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牙候診翻雜誌時, 看到這篇跟大家分享一下追鳥阿嬤夢想六十才開始一耳已聾、一耳重聽,將近二十公斤的攝影器材,壓在150公分的嬌小身軀上。今年六十六歲的邱盧素蘭,聽不見鳥叫,只能竭盡眼力搜尋鳥兒的蹤跡。年過六十才開始學拿相機,她曾是第一個拍到新過境鳥種的照片;參加攝影比賽數度獲獎;甄選取得「夢想資助計畫」的企業贊助,記錄超過三百種鳥類,並無償提供學校教材使用。邱阿嬤的相簿邱阿嬤是一位飛羽攝影家,很敬佩她對攝影的熱忱而且還將作品無償提供學校教材使用。邱阿嬤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其實這個故事已經出書了是阿嬤兒子執筆的不過談攝影的部分不多大概占三分之一而已吧其他都在講阿嬤的人生歷程我自己覺得書店翻翻就可以啦愛鳥阿嬤的追夢人生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3915
有夢想就去追多少歲了都不嫌晚~攝影真的是很單純的東西...並不只是拍來令人感動的~樓主貼的連結其中有一段話,個人覺得很有同感:「找鳥來賞,難為鳥拍照,更難拍個鳥特寫,難上加難拍出有表情有姿態的鳥特寫,難!難!難!過了花甲之年的人,大部分都髮蒼蒼、視茫茫,或膝關節退化,不善於滿山追著會飛的鳥兒跑了。因此,偶得一張佳作,算是運氣好。出了一集,算是毅力佳。出了七集,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了。 」
有收入還玩不起那些器材,要是有那種財力就好了能工作到幾歲不被裁員都不知道...以後一個工作者不知道要養幾個老年人?3個?5個?外加小孩...小孩就更辛苦了,老的死不了,還要再加養我們這一輩老人...五六年級生遠遠不如戰後嬰兒潮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