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我喜歡完整的保留現場的光線感覺...我想將白平衡設定在5500K應該沒錯吧...但是很多情況下照出來卻完全不是現場的感覺...有人說這牽扯到人腦白平衡的部份...但是我想看照片的同時人腦白平衡也會有相同的作用(讓白紙偏得更接近白色)...但兩相對照5500K的色溫跟現場的感覺就是差很多...不知道大家怎嚜去保留現場的光線呢??我設5500K錯了嗎??
如果對自己相機的白平衡不是很有自信。建議您可以參考早期我的作法。先用5200K左右拍一張,再用4200K左右再拍一張。看看兩者間的顏色哪一張比較趨近於現場顏色,然後再做細部微調。數值越小→偏藍色數值越大→偏紅色或是簡單做個牛奶罐白平衡,也是很好用的。一些心得,希望有幫到您。
striky88 wrote: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我喜歡完整的保留現場的光線感覺...我想將白平衡設定在5500K應該沒錯吧......(恕刪) 我是不清楚應該預設多少K是對的但是如果不嫌麻煩的話, 或者會用影像處理軟體(像我是用photoimpact)應該可以改善你的問題因為每一台DC預設的調性, 色溫均不相同機器沒有聰明到了解你的"現場"哪一種東西是白色嘛所以我會在後製時針對顏色與當時現場差太多的照片手工點選畫面中應該是"白色"的物體(比方說在餐廳, 那就是找像桌巾, 或碗盤等等, 抑或是你記得當天畫面裡有誰是穿白上衣的)這樣整個畫面的顏色就會被自動矯正過來了(並不是說點選了之後, 那樣東西在螢幕上就會變成白色; 而是告訴軟體, 那個東西在現場是"白色", 以此為基準去改變整個畫面的色溫)這樣子我也不會去記該設定多少K因為每個"現場"的亮度, 光線顏色都不同不過調整了之後應該就能達到你所謂的"現場氣氛"色調
我想樓主說的"保留現場光線"的意思是不是說不要經相機白平衡的校正,而想忠實紀錄肉眼所見環境。一般現場光線因色溫不同 ,所以像白色在黃燈下看起來就是黃黃的,相機白平衡就是要校正成白色或接近白色(也就是實際顏色)。樓主的意思好像是不要去校正, 而是要保留現場氣氛,例如 白色 在鎢絲燈下會偏黃 就讓他偏黃不要去校正。至於色溫要設成多少K 我不是很確定耶,好像就是 設成 5500K(日光) ,會差很多嗎?不過相機本身顏色的曲線及風格都經過調整,加上 人腦自動白平衡,要完整呈現應該很難吧以上如果有誤 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