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手邊剛好有D7100&剛入手的D810 順手做個測試,順便看看自己錢有沒有白花拍攝環境為昏暗的房間機體設定一模一樣,D810使用DX格是拍攝鮮豔模式 RAW檔直出 上傳配合縮圖無銳化使用鏡頭:N 28mm F1.8M模式F3.51/200秒ISO 2000結果如下D7100D810結果撇開對焦模組的差異不談光ISO就真的感覺得出差異了~提供給想了解的人做參考
其實這種測試無法解釋那篇的問題!所有條件都要一樣,包括感光原件密度 製程畫面的視角或拍攝距離,大小片幅一定不同,已經無法用實拍或拍完裁切來解釋......正常拍攝固定物體,大片幅會比較接近物體,所以比較清晰一些(感光原件的製程,如果能随便切大 切小,那還比較容易比較,但...可能嗎?)
我看完那篇,蠻懶得回應,因為沒啥意義跟從台北開車到高雄,開TOYOTA可以,FERRARI也可以開始比較如果FERRARI的CC數跟TOYOTA一樣的話,肯定差不多的論調結果事實上就是,沒預算當然TOYOTA,有預算當然攻頂這兩者當然有差,只是願不願意換取罷了,哪來那麼多質疑有點無言....= =
我猜隔壁棟的樓主意思應該是你的D810在相同條件下用FX跟DX各拍一張然後你就會得到一張比較廣的照片跟一張比較不廣的照片但是裡面的"質量"是完全一樣的只差在"廣度"但是FF的性能不是只是在"廣度"這點琢磨而以阿雖然我也不是很認同隔壁棟的邏輯但是隔壁目前是很熱鬧阿我不懂原理但是我相信這絕對不是說兩台CC數(片幅)一大一小的車子兩台都一樣A點到B點,CC數大的比較快到所以結論兩台車子沒有差異,只差在速度高低(照片的廣度)要說廠商陰謀也好實際上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相同世代)hs90157 wrote:哈哈~好吧!我盡力了...(恕刪)
那篇的謬思基礎是畫素當成感光元件大小來看待結果,以為隨著時代進步畫素越多,感光元件越大,畫質就有所出入來評價問題是感光元件大小從底片機時代開始,依照一般35mm、120mm等就固定了,數位時代各種片幅的設定都基於此,沒有變更過,片幅大小對畫質的影響也一樣,只能說感光元件因時代科技,畫素越做越高,靜噪抑制能力越來越強,但對同一時代,同一畫素、使用相同鏡頭的的不同片幅機種來說,片幅差異所造成的影響跟以前沒兩樣,這是光學跟物理的結果,除非科技已經到打破現有光學跟物理現象我不認同什麼FF至上的論調,因為照片並非器材堆積就有好作品,只不過相同技術下,器材寬容度跟精準度大而失敗率比較低罷了,這些是廠商對FF以上的機器給予更優秀的功能,影像品質跟創意產出給予較好的幫助罷了,但要說啥基於器材所以APSC沒有好作品,那只是淪為器材迷思,機器的奴隸,若時代器材的進步代表可以推翻無數舊時代名作,我只能說小瞧了照相,但不代表就認同另一篇罔顧光學跟物理事實,搞出一套所謂的FF無用論調
hs90157 wrote:但我D810用的是"內建DX裁切"拍的也就是兩台相機實際上跟被攝主體的距離是一模一樣的哦~ 您的測試方法完全正確!但是您忽略了一件重要的因素,隔壁那棟吵得很熱鬧的樓也同樣忽略了一件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相機內的影像軟體調校其實廠商是在做「產品區隔」,一般來說 FF 機身都賣得比較(不成比例的)貴,相同製程、相同密度的感光元件,因為面積不同製作成 FF 及 APS 相機,一定會把 FF 相機的相機內的影像軟體調校做得比較好,然後賣更高的價錢。其次,不僅是 FF 跟 APS 的差別,同一年代推出的不同等級 APS 相機,因機身等級而產生的價差也很大,明眼人會發現是使用同一片感光元件,除了感光元件品管分級之外,相機內的影像軟體調校的分級也確實存在,否則使用者怎會心甘情願的拿出更多的錢呢PS:我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發現 Nikon 縱使把相同的對焦模組『下放』,其實對焦能力也是有明顯的「機身等級產品區隔」,號稱使用相同對焦模組 Multi-CAM 1000 的 D200 及 D80,D200 的對焦能力就是比 D200 好很多,尤其暗部對焦的差異更是顯著。-------------------------------------N家感光元件分級:APS-C size:6MP:(CCD)A級D100、B級D70/S、C級D4010MP:(CCD)A級D200、B級D80、C級D40X&D60、剩下的D300012MP:(CMOS)A級D300/S、B級D90、C級D500014MP:(CMOS)?級D3100(= SONY NEX-5?)16MP:(CMOS)A級D7000、B級D510024MP:(CMOS)A級D7100、B級D5200&D5300、C級D3200&D3300全幅 FF size:12MP:(CMOS)A級D3/S、B級D70016MP:(CMOS)A級D4、B級DF24MP:(CMOS)A級D3X(= SONY A850?)、B級D600&D61036MP:(CMOS)?級D800/ENikon 機身分級:低階:1.有 AUTO 模式 & 情境模式2.無機頂小螢幕3.有機頂內閃,無 CLS、FP 等功能中階:1.有 AUTO 模式 & 情境模式2.有機頂小螢幕3.有機頂內閃,有 CLS遙控、FP 等功能高階:1.無 AUTO 模式 & 情境模式2.有機頂小螢幕3.有機頂內閃,有 CLS遙控、FP 等功能專業級:1.無 AUTO 模式 & 情境模式2.有機頂小螢幕,再多一個機背小螢幕3.有 CLS遙控、FP 等功能,通常無機頂內閃4.電池手把為一體成型
hs90157 wrote:在下手邊剛好有D7100&剛入手的D810 順手做個測試 根據上文所述,D810 應該跟 D7000 或者 D5100 來比,36MP 做 APS 裁切(2/3 * 2/3 =4/9)應該變成 16MP,畫素密度才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