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acro 鏡的放大率是1:1, 其實是什麼概念

如果有兩支鏡,一支是普通35-70mm kit len , 把它調到50mm 拍
和在相同情況下一支50mm macro 1:1 鏡拍

照片基本上有什麼分別的?
2014-08-26 16:46 發佈
跟你的最短對焦距離有關

同焦段 , 對焦距離越短 , 可把物體拍得越大

如果拿去拍風景 , 那基本上沒差的
簡單的說就是:拍攝的物件實際的大小跟在"感光元件"上看到的大小一致就是1:1

舉例來說,當你拍一個十元硬幣,1:1的微距鏡頭就能夠讓十元硬幣的實際大小映在感光元件上。
upmika wrote:
簡單的說就是:拍攝的...(恕刪)


如果放大比率低於1:1, 會拍到硬幣的周圍多些東西?

blackcat555 wrote:
如果放大比率低於1:...(恕刪)


1:1是基於"鏡頭最近的對焦距離"拍到的大小,當然比率小於1:1就是會拍到更多的東西,大於1:1就放的越大
upmika wrote:
簡單的說就是:拍攝的...(恕刪)



拍攝的物件實際的大小跟在"感光元件"上看到的大小一致就是1:1

我就有個問題問, 如物件是3cmX3cm 的正方形,那"感光元件"憑什麼說自己看到3cmX3cm 的正方形
那3cmX3cm 的正方形或許轉化成1200px X 1200px 的影象,也可能轉化成2400px X 2400px 的影象
鏡頭放大倍率是指鏡頭在最近對焦距離的時候,拍攝物與成像的比例

1公分的物體,投射在感光元件焦平面如果也能達到1公分,就是1:1,或稱1倍

1公分的物體如果投射在感光元件焦平面剩0.5公分,就是1:2,或稱0.5倍

跟你用的相機片幅、畫素無關,你要用3cmX3cm感光元件,或是10cmX10cm感光元件皆可

當然不同片幅、畫素的感光元件拍出來結果會不同,但跟鏡頭放大倍率無關

如果你是要比較最終結果,就需要換算,可以提出機種+鏡頭

但因為太麻煩,一般用戶不會去計算那麼多,只要知道1:1微距鏡能拍細節即可

blackcat555 wrote:
拍攝的物件實際的大小...(恕刪)
拿1:1的微距鏡,不管50或100、105mm,以最近距離用底片機拍10元硬幣,底片沖好後剪一格起來,跟硬幣疊比,一定是同樣大小,這就是1:1,你說畫數多少又多少,跟鏡頭無關,你想太多亂掉了!
blackcat555 wrote:
我就有個問題問, 如物件是3cmX3cm 的正方形,那"感光元件"憑什麼說自己看到3cmX3cm 的正方形
感光元件跟底片一樣是有尺寸的

blackcat555 wrote:
那3cmX3cm 的正方形或許轉化成1200px X 1200px 的影象,也可能轉化成2400px X 2400px 的影象
感光元件設計出來以後,
其「最大畫素」已經被固定住不會再變更,
當您在調整 L M S 時,
是相機內的影像處理軟體在縮圖

這是 D90 掛 N 40mm micro 拍的,無裁減僅縮圖上傳:


D90 感光元件為 23.6mm X 15.8mm,
拍出來的直尺刻度恰好 = 23.6mm,
跟感光元件的橫向寬度相同,
這就是 1:1 的定義,
跟多少畫素無關,
跟用 L M S 模式來拍也無關。
blackcat555 wrote:
拍攝的物件實際的大小...(恕刪)


就是"FF感光原件大小",不是轉換成可見像素的大小...

FF感光原件是36x24mm,印出3.6x2.4公分的相片,再與原物比較,二者剛好差不多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