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福衛五號拍照失能之一問

福衛五號拍照失能?太空中心:太空環境難以預測

福衛五號拍照失能「最大的問題」是失焦,不是條紋
以下這段話為關鍵
"余憲政表示,目前有幾項措施會進行,第一項是透過熱脹冷縮的原理,用溫度去控制焦距,這個已經在處理。第二個是利用衛星不同的高度變化,看看是否會改善焦距的品質。第三個是地面的影像處理軟體改善光斑。目前還是在調校的過程當中。"

由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這段話第一項措施應可判斷

福衛五號照相系統,其鏡頭光學中心到CMOS的機構「應作成固定無法調整」,才會希望能靠熱漲冷縮達成合焦

看到第二、三項措施,只能苦笑,像在耍幽默虛晃一招

第二項措施不可能解決失焦,因為物距數百公里起跳,可視為無限遠,

當將攝影鏡頭調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感測器的距離調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後,遠距離的物體就能在底片或感測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當物距無限遠,在攝影上鏡頭光學中心到CMOS有最清楚影像距離就為鏡頭的焦距,
衛星不同的高度變化,還是數百公里高,一樣視為無限遠,
鏡頭光學中心到CMOS距離不變,還是一樣沒準焦,影像怎可能變清楚?

第三項措施也不可能解決,
大家都知道,增加照片銳度(明暗交界對比),是不能增加失焦照片的細節的
當然其可能用更高階的數位插補處理生出些細節,但與準焦細節比應該還是差很多吧

我最大的問題是
為何福衛五號設計出一個使用中無法再調整的照相光學系統?
尤其此為福衛五號最重要的設備,光學設計總不可能萬無一失

為何設計成無法調整鏡頭光學中心到CMOS的距離?
沒想過要將CMOS 基座設計成有螺紋與鏡筒相崁,形成可調焦距的機構地面準焦到太空失焦,還可以調焦?

實在離譜...
2017-09-19 15: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福衛五號
若做成可調整 = 多一個可動元件 + 可動部份相關的支援零件(動力,環控,動力的環控,環控的環控)
多增加重量不談
發射時的嚴苛環境導致調整功能掛掉,結果弄巧成拙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是很多環節的取捨問題
而只是這次賭輸了,學費繳了下次記得要改,僅此而已.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elfwong wrote:
福衛五號拍照失能?...(恕刪)


其實台灣缺乏經驗跟整合人才,出點意外也是必然的。哈伯太空望遠鏡一開始上太空的時候還近視,派太空梭上去幫他掛眼鏡才正常運作。福衛五號什麼狀況也許真相如何我們也不知道,但要說沒考慮到熱脹冷縮我想也不太可能,看他公布的照片有點像馬賽克而不是模糊影像,不負責任的猜想是IC出了問題,因為太空中輻射的關係,alpha,beta,gamma都會讓IC出現電子訊號錯誤,必須有備用記憶電路跟糾錯算法更正,如果超出設計容量的錯誤就會像那個照片一樣馬賽克了,而他們說的降解析度的說法也吻合這個現象,解析度下降算法改一下就修好了。當然達不到設計標準但又能怎麼樣?
既然無法高解析!降低點解析度是可以接受的!!不然台灣會掛一個很貴的天燈在外太空!
換個D5心臟及對焦 就應該可以了
謝謝
我比較介意的是,這太空垃圾要如何處理,還是只要愛臺灣就好了?
chou3972 wrote:
我比較介意的是,這...(恕刪)

他還能用啦
就算完全不能拍照也還能用來累積操作衛星設備的使用經驗或做各種實驗

那種
(1)沒進軌道就炸了或掉下來的
(2)進了錯誤軌道的
(3)遙控沒反應的
這種的才是不能用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是的,這部份我知道,是我表達的不清楚,想強調的重點是將來。現在我們已開始面對海洋垃圾了。
ASRAAM wrote:
他還能用啦就算完全不...(恕刪)
好像跟哈伯太空望遠鏡一樣

第一次哈伯望遠鏡上太空後,是一個大近視
只是當時哈伯可以升級

福衛五號就一開始沒有考慮到升級的問題吧!
elfwong wrote:
福衛五號拍照失能?福衛五號拍照失能?太空中心:太空環境難以預測
...(恕刪)


眾網友們
想想距離這樣遠,變數這樣多,
可以容許誤差這樣小,
與其漫談亂猜,
不如去修個太空物理博士,
看能否解決問題,找出問題。

太空攝影機的問題顯然不是像CANON 1Dx 或 Nikon D5 失能那麼簡單。

看看美國多麼先進的太空科技,
不如預期的情況也是時常發生,
這次有閃失也不意外,
但這句話也不要引申為"不必成功",
誰不希望成功,
但畢竟"太空環境難以預測",
總有失手的時候。

如果 沒有看電視,
也可以看電影:
《阿波羅13號》(英語: Apollo 13)是環球影片公司於1995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由朗·霍華執導,凱文·貝肯、湯姆·漢克斯等主演,是一部取材真實事件的災難片,腳本的依據是當事人的回憶錄《與月球失之交臂》。那次登月飛行雖然失敗,但飛船的返回本身在美國太空探索史上卻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更別提:
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發生於美國東岸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世界標準時間16時39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上空剛起飛73秒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發生解體,機上7名機組人員喪命。解體後的殘骸掉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中部的大西洋沿海處。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