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高手
早期傳統相機
有光圈, 快門 --這兩個在機械 相機很容易理解
ISO 的設定, 是告知相機 有不統的底片, 所以當你 設定 光圈 或快門時 需一同考量
但請問 曝光補償 傳統相機的機械部分 是哪一項, 延長快門, 或是加大光圈?
現今的數位相機, 理論與傳統相機大同小異
但ISO是將多個畫數組成一個畫數來感光, 所以當你調整高感光時
你就會降低解析度
另請問 平衡的設定在 數位相機的 光學邏輯又是哪些
請指教
已修改 名詞 為 曝光補償
簡單說就是在自動化的情況下加上了一點客製化,還是針對光圈、快門與ISO這三個數值做調整
所以曝光補償在傳統相機要手動決定光圈、快門與ISO的情況下是沒有意義的
mbleolin wrote:
但ISO是將多個畫數組成一個畫數來感光, 所以當你調整高感光時
數相的 ISO, 你可以把當成是一個進入 A/D 之前的 放大器 GAIN 調整(如圖),

它就跟你在轉音響器材的音量一樣. 你耳朵貼近揚聲器, 轉愈大聲, 沙沙聲、雜音是不是愈明顯..
因為放大後, 直達 A/D ..
所以也可以不必放大器, 用 可設參考電壓的A/D, 給它不同的參考電壓, 轉出來的數值, 就會不同.
也就是說, 你讓 輸入訊號 跟 比較小的參考電壓 比, 轉出來的數值, 就會比較大; 跟 比較高的參考電壓 比, 轉出來的數值, 就會比較小.
這是一顆平常的 A/D IC, 有沒有看到它的 第9腳, VREF/2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