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到了春天,整個中台灣就開始熱鬧起來了,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之外,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也在中部地區相當具有影響力,近年來信中更是一年比一年多,徒步進香的香燈腳報名人數不斷的創新高。不同於大甲進香團有固定的路線跟行程,白沙屯北港進香團可以說是幾乎一切都是未知!每年進香天數都不固定,由當年值年爐主駁杯向媽祖請示決定,結果出來又也只知道出發日,進火日跟回宮日,其餘路徑,休息地點一切未知,都是出發後由媽祖在路途中直接決定,因此說這是一趟未知的旅程可說是一點也不為過。有別於以往的急行軍(去年是36小時要走完一百多公裡到北港),今年可以說是慢行行程,整個進香行程整整十二天,但是過程中碰到寒流來襲跟大暴雨因此也嚴格考驗著信徒的體力跟耐力。

由於今年出發的時間剛好卡到我出國的時間,所以最後決定跟回程的最後四天(含遊莊),一下飛機隔天一早就出門到追分去街上隊伍。
個人在走大甲媽祖的時候都是上把手的A77II+16-50, 35 F/1.8跟小白G全副武裝用小拖車拖著走,但是因為白沙屯媽祖路線不固定媽祖隨時會決定換路所以在考量機動性之後,就選擇帶RX100II上路,整體來說RX100的機動性相高表現也十分的稱職,真要說最大的缺點的話就是望遠還是不夠(3代以後光學只到70....更短),外加沒有防塵防滴,但是這些需求也只有更貴的RX10系列能辦得到了

Anyway, 儘管如此還是不能否認RX100II真的很輕便

----------- 以下圖多請多見諒~~ ------------
#1 追分市場前進中

#2 虔誠

#3 停駕時許多居民紛紛上前跪拜

#4 再次上路

#5 白沙屯有個很特別的文化就是獻花,由於白沙屯媽祖的轎子前面有兩個花瓶可以裝鮮花因此許多沿路的信徒會準備兩束鮮花獻給媽祖,叫班人員也會把轎子上的花束拿給信徒,就算是一種跟媽祖換花的概念

#6 白沙屯的神轎起駕時會三進三退,這個動作的是停下來準備退回去

#7 令人動容的一幕,神轎特地抬高讓坐輪椅的老太太也能鑽轎腳,而後面外勞拿的袋子裡裝的是老太太全家人的衣物,為的是祈求媽祖也能保佑他的家人平安順利。

#8 跪在路上等著獻花跟鑽轎腳的信徒

#9 這表情除了虔誠還是虔誠

#10 香擔,這就是大甲進香團看不到的東西了。香擔通常由一個人來挑,一邊是放火缸,另一邊則是進火的工具。在北港舉行完進火儀式後火剛會被放入香擔中並且用封條封起來並帶回白沙屯,路途中間負責香擔的人必須隨時從香擔的小開口中定期添加柴火以確保香火在進廟前不能熄滅。

#11 清晨四點半,行經大甲鎮瀾宮廟埕,這天寒流來襲氣溫不到十度外加下大雨颳大風,許多香燈腳都掛病號了(當然我也是其中一位)

#12 老師音樂請下聖母心媽祖緣:『不管風有多冷,不驚雨有多大,一直走,向前走,走向光明的人生~』

#13 新埔秋茂園前,白沙屯媽祖跟山邊媽祖準備分轎各自回各自的廟裡去,許多人都以為坐在轎子裡面小樽的神像就是白沙屯媽祖,其實不然,後面大尊的才是白沙屯媽。每年白沙屯媽祖都會跟山邊媽祖一起去北港進香,出發前大約一小時到拱天宮會合,回程時最後一天才分轎各自回去自己的村子。

#14 這天白沙屯媽祖會從四人扛的藤轎換乘八人抬的大轎風風光光地回村子裡去

#15 白沙屯報馬仔首次出現!由於白沙屯媽祖每年進項路線不固定,所以只有回村子那天才會有報馬仔告訴大家媽祖回來了

#16 八人扛大轎準備出去接媽祖,換轎搶頭香之後就不能鑽轎腳了。

#17 回白沙屯的路上全部滿滿的都是人啊

#18 回村子這天天氣超級好阿

#19 山邊媽祖的頭旗前進中

# 20沿路居民都出來拜媽祖

#21 報馬仔前進中

#22 這天白沙屯村內所有廟宇的神祇也都會出來接駕

#23 中午過後拱天宮廟埕也會變得熱鬧非凡

#24 在『進喔!進喔!』的歡呼聲中,大轎三進三退後進入廟裡完成進香

#25 接著第二天一早會進行遊莊,遊莊由二媽代勞

# 26 山上小徑行進中

#27 休息中

#28 綠意盎然的山中小徑

#29 依山傍海是白沙屯最佳的寫照

#30 下午三點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頭期跟神轎陸續進廟完成遊莊,正個活動也大致告一段落了,一直到數十日後的開爐完成就功德圓滿啦!

由於這幾天很多時間都下大雨因此能拍照的時間並沒有很多,今年雖然行程比較常看似會比較輕鬆其實不然,因為寒流來襲的關係其實整個行程也相當具有挑戰性。但也正是因為他相當具有挑戰性所以磨練出來的意志更能讓我們有勇氣面對生活中一切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