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拍攝他者」( 法文-Filmer l’autre)

分享關於你對於「拍攝他者」( 法文-Filmer l’autre)或甚麼是他者?

個人找到資料有限

關於「他者」(the other)這個概念,要談一定要先談起「鏡中自我」這個理論。而也一定要從這個理論中討論,你才能夠了解。那麼,開始囉!

●庫里的鏡中自我論
廿世紀初期美國學者庫里(Charles Horton Cooley)主張,社會自我是一種「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我們在想像中得知別人對我們的外表、風度、目的、行動、性格等想法,並受到這些想法影響。
整個過程牽涉了:(1)對別人眼裡我們形象的想像;(2)對別人對於如何判斷這種形象的想像:(3)產生某種自我感覺。換言之,我們的個性是藉由猜測我們的自我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而成長和形成的。

●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我們可以將自我與他人(或他者,other)的關係,歸納為以下幾種:
(1)自我與他者的截然二分、對立。
(2)自我與他者是相互界定的,自我必須有他者的存在,才成其為自我。自我與他者同時誕生。
(3)自我內部便有他者,沒有純粹無雜質的自我;自我即他者。
(4)他人的存在具有優先性。自我是為他人、向著他人而存在的自我,我對他人負有道德責任。(主要是Levinas的主張)
●注意:
 
「他者」不僅是外在的物或人,主體藉此來建構自身。主體更須自身先成為「他者」,才能夠自我界定、找到認同。換言之,「他者」是主體構成的內在條件,主體也在認識自身的慾望與被「他者」承認的慾望間尋求定位。(于治中,1995: 220)

2017秋冬季
北師美術館電影-哲學講座
Ecrans philosophiques

https://www.facebook.com/MoNTUE2011/photos/a.164563840291838.40513.158283004253255/1497546193660256/?type=3&theater

關於「拍攝他者」(  法文-Filmer l’autre)

台灣的脈絡看他者或反他者的影像的作者代表關曉榮(或有沒有其他作者交流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9C%E6%9B%89%E6%A6%AE
2017-11-18 3:19 發佈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分享關於你對於「拍...社會自我是一種「鏡中自我」(恕刪)

「鏡中自我」.
**********************
鏡中自我.即是他人眼中的[他者].

這種說法也是對的.

以上參考.
***************



老何2738 wrote:
「鏡中自我」.**...(恕刪)

自我有他者的存在.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