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燈問題~麻煩大大教學一下

問題1 閃光燈的mm值用途是什麼?離機閃我要怎麼知道我要放多遠?
問題2假設是大逆光的狀態我 機身測出背景的值是1/1200秒F2.8 ISO100 我的閃光燈要放在哪數值要怎麼設定
問題3 晚上人像機身測出的背景是1/50秒F2.8 ISO800 的閃光燈要放在哪數值要怎麼設定
請各位大大教學一下 3Q
2018-09-24 22:39 發佈
mm值用途是對應閃燈插在機頂上時, 與鏡頭焦距一致, 照亮整個拍攝的平面, 例如拍團體照時, 閃光覆蓋最左至最右的人. 話雖如此, 但一般機頂閃光跟足鏡頭焦距, 還是會因照射不平均而產生暗角, 副廠閃光燈尤甚.

當離線閃時, 放多遠. 當然是視乎閃光燈輸出火力, 與你想達致的照明效果. 也有一些法則:

- 光源愈近主體愈柔, 但閃燈擺得太近, 會超過閃光燈的最少火力
- 光源發光面積愈大愈柔, 即一般外加柔光罩, 但火力會大量流失, 擺得太遠, 火力不足
- 考慮到連拍回電速度, 與過熱停止運作. 最大火力最好不超過 1/4
- 考慮火力流失, 盡量不用高速快門同步, 寧收光圈也將快門保持在 X快門值, 不然閃燈要擺得更近
- 根據以上考慮, 閃燈GN 值跟 MM 值 / ISO / 光圈設定 / 火力輸出, 計算出閃光燈所需正確距離
大逆光的狀態 機身測出背景的值是1/1200秒F2.8 ISO100 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啟動了高速同步, 一般機頂閃光燈全出火力只及2-3 米.

以下一張是神牛 AD 360II, ISO50, F3.2, 1/1600



這一張是SB800, ISO50, F2.0, 1/1600

夜拍人像用閃光燈會較難掌握.

假設背景是1/50秒F2.8 ISO800, 到底有多少現場光會照射到主體上? 現場光色溫多少? 這現場光照到主體上又是否你想要的? 如不想要, 那就要降低ISO / 快門減少現場光. 如果想要, 那就要考慮到現場光與閃光燈混合光源下的不同色溫問題, 一般是閃加 gel 紙修正至接近現場光色溫.

以下一張, 是典型混合光源 (閃光燈 + 現場光), SB900 (正側光), TT350 (後藍光), ISO 640, F1.4, 1/160



以下一張, 相對簡單, 沒有採到多少現場光照射到主體上, 主光源是閃光燈, AD 360II (正側光), TT685 (後紅光) ISO800, F1.8, 1/125


小弟不才只懂皮毛 還在拍照的路途上學習
以下是個人淺見 不一定正確 也請熱心攝友指正錯誤
不過還是想與您分享 您可以參考看看

從您詢問問題的方式
小弟覺得可能再多了解閃燈方面的基本知識
對您會更有幫助
不論是google或是購買書籍
可能比起問問題來講 相對會獲得更多、成長得更快

因為有關打光的要素很多
即使小弟不細想 也可以列出以下大項

-閃燈(瞬時曝光)/環境光(持續曝光)的混合比
-功率
-照射範圍
-主體兩人以上時曝光效果是否均勻
-光的方向性
-色溫
-控光配件
-光線質感(柔光/硬光)

這些大項之中又能分出其他要素
因此討論打光 很視實際拍攝情況而定

同時您執著的一個重點:閃燈要放哪
這件事的細節基本上沒有人能夠回答
因為觀看文章的人缺乏對拍攝實際環境的真正認知
也不明白您的拍攝目的(期望的曝光效果)
幾乎無法給予比較準確的建議

最多也只能像樓上熱心攝友那樣
給予您很通盤的建議
以及提供自己的拍攝成品讓您參考效果

小弟也用比較原則性的討論方式與您分享

【問題1:閃光燈的mm】
可以想成閃光燈的光照範圍是廣角還是望遠
廣角:光線發散的範圍越大→光的強度會比較弱→有效距離短
望遠:光線集中但範圍縮小→光的強度會比較強→有效距離長
現在閃燈一般來說大多有20mm~200mm可以調整

【問題2:大逆光拍攝】
若不考慮其他細節
小弟建議在燈不入鏡的情況下越近越好
熱靴閃光燈日間拍攝 大多會碰到功率不足的問題

【問題3:夜間拍攝】
若是小弟使用這組拍攝數值
那麼小弟的目的應該是
1.快門:為了取背景亮度、又擔心快門太慢 所以取了1/50
2.光圈:為了取背景亮度使用比較大的光圈f2.8
3.ISO:為了取背景亮度而提高了ISO(800)

小弟看到這組曝光數值的第一個想法就是
主體過曝的機率很高
要想辦法降低閃燈在主體身上的曝光量
首先考慮降低閃燈功率

若如果您不在意背景是否被凝結
可以參考一個夜拍手法:慢速快門
鏡頭有防手震的話就更好了
背景靜物的清晰度也能獲得很大的保持
不過移動中的背景物體(例如車輛)還是不會清晰

確認人物主體在沒有受到持續光源的照射
也就是不用燈的話拍出來人幾乎是黑的
這意味著人物曝光的來源大多吃的是閃燈的瞬間曝光
因此就算快門慢 也不會導致主體人物模糊

快門:可以降到1/10秒以下(甚至更慢可以試試)
ISO:隨著快門放慢的級數、將ISO也調降一定的級數
光圈:不用動

小弟這有一張慢速快門拍的照片
(示意用 拙作拍得可能不是很好)
iso只有100
光圈只用到f5.6
快門則是相當慢的0.3秒
但人物相對來說並沒有出現模糊的情況
您可以參考看看
主要好處就是可以降低ISO
以及避免閃燈造成主體過曝(這個就看器材了)

Flickr.


crossmatch wrote:
mm值用途是對應閃...(恕刪)

謝謝大大的解說 書本上的解釋只是字面上的解釋 有您的詳細文字 讓我了解很多~

Soulless wrote:
小弟不才只懂皮毛 ...(恕刪)


沒看過書的人應該是不會問到這麼細啦 就是因為看過 但是書本上的解釋就像是在介紹閃光燈 而不是在教學 所以才上來詢問實際上是要怎麼使用 謝謝啦
kobecoopy2011 wrote:
謝謝大大的解說 書本...(恕刪)


多拍多實戰多碰壁就行.. 想快一點上手, 就別用TTL, 只用 M mode手動調整閃燈輸出, 其次是要堅持離線飛燈.

有人說, 懂用燈拍出效果, 但不懂說出如何做到, 其實還是不懂

有人說, 練習好基本功, 才可求變求創新

有人說, 用燈之道是用了好像沒有用, 效法自然光之道

也見有人更直接, 跑了去跟滕原克也學影人像.

你說得對, 懂操作器材不等於懂用光. 我也是新手, 所以一直在練最基本的打燈技巧, 正上側作主光彷自然光, 背後勾輪廊邊光.

我很喜愛用閃燈拍攝人像, 大大有空也多上來交流
























kobecoopy2011 wrote:
問題1 閃光燈的mm...(恕刪)


現在.....大多習慣裝個無敵大柔光罩!也就是所有數值全是個屁

只有.....試拍 試拍 再試拍,拍個幾千 幾萬次,所有調整值自然全背起來
閃光燈上的mm就是對應鏡頭焦段的mm啦,因為不同的焦段攝角不同啦。


以上圖,28mm攝角為75度,因此這角度涵蓋了的面積就滿廣,因此可稱廣角鏡了。到了200mm時攝角為12度,相對地拍攝涵蓋面積就滿小的入鏡了,這焦段也可以稱望遠鏡了。
同理,假設85mm時攝角為28度,你在28度以外的攝角面積根本就無法入鏡,你就讓閃光燈的光即使打到了也沒用,因此閃燈就把他zoom到接近28mm的攝角,它的原理就像可以調光束聚焦的手電筒當你聚焦使那個光亮面積比較小時就比較亮,聚焦面積一大片時就比較暗,它就是調整電燈泡在反射鏡的位置達到不同的聚焦距離。因此閃光燈也用這個道理,將你那可憐的燈光給聚到85mm的攝角面積時,是不是也是就比廣角時的亮阿。。呵呵
那我都不調整它一路24mm到底不行嗎?
當然如果你閃光燈功率夠力的話,沒人說不可以,但是就是閃光燈地出力就是不夠用,因此才想出那我就將光聚焦起來,只要我的攝角裡亮就好,攝角以外根本拍不到你浪費那些光幹嘛。。呵呵

有關多少光圈快門ISO時要訂多少。。
古代的時候常用測光表這玩意而,他會告訴你現在地亮度要如何調整你的光圈快門以及ISO,不過現在相機都能自動測光了,因此也就少用了,不過有時候拿出來唬唬人還是滿嚇人的。同理,照明不足地就是閃光燈要補的亮度。
真的一開始就TTL一切都交給相機去幫你計算,也是不錯的方式。而後,很多人則是玩久了後就有心得了,而後就試拍一張調一下,再試拍一張大概就滿近了或者再調一下即可,反正數位時代又不用浪費底片,拍不好刪掉即可。。。

慢慢來慢慢摸索不要急,畢竟每個人都是這麼般摸著石頭過河的,只要常拍常玩常思考,就很快可以摸到門路了。。

其實攝影就那些東西在那轉,像這就用了慢快門的技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