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的逆向拍照觀

首先,我想先說攝影是無遠弗屆的,就算是專業攝影的範疇,也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就像有人愛看梁朝偉演的葉問,也有人愛看甄子丹演的葉問一樣,一體很多面,所以我也不能以我個人的想法一概而論,在此聲明我只是表達我個人的淺見,跟我想法相同的人如果表達支持我很感謝,不贊同的人也歡迎交換意見(相信這會多很多)。

我喜歡拍照大概也有幾年了,至今為止沒換過相機(老舊的450D),鏡頭也只是18-55mm IS II (隨機身而來的第一代18-55mm IS壞了)。應該是從09還是10年高中時期就非常喜歡逛01,但礙於我在馬來西亞,註冊帳號要填寫手機號碼真的超麻煩的。



切入正題,我向來都不敢說自己是在“攝影”或是稱自己拍出來的照片爲“作品” (身邊朋友總愛“我的作品來,我的作品去”的),因為很多人買了台單反拍了幾次外拍閃了幾下閃燈就以為自己是攝影師,使我個人非常排斥這種行為。相較于版上非常盛行的勸拜風行以及器材優先的觀念,老實說我對於這些是比較隨性一些。(不外乎就是窮嘛哈哈

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也聽過有個說法是,有些人就是沒有技術沒有時間只有錢,因此唯有靠金錢去堆積所謂的“技術”啊,我非常認同。我相信如果有好器材一定是一個助力,但卻不是形成一張好照片的絕對(在此先不論好壞為何,就像對你有意義的照片,對我來說我未必感受得到那意義層面一樣,“意義”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沒有結論的話題而已)。





除了對“好器材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表達不認同之外,我先簡短說說我自己在拍照上一路來的心情與風格轉變吧。

這幾年擁有了單反之後老實說看回一開始自己拍的照片跟現在的相較之下,不僅技術成熟(如果用了那麼久自己還看不出進步,還拍得像屎那我不如不玩了),就連風格也會因為喜歡的電影、喜歡的攝影師等等一時一時都在改變。

以前的我也很愛計較銳利度啊、水平線啊、準焦啊、噪點啊等等,但有句話我覺得說得很對 “我們追求的是美,不是完美”。銳利度滿檔、水平線超正、對焦超准、畫面零噪點超純淨,並不能代表這些就是形成一張好的照片的一定因素。(但並不代表,銳利度滿檔、水平線超正、對焦超准、畫面零噪點超純淨就是不好,有些照片還是得遵循這些標準的theory才可以呈現好的效果,例如我瞬間想到的只有architecture photography)。相反的,我覺得有時候想得太多就是框住自己的創意,以前構圖常常說要遵循什麼九宮格構圖法,我不否認這對新手來說是非常好的自我訓練,可以加快上手速度,但過了一陣子看回自己拍的照片就會發覺每張的構圖都相當類似。



所以現在我都不管了。

我不在乎照片一定要銳利,但如果要朦朧也一定要能呈現出那種我要的氛圍才行。我不在乎照片有噪點,我喜歡有顆粒的照片質感(這應該是因為我的工作關係,被網上雜誌上很多國外的時尚攝影大師所影響,他們的照片都有特殊質感)。我不在乎我的照片顏色調到很非現實(回到原點,受電影影響),只要不到“假”的程度我自己都能接受(很多HDR照就很假),(這先不多說,因為貌似版上很多人就是喜歡真實(現實肉眼看到的)的色彩,但我也非常歡迎大家來討論後製方面的相關話題。)。



總的來說,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淺見啦,基於我想說的範圍實在是太多太廣了,我沒辦法一下就寫完我這幾年對拍照上的想法與改變等等,因此可能有些段落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在此先說聲抱歉。

免得大家說我只會耍嘴炮,空有鍵盤技術(鍵盤技術很差,拍照技術也沒到很厲害就是了,但我有自信說我以這樣的器材在生活中拍出這些照片還可以算是不錯啦,不過我也不是說器材不高檔就有理由拍照爛哦),因此我還是要po一些我自己喜歡的照片,我也非常歡迎大家以貼照片來交流拍照想法。



















好啦,抱持著不同意見想炮我的人我相信看了那麼你們應該也忍不住了,我也相信我拍的照片的大部份風格相較于版上的可能算是比較不是受大眾喜愛的類型吧,但依舊歡迎指教就是了謝謝各位!

ERVINTAN
2013-12-07 23: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逆向拍照觀
好照片
另外我也很認同 技術 優先絕對大於器材!!

Ervin930701 wrote:
首先,我想先說攝影是...(恕刪)


拍照,就是創作
那是一個人內心的反射

那影像為人所理解
自然可某種程度解讀出作者的內心

所有在影像上呈現的元素
都是「構成」作品的一部分
該不該出現
完全看作者本人的想法

你認為噪點出現無妨
那就無妨

觀者認為不宜
就是不宜,
他的認同度就會下降

就如我看不懂畢卡索的畫作
自然不會給它高的評價,雖然大家叫好

新的拍法、呈現
也會得到認同、理解
也有可能引起新風潮

若你是先行者,
或許寂寞多
但有可能創造新天地

若你是跟隨者
或許掌聲多
但有可能無緣新天地




你的構圖依然在一般的框架內啊,
沒感覺到特別的不同

mywang wrote:
你的構圖依然在一般的...(恕刪)

謝謝指教!不過呢,至始至終我也沒說我自己的構圖有多特別
關於構圖,我上面唯一提到就是說一昧地在遵循那些理論,不一定就是好,但不否認有幫助,
看過很多人死死記著什麼什麼構圖法,還說出一堆精準的數字出來,但拍出來效果就一定好看?
Ervin930701 wrote:
謝謝指教!不過呢,至...(恕刪)


很多規則、理論
都內化在你血液了
你很難知覺它引導著你的行為

我們都一樣
只是程度有別!

真正要跳脫框框
那也要時日
除非你是不世天才!

循著自己的心去拍就對了!

dgg wrote:
拍照,就是創作那是一...(恕刪)

謝謝,
非常認同你說的。

因此我說歸說,
但我在第一段就闡明了這只是我個人抱持的一些相反淺見,
就像有人會讚賞王家衛的風格,也有人會覺得他的作品沈悶一樣。

我不喜歡或不理解的風格/風潮,不代表不好,
相反地,我喜歡的風格,也不盡然每個人都會覺得理解,
這種現象不論在看書、看電影、看畫、看車或拍照都會出現,但都不會有個結論
因為每個人文化背景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接觸環境不同,最後養成的審美觀感也會因人而異
只是常常在01上面看到大家的喜好為何
我才有感而發想寫下一些我個人認為比較逆向的拍照觀感

Ervin930701 wrote:
謝謝,非常認同你說的...(恕刪)


謝謝你分享!

還是上面那一句
循著自己的心去
應該是「創作」上可行的一條路吧!
其實我還蠻喜歡你拍照的色調說,這些都是用450照的嗎?
鳥那張我特別喜歡。

Ervin930701 wrote:
我向來都不敢說自己是在“攝影”或是稱自己拍出來的照片爲“作品” (身邊朋友總愛“我的作品來,我的作品去”的),因為很多人買了台單反拍了幾次外拍閃了幾下閃燈就以為自己是攝影師,使我個人非常排斥這種行為。


我也不會說自己是攝影師,我只會說自己是攝影愛好者,但我會稱自己有用心思去拍的照片為"作品",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表示"這是我拍的,它的好壞都由我來承擔"。並不是只有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才能被稱為作品,一般的攝影"者"拍的照片一樣可以稱為作品,只不過在品質上會有落差。

你拍的照片不錯,尤其是下面兩張很好,看得出你有掌握氛圍的sense

我喜歡這張的反差與階調,人物的姿態很有味道,尤其是他那彎曲的手臂,而且整個身型的線條很俐落,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樣子、背景棉絮般的輕柔雲朵、寬闊的海景、白浪的線條,都增添了特別的氛圍。


這張色調淡雅的照片,顯露出悠閒又帶有神秘的氛圍,令人想到王家衛的電影,女子的姿態、放在大腿上的手及半露的臉,讓人不禁對她產生好奇,進而想像出某些電影般的情節,尤其是那半露的臉,如果她的臉露多了點,或完全不見,這張照片可能就死了。很多人可能會把左邊的毛巾裁掉,但那堆毛巾洽好在構圖上起了平衡的作用,同時又引入了一點點的故事性,同時所造成的較寬鬆的畫面,則可能是悠閒感的來源之一。


這樣優質的照片,怎麼能不稱之為作品呢?
從你的profile得知你是造型師,看來造型師的美感對你的攝影作品是有加分作用的。
因為你這兩張照片,所以我把你的flikr帳號加入追踪名單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