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晚輩愚昧~ 頂多(稍微)能看出 銳利度 變形差異 噪點多寡... (發色與耀光先撇開 因主觀差異)
但~ 看了快一年的網照 常常瀏覽到會有前輩稱讚某些照片畫質很棒 而晚輩卻依然丈二金剛.. 分辨不出特別之處
請教 還有甚麼該值得注意的重點? 謝謝! 以一個純粹網路瀏覽者的角色看待..
我用另一角度來思考這問題,大片幅的感光元件本來就會有更多的畫素,理論上畫質會有幫助。
有些鏡頭對於光的解析會有較豐富的色彩,當然清晰度也會有所幫助,這時對畫質也是有幫助的。
正確的曝光,對於畫質的呈現也是有其幫助,因為過曝拉回來的畫質不佳且有暈色泛色等等詭異的過度,曝光不足拉亮除了雜質越明顯外也有畫質變差的現象。
因此你所謂的畫質是指濃郁或是指銳利,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一般乾淨清潔也可稱畫質不錯吧。
有時候,網路上都把沒有後製哪叫圖片,或是網路沒有無修的相片掛在嘴上。
其實,剛玩相機的一般都無修,因為不知道啥是修。
後來會接觸PS等軟體,因為忽明忽暗的相片,有時候給他調一樣的亮度,好看一些,因為這時候還是部會拍才忽明忽暗。
後來會更加的學習軟體,因為為何別人的相片那麼好看,我的這麼醜,一定是PS在搞鬼。
後來,漸漸會拍了,原來我現場可以調控到這樣程度,是因為不想依賴PS因此努力去練功,不過有時還是會有缺失點的,就給那地方修補一下。
最後就越來越不想去動了,因為那色彩是迷人的鏡頭味道,亂調了,都走味了說。
就像小孩,剛出生啥呢都不懂,再來就爸爸媽媽真偉大,無時無刻黏著父母,再來就同學朋友最好那是麻吉,最後就是離開父母自己去闖了。
一般你一動了圖,不管曲線對比明亮等等,雜質就會出現,且粉明顯,當然縮圖有時候是看不大出來的,這跟版主說的畫質好不好,不知有沒有相對關係我就不知道了。。
有位老師說,不反對用軟體,不過基本功還是要練的,當曝光越理想時色彩清晰等是越豐富的,否則一昧依賴軟體,反而忽略了攝影的技巧與臨場的判斷力,因為回去修一修就好。
其實,有沒有無修,一場下來是有的,可是要張張都無缺失,那是不可能的,比如這張的表情很好,可是閃燈打出鼻子陰影了,你可以修掉陰影,也可以有缺點圖刪掉。 一場晨昏風景攝影也是有無修的,只是不是每一張到位,這張整體很棒,只是這黑卡位置有些缺點,你可以選擇修一下,或是砍掉,我只要無修。
其實,還是那句話,動得越多,雜質等就越多,見仁見智。不過當你都走過了,你也才能知道人家在玩啥麼。
winwmv wrote:
恕晚輩愚昧~ 頂多(...(恕刪)
銀★Club wrote:
去dcview學一下...(恕刪)
依照銀兄指引的方向探去 沿途滿佈蜘蛛絲 氣氛詭異.. 走了好幾天方能見到一個人跡~
膽小的我沒敢逗留 取經不成阿!
數位視野 在這之前都只瀏覽相機規格介紹 沒料到論壇竟如此冷清.. ^^
火海飛舞 wrote:
在這個年代 網路照片...(恕刪)
現在連牛肉麵都幾乎吃不到原汁原味了.. ^^
ijk0001 wrote:
感官的東西,很難說的...(恕刪)
謝謝盛情...
說的是 遇到此種言詞難以詮釋的感官知覺 的確讓我也很難領悟~
有時眼前一張平凡的照片 根據本身的目測 卻很難分辨從別人的口中將它稱讚成好畫質..
所以百思不解 是不是自己領略太淺~ 導致無法判別 因此才來誠心請教大家
關於後製 當然一定是加分..忙了沒效果那真的很心酸 呵呵~
後製 我將它歸類在 美術成份的區塊 但與畫質本身還是有些落差
除了上述我所談的幾個角度 其它真的無法舉出解讀畫質的方式嗎? 沒捷徑?
是否需等到看過10萬張 20萬張以後 才能比對...
世界如此遼闊~ 我只是走過某個角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