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水攝裝備

胎嘎厚。

最近迷上潛水~

上次在潛到約莫8米的時後,
驚鴻一瞥到旁邊大哥,拿了一台超~大~的相機!
回來後嘗試搜個示意圖,就像這張!

https://imgur.com/acbQUEs



想請問,也有在接觸水攝的板友們,
到底潛水時,為什麼需要用到這麼大~的相機啊...==
2017-11-06 16: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裝備

lanmusic wrote:
胎嘎厚。最近迷上潛...(恕刪)

主要是防水殼很貴
鏡頭因為他用廣角鏡
套用在防水殼的距離上要更大的鏡頭 同時要能夠承受水壓
另外他又架了四支外閃

順便講防水殼一個這種大概都破10萬20萬
還是小相機拍拍就好XD
lanmusic wrote:
胎嘎厚。最近迷上潛...(恕刪)

應該是防水殼塊頭很大而已,相機本體應該小很多
那職業的啦~我們這種小菜鳥不用管這麼多XD
了不起,能帶個最近討論度很高的Em1-M2下去,就心滿意足啦~
我也有水底攝影過
那器材體積很大~主要都是補光燈閃光燈
還有控制器~畢竟在水底下按鍵可不好按

沒有要這麼麻煩 其實可以買潛水相機TG-5之類的
我有朋友用過~拍起來其實還不錯
配上環形補光燈水下夜拍~有很特別的效果
這個好酷喔喔喔!好像鋼鐵人的核心反應爐哈哈哈~
我還很嫩的在用2個多月前入手的TG-5
也許有一天也能帶大砲下去吧!
認真回

那是單眼相機的防水殼,是針對每一台單眼相機量身訂做的,也就是幾乎每一台單眼相機只能用專用的防水殼,除了少部份可以用套件升級的,例如Anthis Nexus。這一類的防水殼強調的除了防水深度(至少都可以40米水深的壓力),還有全功能,也就是儘量讓相機上的每個按鈕和旋鈕在防水殼上都可以操作。有些品牌還會強調在水中的中性浮力,讓水攝的人更方便掌握和操控。

目前的大廠牌大約可分為日系(Sea&Sea、Nexus、Inon、…),美系(ikelite、nauticam(註一)、aquatica(註二)、…)和歐系(seacam、subal、…),一般來說價位比較平價的是ikelite,因為它不是鋁殼,是塑膠殼,在耐用度和撞擊方面相對弱一點點,而其他的大部份都是鋁殼,在強度上比較有信任感。而東方人因為手掌大小的關係,所以平均來說日系的最適合台灣人,而nauticam最強調操控的方便性,所以構件設計較為複雜,aquatica的賣點是軍規的強度,而相關週邊最齊全的是Nexus,Sea&Sea和Inon的優勢是可以和自家的閃燈配合得最好。

一個水攝的水下基本組成會包含,相機、鏡頭、防水殼、port(鏡頭的防水殼)、閃燈、燈臂、訊號線或光纖線,總體來說,美系、日系的便宜些,歐系的最貴,價位大約是
防水殼 : 70,000 ~ 150,000+ / 一個
閃燈 : 15,000 ~ 90,000+ / 一個
燈臂 : 1,000 ~ 3,000 / 一個
訊號線或光纖線 : 1,000 ~ 6,000 / 一個

註一 : 老板實際上是香港人,用美國品牌上市
註二 : 是加拿大品牌
e04這張是遇到深海鋼彈嗎?xdddddd
覺得有趣,其一直斷斷續續有在想玩潛水攝影,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入門建議(托腮)
嘿某樓!我也有拿過Em1m2的說嘖嘖嘖~

不過我是旱鴨QQ,沒有玩水上活動..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