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以來都是用單點對焦,
我是c家百位數機身,
週邊對焦點如果目標沒有直線或橫線,
真的很難對準,經常拉風箱就是不合焦,
但至少只要不是全開光圈,
如果能出現合焦確認,也確實都有準焦。
最近因為比較常用變焦鏡,
就比較常用全域自動對焦,
結果發現,雖然它判定合焦紅點亮很多點,
但實際上看到並沒有每個點都準阿,
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雖然說全域自動對焦很方便,
也是確認了頭跟眼睛的地方有亮紅點了才按下快門,
但出來的結果卻是不一定全部準,
這實在相當令人傷腦筋。
(源自於5D2...)老實說,會準焦的點,數量跟$有關,
而$就關係到對焦系統的精確度(米字對焦點、十字對焦點、直線對焦點...)
但不論如何,最準的一定是中央點。
如果沒有移焦的問題,但不滿意只有中央點準焦,只有換機一途。
變焦鏡的廣角端也比望遠端來得失準。
ds1441 wrote:
因為一直以來都是用單...(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ds1441 wrote:
最近因為比較常用變焦鏡,
就比較常用全域自動對焦,
結果發現,雖然它判定合焦紅點亮很多點,
但實際上看到並沒有每個點都準阿,
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雖然說全域自動對焦很方便,
也是確認了頭跟眼睛的地方有亮紅點了才按下快門,
但出來的結果卻是不一定全部準,
這實在相當令人傷腦筋。
大大準不準是以什麼方式來判定?
如果放大到 100% 檢視的話, 您對清析程度的要求多半超過一般景深的需求
就像下圖中, 一般景深定義以 A 線作為標準, 只要比它清楚的都可以算合焦
但您要求的標準可能是 B 線, 高出許多

如果用單點對焦的話問題不大
因為自動對焦可以做到的精準度通常較高, 加上您指定它要對焦在哪裡
換句話說在這個對焦點上的清析度要求較接近 B
(再差也會比 A 高出一定程度)
全域自動的話, 不知道機器實際選定的對焦距離到底在哪裡
它先選定一點, 然後再以一般景深計算方式, 套用對清析程度的定義
(它也沒理由採用其它更嚴格的要求)
最後變成只要比 A 清楚的對焦點都可以亮...
那當然有一定程度的差別囉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內文搜尋
X



























































































