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遊雖然帶著單眼 但很多時候反而手機拍的更多
我發現手機的焦段更接近人眼的視野
而且自帶HDR的功能 內建的修圖程式讓照片更生動
不過單眼依然是我的最愛 因爲手機版我不太會用
晚一點再po圖 請先進們指導
白馬笑西風 wrote: 這次出遊雖然帶著單眼 但很多時候反而手機拍的更多 我發現手機的焦段更接近人眼的視野 而且自帶HDR的功能 內建的修圖程式讓照片更生動 不過單眼依然是我的最愛 因爲手機版我不太會用...(恕刪)您的人眼視野 (單顆眼睛), 跟一般 135系統認定 ~50mm 焦距接近人眼之視野, 落差滿大的。 但是, 雙顆眼球組合而成, 有加上前後景距差異 (透視補償的立體感), 約莫~22mm 焦距範圍, 但無法全域清晰成像 (統計研究參考); 據聞 NBA職藍黑人選手的雙眼視野可超過 180度 (如何界定, 待查)。
要查到 i7 Plus 的拍照焦距, 不難~ "i7 Plus Focal length" 搜找。 我買不起 iPhone, 因慚愧就不給答。 再者, 樓主您的 6D 機身已經算很好等級, 勞駕用您手邊 LX10 作比較畫質差異即可知其一二。
如果樓主您單顆眼能形成~ 22mm 焦距視野.. 難不成, 樓主您是 X-Man 成員之一 ?! (小玩笑, 見諒..)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第一顆鏡頭:焦距 4mm 光圈 f/1.8(等效28mm)
第二顆鏡頭:焦距 6.6mm 光圈 f/2.8(等效46mm)
二個鏡頭互相搭配,剛好使用x2且達到只用第二顆鏡頭條件,就是長鏡頭的等效焦距,就是一般講的"人眼視角標準鏡"
小葉叔叔 wrote:
人眼(包含餘光)可是一個變形最少、成像最佳的超大廣角鏡
沒錯, 但補充一下-->變形少(無), 是因為你的腦從小就不停練習把直的東西-->無論光學&你視網膜上直不直-->都把他[理解]成直的
白大衛細支㊣ wrote:
那眼睛大的人光圈會不會比較大(進光量較多)
真的會喔, 有些疾病是瞳孔打不開入光亮不足,
但更重要的是視覺最後的感應, 我舉個例子您就懂了, 治療青光眼要點散瞳劑(控制瞳孔肌肉鬆弛, 完全跟您取下鏡頭光圈光圈鬆到最大一樣), 進眼的光線太多, 完全就過曝白茫茫一片
不過有點語病, 眼睛大或許不一定瞳孔大
白大衛細支㊣ wrote:
或是變成超超廣角(可視角較寬)
嗯...正常的眼不太會, 因為視角的(想成成相面積)主要限制在有功能的視網膜範圍, 而非眼球構造(你可以把它想成(近似於)鏡頭=眼球;構造焦距不變, 成像廣不廣取決於底片大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