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一好文] Charles Traub給年輕攝影師的忠告

2007-12-17 23:30 發佈
喔喔!!

@@"不過怎麼有些人出國都會拍"看起來"有點窮困的人...

真是無解!!
找個解放的空間~好好思考下一步棋要怎麼走!
阿餅 wrote:
喔喔!!
@@"不過怎麼有些人出國都會拍"看起來"有點窮困的人...
真是無解!!


因為數位相機的普及(無論DC or DSLR), 拍照變成很平民化, 很能快速分享的一件事.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許多人拍照時, 是不是會認為刻意去拍一些生鏽的鐵器, 舊舊的下水道蓋, 爛爛的門,
路邊拾荒老人, 地上樹葉, 路人吃東西, 不然就是秀展拼命卡位去拍漂亮美眉等等等......這樣才叫做拍照?

當然, 作者拍這些東西時應當是有自己的情感在內從而去拍.. 但如果只是為了拍照而拍照, 卻沒有中心思想
知道要拍什麼題材, 只好學著別人蹲在路邊拍這些東西..... 個人是覺得這樣就有點太過矯情與做作了~

上述只是我個人蠻狹隘粗淺的見解. 拍照嘛, 自己高興就好~~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謝謝樓主貼文囉. 的確有不少可以省思之處.

lin8810 wrote:
拍照嘛, 自己高興就好~~...(恕刪)


高興就好的話, 應該是沒有什麼題材是不能入鏡的吧?

如果人性應是不分貴賤而彼此尊重的話, 碰到有錢人, 我們說一聲早, 碰到沒錢人, 我們也說聲好.

那末到了鏡頭裡邊, 應該也沒有歧視的必要...

當我們學著用鏡頭跟不同事物打聲招呼的時候, 應該也不至於淪喪成一種罪惡吧?

不管是小說, 電影, 畫作, 音樂; 還是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題材...

就像是當一個學生吧, 學習攝影, 學習藝術, 學習生命, 學習感動,

因為學習, 因為感動, 讓我蹲得下去, 趴得下去, 我就覺得有意義了.

不管是要感動自己, 還是要感動別人

不管是為了藝術, 還是為了商業

有這麼多的理由, 讓我找不到, 不能拍攝的題材.

當然, 每個人基於自己的理念, 信仰, 價值觀, 有自己的原則, 有所拍與不拍, 那就是自己的選擇與權利了.

* * *

至於有錢人對窮人的生活感興趣, 就像鄉巴佬對靡爛的都市生活好奇一樣, 天經地義.

所以有些人拍破銅爛鐵, 也有些人拍高樓大廈.... 至於我家這種又不高聳壯觀, 又不鏽蝕凋零的, 就被冷落了... 嗎?

Don’t whine, Just produce.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TO:joykafka

非常認同你的說法,很中肯,很實在!!!
joykafka wrote:
高興就好的話, 應該是.....恕刪


認同您的觀點, 是我把自己侷限的太窄了 BTW, 您的簽名檔那句話很有意思.... 不過即使不是pro, 相機也可以是 tool, 甚至是 treasure 吧~ 數位時代科技汰舊換新太快,或許給人一種 toy 的感覺吧...以前老一輩那種一部機身用十來年的光景已不復存在...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lin8810 wrote:
不過即使不是pro, 相機也可以是 tool, 甚至是 treasure 吧~...(恕刪)


當然當然.

只不過是一個不給自己壓力的藉口罷了.

不會因為自己的"器材"不好, 就怪東怪西; 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器材"不錯, 就怪自己腦袋...

就像你說的, 自己高興就好, 因此說是 "玩具",也是因為自己喜歡"玩",用這個說詞來調整自己的心態.

倒沒有表達現在的數位器材沒有用處或是質感的意思。

事實上, 她是 "My precious ~~" 就像魔戒裡的 Gollum 的執念一樣.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lin8810 wrote:
許多人拍照時, 是不是會認為刻意去拍一些生鏽的鐵器, 舊舊的下水道蓋, 爛爛的門,
路邊拾荒老人, 地上樹葉, 路人吃東西, 不然就是秀展拼命卡位去拍漂亮美眉等等等......這樣才叫做拍照?


小弟最近的想法是

在過去. 影像製造門檻較高.
所以大家只能從他人生產的既有影像中. 去選擇擁有哪些影像
選擇很少

現在. 數位相機人手一台
專業的單眼相機也不貴了
於是人人都可以DIY. 自己製造自己可以擁有的影像
而且低成本
可以大量擁有

所以大多數人拿到相機. 尤其是單眼相機
一開始會做的事情大概都類似
小弟也不例外
就是把自己印象中喜歡的影像....通通收集一份起來.

因為還未曾擁有過. 所以一開始就是單純的收集. 不管是晨昏. 風景. 自然. 美女. 秀展. 生態.....等等.
別人拍的好
我也想試試看
就是嘗試. 就是收集. 沒有太多的想法在裡面
儘管結果都很像是類似的重複複製品.
但畢竟都是自己親手製作的. 而且屬於自己擁有的影像. 對自身的感動還是會有的


至於能多進一步思考. 避免重複. 降低可替代性.
增加自己的意念在影像中
使影像更具可看性
這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得等同樣的東西拍膩了. 才會使人去思考下一步
而且.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意願. 或是都有時間心力願意踏出下一步.
也有人拍膩了以後就把相機放著. 賣了. 不拍了

攝影只是興趣的話. 自己快樂還是最重要的.
這忠告的對象應是photographer沒錯
一般業餘用戶多是imager和recorder 參考一下就可以了 
倒是最後一句是各行各業都適用

阿餅 wrote:
@@"不過怎麼有些人出國都會拍"看起來"有點窮困的人...

我的想法是這樣~~
能出國的人都算是有錢人(至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對他們來說 窮困的人是少見的 是稀奇的
人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總是會感到特別新鮮 自然想留念
阿餅 wrote:
喔喔!!@@"不過怎麼有些人出國都會拍"看起來"有點窮困的人...
恕刪)


很簡單...
因為這些容易感動攝影者,就是這樣。
有時候在家裡檢視一些相片,你會發現,拍的美美的相片你可能只花一秒鐘就閃過去...
而這些帶有皺紋的老人、斑駁的器物卻停留比較久的時間。

而作者建議不要拍,是因為..我們不是記者,而這些窮困潦倒的人不是我們的生活部份,實在沒必要為了一時的感動去傷害他們的尊嚴。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