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的刺客 wrote:上接寫環...(恕刪) 給樓主:接寫環是可以提高放大倍率沒錯,但是鏡頭幾乎貼著被攝物體,您確定能用來拍您想要拍的昆蟲嗎?Kenko DG 三個一組的接寫環,12 + 20 + 36 = 68mmD90 + N 40mm F2.8G micro 鏡頭 + 三個接寫環全掛放大倍率約 2.5:1,但是尺幾乎是貼著鏡頭尺斜著拿是因為需要照明:
a277888 wrote:換nikon 1 就 2.7:1 了 您的觀念錯誤喔!請參考:這一篇a277888 wrote:換nikon 1 就不用縮太多光圈來求景深...(恕刪) 恰好相反!片幅比較小,從底片到相片的放大率比較大,景深會變更淺
銀★Club wrote:只是糊掉部份切掉一些! 其實「景深」應該指主體前後模糊的程度,跟周圍有沒有裁切(等同於片幅裁切)無關,例如(借用)以這張討論二線性散景的圖為例,其清楚範圍從最左到最右(焦平面),周圍裁不裁無關景深。圖片來源#43跟周圍裁切後底片(感光元件)面積變小,小片幅必須放大倍數更大有關,因為模糊部分會被放大請記住:景深公式中的最大模糊圓參數隨著片幅變化,是因為都放大成相同大小(10吋)的相片來比較,很多人搞不明白:為何 Nikon FF 相機的 DX 模式 其最大模糊圓比較小,(因為裁切後 APS-C 片幅對角線比 FF 短),拍照時景深(最大模糊圓)不是都固定了嗎?!裁切後的底片(感光元件),必須放大比較多倍數才能讓相片跟沒裁切所放大的相片一樣大,模糊程度當然也一起被放大,所以小片幅的最大模糊圓比較小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