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Nikon D40 + SB400的使用者,有幾個問題還沒搞懂,想請問一下:
1) 在在01的一個討論串看到,SB-400是將閃燈的模式定在TTL-BL,也就是會考慮到背景光,然後對主體正確補光,請問對嗎?
2) 若 1)正確的話,若在大逆光或是背景超暗的情況下,閃燈是否也要遵守「遇亮加EV,遇暗減EV」的守則呢?
3) 看到一篇文章說,在開啟閃燈且使用M模式下,Nikon的測光表代表「主體」與「背景」的曝光差距,若是+EV的話,代表背景較主體亮,-EV則代表背景較主體暗。
若是在逆光的時候,用M模式測得+EV(背景較亮),此時若想以閃燈補光的話,是調整閃光出力(+FV)讓主體較亮比較好,或是增加快門速度讓背景較暗好呢?
4) 在機身 M 模式的情形下…依然可以調整「曝光補償」和「閃燈補償」,而在光圈快門都設定好的時候,不論是「曝光補償」或「閃燈補償」,應該只有影響到閃燈的出力吧?那此時若 (EV+1,FV-1)和(EV+0,FV+0)這兩種不同的設定,是否會得到一模一樣的曝光?
抱歉對閃燈的應用還不是很懂,請各位幫忙一下,感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