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哀) 攝影師收費..

任何時候都會有文章登出來說明攝影師收費應當是多少錢..可是社會上有幾多位會有錢不收?

攝影師的價值好像愈來愈低隨著機器愈好,只按下快門的出品也好像已滿足到人們似的, 他們似覺得只是按下快門的工作需要付錢的嗎。

攝影可收費的地方亦好像愈來愈小.觀察到的不少尤其是大型的婚攝公司好像也割價搶中低價的客戶層。

大家有同感嗎.

一位收費的攝影師上..
2017-03-24 13: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攝影師
機器代替人工的實例?!

以前中幅底片,拍攝到出相本,一般人很難想像經過多少程序

初期進入數位婚紗,600萬相素aps-c+kit鏡,一樣嚇嚇叫

現在......搞不好新郎 賓客的相機器材等級,比專業攝影師還高級,空講技術現在行不通,只好買更高級的器材拿來壓箱
如果有好的技術,普通的器材也可以拍的嚇嚇叫

但是,拿了一台普通相機來拍攝,被拍攝的人,心理難免會嘀咕質疑吧
現在想收錢就必須拿出大家認識的器材,且設備必須看起來很厲害,不然客人都會覺得你拿這就想賺我錢!?客人第一眼是不管你的技術,小弟出社會時,當時比較有名的攝影公司,一張去背圖就可以收到5-6百元,氣氛圖可以收到1500-2000元,現在很多個人工作室一出來,價格都押很低了。
很多客戶都不明白後制的重要性及需要的時間。

他們好像是請你來把你最棒的器材抬起來按快門。

(灰)...
人蔘比當歸大 wrote:
現在想收錢就必須拿出大家認識的器材,且設備必須看起來很厲害,不然客人都會覺得你拿這就想賺我錢!?客人第一眼是不管你的技術,小弟出社會時,當時比較有名的攝影公司,一張去背圖就可以收到5-6百元,氣氛圖可以收到1500-2000元,現在很多個人工作室一出來,價格都押很低了。


確實,比較不懂的人,第一點一定是先看攝影師的器材,
傢伙齊全且看起來高檔,就會讓人覺得花錢是值得的!

想到幾年前去拍大頭照,照相館好像是用NIKON D2還是D3,有點忘了,
總之就是看起來超威的單眼,

之後,又過了七八個月要辦簽證,所以又到了另一家照相館,他居然是用小DC幫我照...,
當下的感覺真的是超鳥,心想老闆出來開店,靠相機吃飯的,好歹也拿個專業一點的吧!

不過後來想想,只不過是拍大頭照而已,用哪種相機好像都差不多!

raymondlife wrote:
任何時候都會有文章...(恕刪)


在一個拍攝器材普遍氾濫的時代,價格被壓縮是必然的結果...

leica123 wrote:
在一個拍攝器材普遍...(恕刪)

這是事實,現在全幅機入手也沒有像以前困難,有時參加婚禮親友團拿的器材也是不少厲害的,況且有時親友拿個智慧型手機拍照錄影完直接用line群組傳一傳就夠了。婚攝其實就是在記錄當天的狀況,親友拍攝的也同樣能忠實呈現當天的狀況。
數位時代來臨就是這樣

以前底片時代要學攝影,至少要先拍個二三十捲,光材料費就要先燒個五千元了
去拍婚禮,當場還不能檢視,而且是事後一翻兩瞪眼

早期鏡頭沒有防手震科技,還要練手持穩定度
對焦系統、測光系統也沒那麼聰明,所以就嚇跑一堆消費者

以前要做後製,還要購買底掃或掃描機
當時的記憶體也貴,電腦也慢,各種門檻就是高

以前學習知識只有書籍、老師,還有朋友間互相切磋交流
現在Youtube就是你的老師


現在只要不要手抖
對焦準(只要不要差太多,新人在前面,焦對到後面背景那種)
曝光不要太離譜
構圖不要太離譜

只要手指靈活,基本上事後進電腦,弄一弄(套一套風格)大概可以交出不錯的照片


所以現在沒有扛好一點的配備,可能連賓客都拿得比你好
我是一名攝影工作者

剛學攝影時
前輩們都告訴我相機後面的腦袋比相機重要
我一直奉為圭臬
長大後才知道前輩都是騙人的
APSC跟全幅拍出來就是不一樣

後來我成了攝影工作者
前輩們都告訴我只要技術好
6D也可以在婚攝場上游刃有餘
我一直信以為真
後來才知道前輩們都是騙人的
當我拿著6D接案時
許多賓客拿著5D3+大三元在旁邊走來走去
我設備經常被打槍
後來才知道有時候客戶要的不只是作品漂亮
設備也要夠高檔他們才覺得有面子

後來我買了1DX2
不管啥米場合的案子大白天我也架他個兩隻四隻閃燈
閃不閃不重要,重要是擺起來裝逼
不管用不用的到也背他個雙槍雙機上陣
從此我的案子變多了
即使照片拍到爆掉
所有的客戶還是一致推崇我是個超專業攝影師

你可以不認同
但現實的狀況就是這樣
純分享
勿筆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