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純粹是技術上的好奇心:為甚麼沒有HDR 數位相機呢?(再次來大預測嚕!)

最近看Weechia 網友發表很多HDR 的文章,真是相當有趣.
只是不免好奇地想問問,為甚麼數位相機內不能有HDR 的功能
呢? 這畢竟可能還是跟D-Light 有些不太一樣.也不是每個攝友
都會想去NX 拉曲線,做數位漸層,而且可能也救不回失去的細節了吧?

不是很懂相機,所以只是純粹好奇地想問問是不是有人可以點醒:
既然相機本來就有包圍曝光,像D80以上的機種也有重複曝光或是
合成RAW檔的功能(這樣可以保存多一些細節吧),那那那...為甚麼不能把這些
加起來變成一個簡易的HDR呢?

還是像新出的一些高階DSLR 有設定保存暗部或是亮部細節就已經
是這樣處裡了呢?

雖然這樣處裡出來的相片並不一定真實或是好看,但是至少可以發揮
數位處裡器的功能給喜歡的人.

2007-12-17 14:36 發佈
Hdr用軟體做的話也是要調很多數值阿,沒有辦法直接合成吧
技術一步步放出來吧!就算有也是不會一次作齊,研發技術是一定要領先市場技術的。
說不定二十年後就有意念照相機上市了。
包圍曝光應該就算一半嘟HDR嚕吧,只不過要回家合成不能在機身上一次搞定
至於相機直接內建,等看看吧畢竟D-lighting與LiveView都實踐嚕,HDR就看相機廠商的marketing選擇如何
動態範圍不夠是所有感光元件--包括底片--的致命傷, 使它拍出來的東西不像肉眼所見.
而且相機一次只能一種快門光圈組合, 用重曝也很麻煩(擔心已曝的再曝會過曝, 或黑卡遮時會有痕跡).
而且亮暗部呈現在感光元件上的位置次次不同, 因此, 感光元件都以 "均質" 的成份或電壓
記錄所有投射在其上的光線.
試想若感光元件能控制暗部提高感光敏感性, 亮部降低, 那不就不用疊圖也不用黑卡, 就有
亮暗曝光均勻的照片了嗎? 不過這可能動用到十分先進的電子科技, 我只是痴人發想~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raguna wrote:
Hdr用軟體做的話也...(恕刪)

=======================================
是的,是的.沒錯阿!
我知道用專業軟體如 Photomatix 可以由更多的參數調出
更多不同的效果.

不過技術的發展應該是不設限的.
舉例來說阿,如果HDR 選項可以像canon 的picture style,
可以先預先設定好(其實好像我們在拍JPEG時也先設定好所有
的參數), 就可以在直出JPEG 時得到一張很大寬容度的照片
(當然,不見得好看或真實), 或是更好的是,如果有HDR RAW 這種奇想
的東西(檔案會3倍大?),按一次快門就可以把更多細節的資料打包回家,
然後藉由相機的內附軟體來快速調整,也蠻好的呀!

畢竟科技是讓生活更方便快速,雖然有很多傳統做法可以達成一樣效果,
但是讓攝影更容易也未嘗不是一種鼓勵大家好好享受樂趣的途徑呢!
eddielu wrote:
最近看Weechia...(恕刪)


前天剛好看到一個擔心攝影內涵問題的大大說:
過幾年,或許就有那種相機,內建的模式不再是「夜景」「肖像」「雪地」...
而是「郎靜山」、「柯錫杰」、「某某大師」..等等..

您是想說這個嗎?哈哈...唉...
eddielu wrote:
最近看Weechia...(恕刪)


對了再補充一下, 高動態範圍一直是高階相機所追求的, 只是還是不太夠,
像S5pro就寛容度比較高, D300也試圖以DRange來記錄高反差, 或許
真會普及起來也說不定, 補足一般相機所不足之處.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應該是目前常用的顯示器所能顯示的色彩bit數不足,
一般raw檔都能儲存RGB各12甚至14bit的色彩資訊了,
但是大部分我們的顯示器卻無法顯示這麼多的色彩資訊,
這就是為啥D-Lighting的技術能處理出一些隱藏色彩資訊的原因,
有些色彩資訊還是存在, 只是以RGB各8bit的方式顯示出來而已.


Fuji s 3 pro 與 s5 pro 號稱的400%動態範圍不知算不算相機內建HDR的一種?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