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星空】【銀河】【FZ200】

想買一台能拍【星空】的相機,爬了很多文章

最後在考慮FZ300

【星空】【銀河】【FZ200】

這是網友用FZ200拍的

原文中有提到【9 x 30s subs at ISO800】,想請教9是指什麼?!

原文連結:https://stargazerslounge.com/topic/189404-southern-milky-way-with-compact-camera/



此外,有網友發表用FZ200拍出【星雲】,想請問這有可能嗎?
(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就先抱歉了)

【星空】【銀河】【FZ200】

原文連結:http://bbs.kakaku.com/bbs/K0000749556/SortID=18759737/ImageID=2216651/

望請解惑,感謝了!!

2016-11-23 19:21 發佈
個人淺見是9張曝光30秒ISO800的照片去疊加合成的,拍星空有專門的處理軟體,透過處理拍出星雲也是可能的。
另外FZ300雖在1/2.3"感光長砲機畫質是前段班,但畢竟感光元件小吃虧,有閒錢還是建議向大感光元件目標敗家。
流星Saint wrote: 想買一台能拍【星空】的相機,爬了很多文章 最後在考慮FZ300 這是網友用FZ200拍的
原文中有提到【9 x 30s subs at ISO800】,想請教9是指什麼?!...(恕刪)
您那篇是 FZ200 上市一年左右, 有位住在墨爾本(Melbourne), 拍得~ 夏日 / 銀河星空 (milky way) ~。 在 2013" 七月一日上傳發表的。 因敝人亦持用 FZ200 拍照, 故這篇分享文, 我在 2013"年時已註記分析過; 可惜的是, 自己仍菜鳥拍照等級, 仍遲未用 FZ200 拍得 milky-way 在台灣地區 ... XD~

9是指, 用 9張圖檔, 用疊圖軟體 (e.g. StarTrail)作後製疊圖處理合成一張成品圖

流星Saint wrote: 此外,有網友發表用FZ200拍出【星雲】,想請問這有可能嗎?
(也有可能是我誤會,就先抱歉了)...(恕刪)
那張 kakaxx 的分享... 是日本網友們亂亂分享的, 真正能用 FZ200 此星雲狀態, 是歐 / 美地區的 FZ200 網友作分享。 但敝人無法舉證... 因為我對那類相片領域用 FZ200 作拍照沒興趣...XD~


FZ200 在台灣地區的高倍光學變焦 DC 市場銷售, "可能"不及其他廠牌; 但有趣的是... 同時期 / 台灣地區的高倍光學變焦 DC 市場中, 針對 : 恆定光圈 / 機背 Fn鍵數量 / 高 iso值卻能曝光超過 30秒以上者, 就僅 FZ200 勝出。 FZ300 延續此特性, 可用 iso又向上推一級, 且防滴功能加持...

FZ200 / FZ300 本身的感光元件 : 1/2.3"吋, 想當然爾... 只要感光元件比它大尺寸的, 在相同畫素呈現上... FZ200 / FZ300 iso 澄淨度肯定沒得比。 但在相同等級價位領域, 如果以可玩性及可用性的便利度 / 直覺操作 / 支援度 / 單顆鋰電池續航時間 (FZ200 Only) ...; 以 SLR-Like DC 領域, 算滿豐富多樣的。

敝人僅是菜鳥等級, 有空不妨到~ ... 本站此串 FZ200 大樓討論區看看有些好手或經驗的實圖拍照分享















FZ200 (iZoom, 48x 變焦) + B300 (1.7x) == 81.6x 變焦 (2040mm 焦距 eqiv) 效果; 順道想要親臨感受~ 配合腳架作直拍月球表面的操作難易度.. 以下這張, 對敝人而言, 純粹實驗性質之測試體驗而已,
P1100398, Av先決 / F6.3, ISO:100, 中央範圍 / 點測光, JPG 直出成相, [光圈儘量調小值],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您那篇是 FZ200...(恕刪)


先前提到建議大感光元件,是針對拍星空而言。事實上FZ200/FZ300的焦段便利性、操控性及相對同級相機的畫質都屬上乘,此從splendors大常駐的大樓就可看出(該大樓包含splendors在內有數位高手把FZ200發揮的淋漓盡致),只是感光元件小相對低光源表現吃虧也是事實。


星空疊圖 通常是使用 多張 同目標圖進行疊圖處理.
【9 x 30s subs at ISO800】 的解釋就如同前面幾位大大說的.
樓主有興趣可以 google "DeepSkyStacker" (DSS),
這是一個免費的 疊圖軟體.

疊圖的好處就在 強化 星野目標訊號,
降低雜訊.
處理過的照片 通常會比原本單張 棒很多.


FZ200 能否拍到 這兩張照片?
我想是沒問題的.
不過第二張 一定有使用 赤道儀 / 星野儀進行追蹤,
才有辦法拍 60sec 不拉線.
(如果想玩, 推薦去露天 找 Sky Watcher Star Adventure,
這台應該是最適合新手入門的便宜又兼具效能的選擇.
使用一般相機與相機鏡頭 即可拍攝星空的照片.)


另外相機的部份.
FZ-200(300) 的優點 應該就在那顆等效 24-600mm F2.8鏡頭,
别的系統想要達到 600mm F2.8的代價很高. (XD 就是粉貴)
但缺點也就在那片 感光元件太小.
另外 最長曝光時間 30秒也略嫌短,
若能曝 1分-2分鐘 會更好.

若要素質,
我會建議至少購買 M4/3 (Olympus or Panasonic)
或 APS-C 的可換鏡頭相機 (Nikon, Sony, Pentax, Canon).
挑在您預算內的 近幾年機種 應該都可以.

本身以 M4/3 相機拍攝的結果,
算是還蠻滿意的.
M4/3 我推薦 O家 E-PL6 或 之後的機種.
(XD E-PL6 現在應該粉便宜)


但樓主要買 FZ200 or FZ300 也是可以的.
搭配赤道儀要拍出 這兩張照片 應該沒問題.


最後推一下 splendors 大大的作品,
都好棒啊! :)

flysang wrote: 先前提到建議大感光元件,是針對拍星空而言。事實上FZ200/FZ300的焦段便利性、操控性及相對同級相機的畫質都屬上乘,此從splendors大常駐的大樓就可看出(該大樓包含splendors在內有數位高手把FZ200發揮的淋漓盡致),只是感光元件小相對低光源表現吃虧也是事實。...(恕刪)
fly 大所言, 句句屬實。 再者, 自己本身也有 DSLR (APS-C)機身及鏡頭 *2顆 ; 敝人認同。 唯有一點是誇張些, 將我當成"高手"等級。 實際上, 景點美靚而已 (我看到被讚美也滿爽 der)... XD~



平實而論, 自己是"亂槍打鳥" 型拍照法則, 百圖中選一張... 作分享而已 !! 反正, FZ200 數位 DC 拍照(單顆鋰電續航力時間), 檢視圖片不滿意, 要嘛重拍, 沒機會重拍就刪掉而已...XD~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nesy521 wrote: 星空疊圖 通常是使用 多張 同目標圖進行疊圖處理.
【9 x 30s subs at ISO800】 的解釋就如同前面幾位大大說的.
樓主有興趣可以 google "DeepSkyStacker" (DSS),
這是一個免費的 疊圖軟體.

疊圖的好處就在 強化 星野目標訊號,
降低雜訊.
處理過的照片 通常會比原本單張 棒很多.


FZ200 能否拍到 這兩張照片?
我想是沒問題的. ...(恕刪)
FZ200 在高 iso值, 仍能長時曝光超過 50秒, 而且能同時支援輸出 JPG + RAW。 一般使用者, 不會在意這項的, 但在低光源又想長時曝光需求... 不見得同等級高倍光學變焦 DC 群, 可以支援。 這項功能滿有意思的, 但是~ 得反問自己, 有需要嗎 ?! (謎之音, 自己到底幫忙關說哪一枚 ???)

但在後續高倍光學變焦 DC群中 (e.g. N家 P900), 有些款型改用"情境模式"支援星空模式 (其實, 是將後製疊圖內建機身裡面), 效果如何 ?! 自己查查唄~ (謎之音, 自己到底幫忙關說哪一枚 ???)

nesy521 wrote:但樓主要買 FZ200 or FZ300 也是可以的. 搭配赤道儀要拍出 這兩張照片 應該沒問題...(恕刪)
是否要搭配赤道儀拍出特定星雲系畫面, 敝人沒蒐找過這類資訊。 但若要長時曝光 (> 30秒以上) 拍出"無星軌"之星空畫面 ( 非星軌星跡拍攝 ), 則必須搭配赤道儀拍出, 也有另名稱叫作 : "星空雲台"。 網拍蒐找到最便宜 (似乎也是最暢銷)的赤道儀價約 $16000左右。 另外, 搭配赤道儀時, 腳架也必須買, 且買穩定一些的, 千元內的便宜腳架等級, 就別看找比較。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splendors wrote:
您那篇是 FZ200...(恕刪)

wow!!!推splendors 大大的作品 超級


流星Saint wrote:
想買一台能拍【星空】...(恕刪)

fz300是fz200的提升款~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2&t=4543154
流星Saint wrote:
想買一台能拍【星空...(恕刪)


那張獵戶座M42大星雲看起來約是等效500~600mm間的視角
如此長焦還要60秒曝光的話100%有另加上赤道儀這類的追蹤設備
否則只曝1秒就可以很明顯看到拖線的星軌了
(地球每秒自轉約0.125度,越長焦鏡頭視角越小,星軌就會跟著被放大)
30s*9是指9張疊合來讓影像強化
當然如果疊的張數更多,影像品質就會越佳

P.S:
1.M42星雲在台灣的冬季,相機即使不改成天文機也可輕易的拍到
而且星雲本身亮度夠,30秒曝光綽綽有餘,不過展現出來的顏色就像你貼的範例,比較沒那麼艷麗而已

2.入門型的追蹤設備個人是比較推薦Sky Watcher Star Adventure這一台
價格便宜,校對極軸跟抓平衡的方法也簡單好上手,不過你的腳架相對也要夠穩定

路過的刺客 wrote:
入門型的追蹤設備個人是比較推薦Sky Watcher Star Adventure這一台


請教刺客大,
這台和 Kenko SkyMemo S 是不是 同一產品貼不同牌呢?
總覺得幾乎長得一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