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下午天候:晴空色:有些許塵霾標的物:花裝備:機身+小白附件:腳架+噴水器其實我想知道,拿著高階器材,是否一定要去創造環境,才能夠拍出好作品為什麼無法與自然共存,如果不自己去創造環境,是否就拍不出好作品附上一朵花水中的倒影
這種問題就看創作的人理念是什麼,哪有標準? 創作環境沒不對,不對的是破壞行為,有人就是像你講的紀錄完全自然的一瞬間,有人就是要東搞搞西搞搞的擺拍,移動盆栽這種非破壞性可還原的就算了,有些走火入魔的開始折花木、綁線綁鐵絲,如果是在自己搭的攝影棚裡坦白說搞個排山倒海都不會有人反對。不過重點就是拍自己的就好了,沒必要又特開主題來針對跟自己理念不同,或針對拿高階器材的人吧
藍色小章魚 wrote:其實我想知道,拿著高階器材,是否一定要去創造環境,才能夠拍出好作品 看你想拍什麼東西啊..如果是拍電影, 當然嘛愛去創造環境...如果像是記者拍, 那就比較不用.. 但是模擬畫面, 還是要創造一些環境..先問問你自己, 你現在到底想要拍出什麼樣的畫面, 再來問方法...
藍色小章魚 wrote:其實我想知道,拿著高階器材,是否一定要去創造環境,才能夠拍出好作品...(恕刪) 其實感覺大大只是遇到一個小瓶頸,高級設備是會加分的,但是是給擁有它的人去適時發揮它的能力。加水加鹽加醋,個人認為這是個人選擇性問題,只要是無傷大雅,真無須太過斟酌。作品完成前不管於所在環境是否意識到影響因素之多寡,直至按下快門,這都可以稱為創作之作品。但創造得宜可以讓作品加分,或是跳脫出平凡常態另一種美學感觀,或是獨樹個人創作風格等。進行有目的的行動是增加好作品個方法,但是否能成為大師這都只是小小一個環節。我想這會是我第一次在網路上說 : 攝影是宣告惱袋比硬體來的有用的一件有趣事情,即使你只是擁有目前的過時設備。
我沒有噴花是怕講得太清楚,等一下有人跳出來,我只是想表達一種心情,如果自己拿著10幾萬的設備,還要對花動手腳,說不定拍好之後,還要回家在修圖,那麼拿這樣的設備攝影的目的是什麼?當然這也不是新新聞,只是在我的想法中若攝影玩到這樣,心情是很沉重的,其實我是去拍這個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