. 但我仍然選擇買二手的F717.

http://www.sony.jp/products/Consumer/DSC/DSC-F717/spec.html


原因如下:
1. 價格便宜, 我不排斥二手,
2. 與505V一樣設計理念, 周邊相通, 較易上手,
3. 夜視攝影很新奇. 我也有時有需要用到攝影因為沒有DV.
4. 造型一樣喜歡, 較F808輕. 而且我不喜歡黑色的, 這讓我感覺每台DSLR都因此長得差不多.
5. 可加裝其他攝影配件. 電持續行力4小時~6小時. 很夠用.

這幾個月來很滿意他的畫質. 雖然聽說可能存有CCD問題,
但二手價格便宜, 壞了再買一台或直接升級DSLR.
後來又買了廣角鏡, 拍人像與團體照都很受長輩與非攝影專家朋友的喜愛.
也意識到2.0~2.5的大光圈在拍美食時, 很有用.
相對而言, 望遠的5倍光學距離反而不常用到.
出去玩大家也喜歡找我幫他們拍照.
反正這與DSLR相比, 實在不算重, 我也樂於出遊時帶上她.


有個插曲, 有次在拍照時, 一位比我資歷還淺, 但拿DSLR的朋友喃喃自語開玩笑說我都是用DC來騙人.
他指得是一般朋友更喜歡找我用F717幫他們照像. 而不懂他手上DSLR的價值.
我想是因為F717長相較無攻擊性, 但外型具有一定專業感, 裝上10CM寬的廣角鏡鏡也仍然很友善, 洗出來畫質也不差, 被攝影者比較沒有壓力的緣故. 至於我與那位朋友的技術知識程度, 其實相差不多. 而攝影時的取景, 美感 與被攝影者應對的方式, 是見仁見智, 大概只能推論, 綜合所有因素, 其他人比較喜歡找我照罷了.

最後談談我爸爸.
他是個CANON的老用戶. 年輕就喜歡攝影.
他的CANON傳統舊底片機, 從小就有,我不知型號, 但鏡頭外殼是做方形, 可伸縮, 是不可換鏡頭的相機.
他照的像, 洗出來畫質比我以前的F505V好很多. 顏色濃度與銳利度真的沒話說.
直到我妹的FX7才有可與他相比的4X6照片.
大概發現數位相機的方便性,
最近他買了CANON POWER SHOT A720


我不知道他的考量.
但以他從前的購物習慣而言, 應該是
1. 他相信傳統大牌 如CANON的相機
2. 他不買最好的如DSLR, 也不買傻瓜低階機. 選個高階的非DSLR機.
3. 他不喜歡太重, 不想加裝配件, 洗出4X6畫質要能跟他的舊相機比.

他買電腦時, 他買了整套的桌上型SONY VAIO.
他買車買了福特休旅車.
你大概能推敲他的購物習慣與考量.
大致老一輩, 辛苦過來實業家的選擇差不多.
對東西有一定堅持但不一定追求外型.
全新, 實在與大廠信用支援一定是他的優先考慮.

=================

走筆到此, 您可能看到有與您購買相機時相同之處.
如果沒有, 您大概已是熱中攝影的老玩家, 無很大需要添購產品, 並完全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然就是有濃厚興趣想第一步從高級器材入門的新手.

現在放眼業界. Nikon.Canon.Sony算是最為人熟悉的相機大廠.
Panasonic在DC方面也是不錯的.
Pentax很多新人甚至沒聽過.
而HP與KODAK仍有讓人不信任其專業的疑慮. (比較起SONY同樣非相機起家的名牌而言)

人數較少的攝影老手購買相機時的顧慮是在於如何有效利用手中固有的鏡頭與周邊資源, 並提升規格與參數, 而進行升級.
相較而言, 廣泛的普通大眾關心的趨近為相機性價比,外型,與廠牌信任感.

我這種業餘初心者, 於兩者之間, 在論壇應該是很大多數.
高手大概無暇談論, 也沒什麼重大問題; 一般民眾大多是傻瓜模式拍出美美照即可.不求甚解.

我們注重的大概是買台能夠訓練自己攝影技巧的相機.
數字上反應的可見性能差異, 與先進的意見通常是我們選擇相機的第一步.
然而面對高階相機的價格與鏡頭群種類的徬徨感, 通常理性會影響我們的進一步選擇.
我們通常會以大牌入手, 然而在比較參數差不多, 價格也合乎預算之後選擇, 卻不會有老手對特定廠牌的依戀 = 依賴與熱戀. 因為我們沒用過, 無周邊配件, 也還不知道, 也還沒需要, 也還沒感覺. 依戀就無從談起.
另一方面我們也與一般大眾一樣, 覺得相機外型也很重要, 因為賦予我們"專業"的感覺, 他人觀感, 藉此帶來投資值得的感覺.
對業餘初心者來說, 選購訓練用相機大多就是買自己喜歡的相機, 跟第一次從機車跳脫, 而去買車一樣, 選擇一部自己喜歡又不差的車, 但還不到全面改車微調需考慮微妙數字差異的地步.

=================

關於目前相機業內的激烈競爭是我們業餘初心玩家所樂見的.
尤其是還沒有過多鏡頭包袱的人, 更是有利.
也對推廣到一般消費市場有利.
如同當初汽車只是有錢人或專家的專利, 現在只要想要也肯投資, 一般大眾也買得起二手車.
這對提升攝影的普級性與生活化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不久的將來, 人人全幅防手震. 就算不能換鏡頭, 也能在各種場景拍出高畫質的日子近了.
這時許多既有的藩籬會被打破, 而好的攝影作品更能真正稱為藝術並被人了解.
2008-03-21 9:20 發佈
反正這種事等久了就是你的了

只是到那個時候,一定會有更新更炫的產品出來
忍不忍得住,又是一個問題~~~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這種事其實一直都在發生啊。

我第一部底片機是 Pentax ,後來出去玩被偷了,只留下了兩顆鏡頭,於是就買了 Cosina C1s 作為機身代用。那時候 Nikon F401 剛出,我看到 F401 漂亮的機身跟完整的功能就覺得很心動。

因為C1s不能連拍,不能重複曝光(FM2有),沒有點測光 . . .

後來因為鏡頭群的考量,我買了 Pentax Z50p,聽著那個自動對焦的吱吱聲就覺得很爽。

現在 . . . . 用的是 Canon 的系統,覺得對焦時聽不到聲音那才真的很爽 . . .


結論:我從 12 年前就開始追求 3C 商品了 . . . Orz
www.cycliving.com
其實就像生存遊戲的電動槍一般
多數的人也是有所謂的品牌迷思
但是迷思就一定不好嗎
不建得
老手只是建議新手可以採購這些廠家
因為
沒那麼多的麻煩
樓主文中有一段話就是
上述這些器材大家也許有過
沒有你就將他歸類在所謂的專業或是老手
這點其實不建得正確
像我本身有SONY N-1
會採用它的原因是因為
1.大螢幕觸控
2.可以手動光圈快門
對我來說吸引我的只是他的手動光圈跟快門
因為這張照片可以"我掌控"
我想這是許多買專業型相機"老手"的選擇
畢竟他要的照片是它可以依照他的感覺以及想法掌控出來
而非電腦控制晶片
之後再CS修整
至於三家品牌迷思
也不建得全對
像我朋友沒有騰龍一切免談
也許騰龍的鏡頭對某些人來說是看不上眼的
但是對某些人沒有"真正"品牌迷思的人來說
它是好的
因此見仁見智
器材品牌
如同車子品牌
大家各其所號
但是當妳開到進口法拉利並且它是屬於你的時候
我想藉時要你開馬六你會視情況而開
並且
專業與非專業來說
並非架設在昂貴的專業器材
當你技術好
你就會開始覺得
朋友找你拍
不是因為你的相機沒有攻擊性
而是你能帶給她們專業級享受
f717當時一出來的時候可是大家夢想的機子

沒想到四年之後

3萬的價格可以買一堆千萬畫素的專業dc

現在也很少看到有f717了
supramessiah wrote:
初心業餘者的觀察....(恕刪)


我可以問一下 "初心"是什麼意思嗎?

最近常常看到耶
Yu_Feng wrote:
我可以問一下 "初...(恕刪)


我聽說是這樣的XD
http://cdict.freetcp.com/jedict.cgi?word=%E3%81%97%E3%82%87%E3%81%97%E3%82%93%E3%81%97%E3%82%83

真奇怪..wiki跟偽基都找不到,是不收這種條目嗎XD
sunnet wrote:
f717當時一出來的...(恕刪)


哀...入手 F717 是研一的事...

但是拍到研究所畢業它的CCD就掛了...

當時送新宇維修的報價竟然要十幾張小朋友

最後忍痛換 F828

其實 F717 直覺的操控性, 旋轉鏡頭的設計

還有高精度的雷射對焦...

在在提供拍攝者非常順手且穩定的工具進行創作

時至今日都還是市面上販賣的高階DC無法比擬的


F717的CCD問題是Sony本身的製造問題....當時還上報紙後才承認與免費維修啊....樓上的你應該F717拿去修..現在還是免費哦....我就是F717 CCD壞掉免費換新的

F717的網狀雷射對焦模組應該普及化....比現在的輔助燈要好多了
ysrl wrote:
那是佛經裡面的"初發...(恕刪)


初心有佛家語,語意為初衷、初發心、本願.....近似

初心也有日本漢字,初學、初嘗試的意思

日本遊戲龍頭任天堂有個同業組織,叫初心會,其初心兩字的語源出自哪就不得而知了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